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號是君主死后在廟中被供奉時所稱呼的名號,廟號分祖和宗,一般后世確立廟號遵循祖有功而宗有德,祖廟號一般要高于宗廟號。大部分王朝,都有一個祖廟號,一般是太祖、高祖,也有的世祖,一般都是開國皇帝,而由于特殊原因,有很多王朝的在位皇帝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祖廟號。

一、漢朝
漢朝有兩個祖廟號,分別為太祖劉邦和世祖劉秀。劉邦在秦朝末年揭竿而起,建立帝業(yè),足可以是太祖。劉秀在王莽篡漢后,匡復(fù)了天下。足以夠祖。這里有一個問題,劉備的廟號是烈祖,算不算漢朝的廟號,當(dāng)然不算。從西漢到王莽和東漢到曹魏,是完全不同的,是完全不同的過程,劉備的所謂季漢,與漢朝無關(guān)。劉備也不是蜀國皇帝,而是割據(jù)的漢國皇帝。

二、魏朝
漢朝是被曹丕建立的魏朝終結(jié)的,由于魏沒有統(tǒng)一天下,魏一般被稱為曹魏。曹丕追尊其父曹操為太祖,因曹操不是皇帝,不屬于正式的廟號。曹丕去世后則獲得高祖的廟號,曹丕的兒子曹叡按照道理來講,可以獲得太宗、高宗這樣的廟號,曹叡很奇葩,活著的時候,給自己一個烈祖的廟號。要知道,廟號是皇帝去世后,后代皇帝確認(rèn)。曹叡自封廟號,被后世恥笑。
三、南朝宋
南朝宋共有三位以“祖”為廟號的皇帝,分別為高祖劉裕、太祖劉義隆和世祖劉駿,客觀的說,只有劉裕一人夠“祖”,另外兩人純屬濫用廟號。
四、南朝齊
南朝齊共有兩位以“祖”為廟號的皇帝,分別為太祖蕭道成、世祖蕭賾,蕭道成開創(chuàng)基業(yè),廟號太祖不為過。蕭賾的世祖有點濫用廟號了。
五、南朝陳
南朝陳共有兩位以“祖”為廟號的皇帝,分別為高祖?陳霸先、世祖陳蒨,這兩位的祖廟號還是可以的。
六、北魏
北魏共有四位以“祖”為廟號的皇帝,分別為太祖拓跋珪、世祖拓跋燾、顯祖拓跋弘和高祖元宏。這四位的廟號,拓跋珪、拓跋燾和元宏的廟號沒有啥大問題,拓跋燾的廟號差點意思,北魏有四個祖廟號,還是有點多。

七、隋朝
隋朝有兩個廟號為祖的皇帝。分別是高祖楊堅和世祖楊廣。隋朝建立者楊堅的高祖廟號沒有問題,楊廣的世祖廟號有點過了,把隋朝弄滅亡了,還可以獲得祖廟號,有點不合適。
八、元朝
元朝兩個以“祖”為廟號的皇帝,分別是太祖鐵木真和世祖忽必烈嗎。鐵木真建立蒙古(元),是開創(chuàng)基業(yè)的太祖。世祖忽必烈,讓元朝變成了統(tǒng)一的多民族的中原王朝,為祖不過分。

九、明朝
明朝有兩帝為祖,分別為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太祖朱元璋開創(chuàng)基業(yè),為太祖沒有問題。成祖朱棣之前的廟號是太宗,由宗變祖,是由嘉靖帝改的。
十、清朝
清朝有三以“祖”為廟號的皇帝,分別是太祖努爾哈赤,世祖福臨,圣祖玄燁,這三位分別是清朝第一、三、四位皇帝,清朝的第二位皇帝是太宗皇太極。對于清初三祖一宗廟號,頗有爭議的是圣祖玄燁,畢竟努爾哈赤開創(chuàng)基業(yè)后,皇太極鞏固了帝業(yè)基礎(chǔ),福臨實現(xiàn)了入主中原。玄燁似乎沒有這么大功績,其實玄燁的圣祖也是很值得的,比如,他和沙俄在北方交戰(zhàn),確保了北部疆土。平定三藩和東南孤島,實現(xiàn)東南完全統(tǒng)一。這些完全是開疆拓土,夠得上祖。根據(jù)實際情況,清朝的世宗胤禛、高宗弘歷也夠“祖”的功績。

相關(guān)話題,歡迎關(guān)注留言評論。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