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比較傳統(tǒng)的說法:1955年9月9日,中共中央書記處召開會議,會議的議題之一是有關授予元帥軍銜問題。9月11日晚,中共中央書記處再次召開會議,專門討論授予元帥軍銜問題。因周恩來在北戴河,9月9日和11日的這兩次書記處會議,他都沒有參加。9月11日周恩來打電話給時任中共中央副秘書長、中央辦公廳主任的楊尚昆,談了自己的意見,主張授予陳毅元帥軍銜。周恩來說:“軍銜授予,對陳毅同志現(xiàn)在和將來的工作均無不便之處,平時可以不穿軍服(必要時穿)。蘇聯(lián)的布爾加寧同志原也有元帥軍銜,現(xiàn)在他做部長會議主席的工作就不常用元帥頭銜了??梢哉f是一個例子。”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關于元帥軍銜的人選,其實早在1954年9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決定成立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時已經(jīng)初步確定,只是沒有宣布而已,包括主席毛澤東,委員有朱德等11人,共12人,包括后來的十位元帥和毛澤東、鄧小平。

1955年1月14日和15日中旬的軍委座談會具體對授予元帥、大將、上將軍銜的人選進行研究,取得一致意見:授予現(xiàn)任軍委主席和軍委委員元帥軍銜,元帥軍銜分為兩級:大元帥和元帥,這是對元帥人選在內(nèi)部正式確定并宣布;8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批準軍委提出的授銜名單,9月3日,羅榮桓等將起草的函稿呈周恩來并劉少奇審查修改,送全國人大常委會討論通過,函稿中明確提到中央已決定現(xiàn)任軍委委員之朱德等11位同志均授予元帥軍銜,由于毛澤東本人堅持不授大元帥,函稿中沒有提及。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1955年9月9日、9月11日,中共中央書記處兩次召開會議,討論授予元帥軍銜問題,9月16日周恩來致函全國人大常委會,建議授予朱德等10人元帥軍銜,名單中少了鄧小平;9月23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決定授予朱德等十人元帥軍銜。

可見,授元帥軍銜是由軍委會議討論擬定初步人選,報政治局會議討論修改,再經(jīng)國務院提交全國人大授予。元帥人選其實在1955年1月已經(jīng)基本確定,可以說當時的最高決策層中共中央書記處,包括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等已經(jīng)達成了共識,即便有不同意見,也不可能再否定原有的決定。

那么為什么1955年9月16日周恩來致函全國人大常委會,建議授予朱德等10人元帥軍銜,名單中少了鄧小平,由原來的11人變成10人了呢?

推測原因有兩方面:

第一是,11這個數(shù)字的問題,中國人是比較看重數(shù)字的,例如歷史上的云臺28將,凌煙閣24功臣,都用雙數(shù),單數(shù)3、5和9比較常用,10以上的數(shù)字多用雙數(shù),特別是11這個數(shù)字基本上沒有被用過?,F(xiàn)在我們說十大元帥,比較順暢,如果說十一大元帥,就不順暢了。

第二是,大將當時已經(jīng)定為10位了,元帥不應該比大將將還多一位,如果再進行調(diào)整,需要考慮的人就多了,工作太麻煩,不好作,所以最簡單的辦法是將元帥擬定的名單去掉一位,授10位元帥、10位大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中共最高層基于某些考慮,從11位元帥人選中留10位,這是對原來的方案進行微調(diào)的決定,誰讓出元帥軍銜合適呢,就是鄧小平,原因有二,一是鄧小平工作重心在于黨中央的秘書長,二是鄧小平出自第二野戰(zhàn)軍,在元帥人選中,已經(jīng)有了出自第二野戰(zhàn)軍劉伯承。盡管在元帥人選中出自第四野戰(zhàn)軍的也有2人:林彪和羅榮桓,與鄧小平相當?shù)氖橇_榮桓,同為政委,但羅榮桓當時軍職較多,必須授銜,所以只能是鄧小平讓出元帥軍銜。

中共最高層不可能決定從11位元帥人選中拿掉兩人的,不必那么大的調(diào)整。

元帥留10人,這是中共中央最高層事先商定好了的事情,1955年9月9日、9月11日中共中央書記處兩次召開會議,應該是宣布對元帥人選進行調(diào)整的決定,不是討論。

當然,在宣布時要說原因的話,一是鄧小平主動讓帥,二是鄧小平工作重點在中共中央。

中共最高層的決定會讓一些人產(chǎn)生不理解,包括陳毅工作重點在國務院為什么授銜等等,都會反映出來,部分意見會給時任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的楊尚昆。楊尚昆把一些意見電話報告周恩來。所以就有了周恩來總理主張授陳毅元帥軍銜的那番話。周恩來是代表中共最高層對一些人的不同意見做說服和解釋工作,周恩來的意見是中共最高層研究后的決定,不是個人意見,或者說周恩來是為了維護中共最高層的決定說出一些個人的看法。

有人說劉少奇不同意授陳毅元帥軍銜,是為了讓位給粟裕,這種可能太小了,因為粟裕不是中共中央軍委委員,讓一位不是軍委委員的人當元帥,就等于把時下元帥的標準改了,那是太大的調(diào)整了,對內(nèi)對外都沒有辦法解釋,劉少奇身居高位,這些原則當然不會主張破壞的。如果陳毅不授元帥軍銜,開國元帥也只能是9人,不會再加另外一人的。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如果周恩來與中共中央書記處其他領導有不同意見或者說是分歧,以他的睿智,他不會、也不應該讓楊尚昆轉(zhuǎn)達,那等于把不同意見公開給下屬,讓下屬去傳話,是不理智的做法;周恩來最好的辦法是個別私下交換意見。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推斷結論:中共高領導層根本沒有陳毅授與不授元帥軍銜之爭,所謂的爭論,只是后人根據(jù)一些資料誤傳的結果。

(圖片摘自網(wǎng)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