2025 國旗下講話
3月10日上午
我校在中心廣場舉行升旗儀式
高一(5)班江焯鋮同學
以“弘揚雷鋒精神 傳承永恒之光”
為題發(fā)言,引導同學們
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以行動踐行雷鋒精神
以熱忱書寫青春擔當


弘揚雷鋒精神
傳承永恒之光
高一(5)班 江焯鋮
YAN JIANG

江焯鋮,男,高一(5)班學生,任班級語文課代表。在學習上,熱愛閱讀與寫作,勤于思考,樂于鉆研;在平日里,誠懇對待同學,與同學互幫互助;在生活中,愛好廣泛,并有感恩之心。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來自高一(5)班的江焯鋮。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弘揚雷鋒精神 傳承永恒之光”。
當下正值陽春三月,微風和煦,新柳含煙。雖冬寒未盡,但神州大地上已渲染出了濃濃的春意。雨后春筍,正爭相破土;小麥青青,方一片翠浪。乍暖還寒,當季節(jié)還在無聲的過渡中徘徊之時,盎然的春意已帶著雷鋒同志身上那如同春風化雨般的溫暖與力量悄然而至。每年三月是雷鋒月,我們共同緬懷他崇高的精神,訴說雷鋒精神的永恒魅力;但其實,一年十二個月,月月都是雷鋒月,讓我們堅持不懈地傳承并弘揚他身上那永不磨滅的光輝。
弘揚雷鋒精神,需要我們從雷鋒精神的核心——奉獻和愛做起。雷鋒在其短暫的一生中始終深切地愛著黨和人民,甚至超越了愛他自己。雷鋒生前經(jīng)常主動幫助群眾挑水,砍柴,甚至為困難家庭送糧送煤。有一次出差途中,他看到一位大娘帶著孩子在車站等車,行李又多又重,他二話不說就幫大娘搬行李,直至護送她們上車。生命前的最后一刻,他還在幫助正在倒車的戰(zhàn)友檢查路況。學習并弘揚雷鋒精神并不是遙不可及的口號,而是每個人都可以踐行的準則。我們雖說可能做不到像雷鋒那樣每時每刻都在替別人著想,但我們卻可以以日常生活中微小的實際行動向他學習。我們不可能每天都有銀川的郭慶同學在地震來臨時主動背起受傷同學那樣的偉大作為,但向雷鋒學習的日常微小的行動卻可以是看到同學獨自搬著沉重的作業(yè)時沖上前主動施以援手;還可以是主動撿起地面上的一張紙片,幫同學撿起掉到地上的東西,最后離開教室主動關掉電燈;也可以是幫助行動不便的老人時的一份善意;亦可以是在父母下班后主動為他們遞上一杯熱茶,道一聲“您辛苦啦”,或做一起力所能及的家務以減輕他們的負擔,在父親節(jié)母親節(jié)時為他們送上一句愛的祝福;更可以是在雨天為陌生人撐傘的一個瞬間。這些看似微小的行動,卻如同繁星點點,讓你無私的奉獻與發(fā)自內(nèi)心的愛匯聚成照亮人間的光芒。
傳承雷鋒精神,也需要我們從他的“螺絲釘”精神中學會鉆研?!奥萁z釘精神”即是像雷鋒一樣有“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精一行”的實干鉆研精神?!扒谟阢@研踔厲行,可乘青云振翮翔”,“螺絲釘精神”即意味著在困難面前我們要有一股“鉆勁”。前行路上,我們也許會遇到流年風霜,遇到迎戰(zhàn)數(shù)理大題時內(nèi)心的烈火灼灼,遇到內(nèi)心悲傷和無奈時的萬丈日薄暮,遇到面臨多科成績聯(lián)合絞殺時的寒冰降白露。但“精感石沒羽,豈云禪險艱”,只要我們勤奮鉆研,必能斬濁浪,擊長空,踏南天。當烏云散去時自有漫天繁星,鉆鑿研磨必得曙光。唯有不斷地窮根究底,探索未知,在鉆研的路上我們才會解開“霧失樓臺,月迷津渡”的困惑,消解“無人會,登臨意”的寂寞,戰(zhàn)勝“畏途巉巖不可攀”的心理,收獲心靈的迤邐人間。
踐行雷鋒精神,更需要我們學習他的于平凡中做好自我。雷鋒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小戰(zhàn)士,卻因其在默默無聞中折射出的偉大而被后人銘記,雷鋒這個名字也變得家喻戶曉,經(jīng)久不衰,超越了時代,如同一顆璀璨的星辰,照亮了無數(shù)中華兒女的精神世界。雷鋒在平凡中做好了自我,才得以閃耀在歷史的星空中。而我們很多人都和雷鋒一樣生于平凡,也是浩瀚歷史星空中的一點寒星,但是光芒自有力量,哪怕微弱。踐行雷鋒精神,可以是在遇到困難時要敢于面對;亦可以是勤奮學習,努力提升自己;還可以是每天都懷著一份期待,帶著一份熱愛,認真地過好每一天。只要我們甘于在平凡中向下扎根,向上拔節(jié),我們就會閃耀出不平凡的光芒。楓葉經(jīng)霜而艷,梅花透寒而香。微微螢火,暗自發(fā)光卻不與日月星辰爭輝。馳隙流年,恍如一瞬星霜換;云煙過往,風雷激蕩霄壤變。但夜色難免黑涼,前行必有曙光。歷史屬于奮斗者,星光不負有夢人。讓我們珍惜平凡中的一點一滴,于青萍之末乘風起,勇毅篤行,創(chuàng)造出屬于我們的不平凡。
同學們,雷鋒精神因傳承而不朽,因弘揚而永恒。讓我們共同學習他的奉獻、愛、鉆研與擔當,于平凡中閃光吧;讓雷鋒精神滲透到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融入我們的一言一行;讓雷鋒精神在我們青年身上煥發(fā)出新的光輝。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供稿 | 高一(5)班 江焯鋮
指導老師 | 張 靜
編輯 | 王 惠
審核 | 王建文 / 陳 劍
終審 | 劉伯永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