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今天是植樹節(jié),每天面對學習、工作壓力的你和我,也許偶爾階段性厭人癥大爆發(fā),也許經(jīng)常想大喊:

我不做人了!

甚至可能幻想過縮進樹皮里,當一棵安靜的植物——不用開會、不必社交,晴天曬曬太陽,雨天酣飲甘露,連焦慮都隨著落葉一起腐化成泥。

但是!活成一棵樹怎么能沒有煩惱?為了生存,森林都要進化出怎樣的獨門秘籍?

在「未讀·自然寫作」的新書《極北森林:移動的林木線》中,英國知名非虛構(gòu)作家本·羅倫斯講述了自己穿越北緯66度森林前線的傳奇旅程。

請翻開這本書,在森林冒險中領略到北方森林特有的生存智慧,探尋這片可能性的海洋!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英] 本·羅倫斯|著

王晨|譯

未讀·自然寫作|出品

01

不靠仙丹也能長生不老,它的存在就是一部史詩

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你可能偶爾會撞見幾棵濃蔭蔽天的古樹。它們通常高大、粗壯,一個人可能都無法全部環(huán)抱。羅倫斯的這趟極寒之旅,就是源于對自家后院兩棵古樹的好奇。

它們是兩棵古老的歐洲紅豆杉,是一對古老的愛人,根系在地面下糾纏在一起,牽著手走過了幾個世紀。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歐洲紅豆杉

羅倫斯走近它,“將頭探進下垂的劉海下方,然后像拉開厚重的帷幕一樣分開樹枝”。但他怎么也推算不出這對古老愛人的年齡,也搞不清楚它們是怎么來到這里的。

無法推算它們的年齡是因為,歐洲紅豆杉的壽命根本沒有“天花板”,有的樹齡比金字塔還要悠久。它在青年時期生長迅速,在中年時期趨于穩(wěn)定,而衰老后可以無限期地存活。

另外,它還特別好養(yǎng)活:樹枝向土壤中扎根,就可以長成新的樹,樹樁也可以發(fā)芽并抽生枝條。

所以,如果放著不管,一棵歐洲紅豆杉大概能永遠再生。例如生長在蘇格蘭的福廷格爾紅豆杉(Fortingall Yew),它是歐洲現(xiàn)存最古老的樹之一,至今大約已有五千年歷史。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除了這種極強的生命力,這兩棵歐洲紅豆杉的棲居之地也是它們智慧的結(jié)晶——如今歐洲紅豆杉幾乎沒有一座完整的森林,很多國家都把它列為瀕危物種。

而你或許不知道,這種分布模式,其實是數(shù)千年來它們適應氣候變化的結(jié)果。在地形多樣的山區(qū),棲息地的環(huán)境差異很大。當冰寒蔓延時,歐洲紅豆杉退回到它們的“堡壘”,群山為它提供庇護。

百年不過一季,而它們活成了時間的琥珀。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2

會孤獨、會寂寞,樹也需要陪伴

乘上羅倫斯的車,翻越幾座山丘,我們來到蘇格蘭的洛因河谷。

在廣闊的北方森林中,每一棵歐洲赤松都是“森林社交網(wǎng)絡”的節(jié)點,它們通過地下真菌編織出一張跨越時空的生命網(wǎng)。成熟的松樹將養(yǎng)分輸送給幼苗,老朽的“老奶奶松”在暮年獲得兒孫們的反哺。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歐洲赤松

不僅如此,這種“木維網(wǎng)”甚至能傳遞預警信號——當某棵樹遇到蟲害時,整個網(wǎng)絡會同步釋放防御性化學物質(zhì),形成集體免疫,一起來抵抗威脅。

森林上演著比人類更古老的互助史詩?!赌Ы洹分械纳?,似乎就是以此為靈感。

羅倫斯在書里也提到美洲原住民的傳說:“孤零零的樹會向人類‘訴說’它們的孤獨,請求人們將它們種植在鄰居旁邊?!?/p>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真沒想到,沒有“親朋好友”的陪伴,樹也會感到寂寞。萬物有靈,樹木是永恒靜默的大家庭。

03

在極寒環(huán)境下生存,抗凍都抗出感情

來到極寒的西伯利亞地區(qū),我們跟羅倫斯一起,在巨型卡車里來回顛簸了好幾個小時,最終在月落時抵達世界上最北的森林。那是一大片達烏里落葉松。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落葉松有一種高貴的氣質(zhì),細瘦的樹枝和纖巧的針葉讓結(jié)滿冰霜的達烏里落葉松顯得更加脆弱。

但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實際上,它是全世界最堅韌的樹種。

畢竟,四個不同的落葉松物種橫貫著整個西伯利亞地區(qū),而哪里有冰,哪里就會被最年輕、最堅韌的達烏里落葉松占領。

它太聰明了——細長的樹枝上覆蓋著非常細小的毛,類似于毛樺的茸毛,這是一層毛皮大衣,可以鎖住熱量、抵御寒冷;它還進化出了一種機制,避免在樹的活細胞內(nèi)形成致命的冰晶。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西伯利亞永久凍土層厚度超過兩百米,一年中有九個月的溫度都低于冰點,而達烏里落葉松是唯一能夠在這種極端寒冷環(huán)境中生存下來的物種。

凍土森林,果然還是應該由最熱愛冰的物種來主導。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人類羨慕樹的從容,樹卻在年輪里刻滿“求生劇本”。

它們用單萜傳遞求救信號,用菌絲網(wǎng)絡共享養(yǎng)分,甚至能記住猞猁皮毛擦過樹干的觸感。

正如羅倫斯所說,“只有最具創(chuàng)造力的物種才能夠在極端寒冷的緯度生存”。

在這個植樹節(jié),讀完這本書,你便見證了地球最古老生命網(wǎng)絡的戰(zhàn)栗,理解了每一片森林的生死博弈,開始重新思考人類定義的時間與意義。

讓我們學習像森林一樣思考,刪繁就簡,擁抱自由。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本期話題-

你最喜歡哪種樹?

留言區(qū)分享~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撰文|阿貓

編輯|泰若克塔

圖片|網(wǎng)絡

封面|《邪惡不存在》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點擊在看,活成一棵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