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十大外來入侵物種外來入侵物種一般是指從國外引進到我國本土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非原生于我國的物種,這些物種在新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中由于沒有天敵制約,可能會迅速繁殖并威脅著當?shù)厣鷳B(tài)系統(tǒng)。
一般外來入侵物種有很多危害,它們可能會與本地物種爭奪生存資源,造成過度繁衍,導致本地物種的銳減。有些外來物種與本地物種雜交,導致物種基因污染。更有些外來物種會攜帶新的疾病,傳染給本地物種甚至人類。以下是關于我國常見的10種有害外來入侵動物的詳細介紹:

第十,紅耳彩龜
俗稱“巴西龜”,原產于北美洲,因其耳后兩側各有1條紅色條紋而得名。適應性極強,長速是我國本土烏龜?shù)膸资?,雜食性且易飼養(yǎng)。20世紀80年代被引進到我國,隨后瘋狂繁殖,與此同時,我國本土龜類數(shù)量急劇下降,大部分龜類幾近滅絕。巴西龜容易攜帶沙門氏菌等病原體,對人類健康具有潛在威脅。

第九,非洲大蝸牛
俗稱“非洲巨螺”,一種大型陸生軟體動物,原產于非洲東部。后被當作寵物引進到我國,目前我國華南地區(qū)的廣東、廣西、海南等地已經比較常見。一般體型巨大,外殼呈灰褐色。非洲大蝸牛對農作物危害極大,且食性極廣,同時攜帶多種人畜寄生蟲和病原細菌,引發(fā)結核病、腦膜炎等疾病的風險。

第八,福壽螺
俗稱“蘋果螺”,是一種較大的水生軟體動物,原產于南美亞馬遜河流域地區(qū)。20世紀80年代被視為可食用螺類引進到我國,后來發(fā)現(xiàn)口感極差,被隨意放歸野外。福壽螺體型巨大,螺殼如蘋果,有著極強的適應性,且繁殖迅速。福壽螺對我國生態(tài)系統(tǒng)造成嚴重破壞。不僅大量啃食水生農作物,同時攜帶大量管圓線蟲等寄生蟲,容易引發(fā)人類疾病。目前我國福壽螺逐漸本土化,并迅速向北擴張。

第七,美國白蛾
成蟲通體呈白色,適應性強,繁殖迅速。原產于北美,20世紀70年代,美國白蛾從朝鮮傳入我國,并大量擴散,如今我國整個長江以北都有美國白蛾的身影。其啃食植物枝葉,對果樹、林木和農作物有著極大的破壞力。

第六,食人鯧(水虎魚)
俗稱“水虎魚”,食人鯧屬于中小型淡水魚類,原產于南美亞馬遜河流域。性情兇猛,嘴里布滿銳利的牙齒,攻擊性超強,所到之處很難有其他魚類生存空間。2002年之前食人鯧在我國有少量養(yǎng)殖,但不少數(shù)量進入野外水生生態(tài)系統(tǒng),并迅速造成威脅。2002年我國全境開展剿滅食人鯧行動,目前部分地區(qū)偶有出現(xiàn)。

第五,清道夫魚
學名“下口鲇”,淡水硬骨魚類,原產于南美亞馬遜流域。體型較小,適應性和繁殖能力極強。清道夫魚不僅啃食水生植物,還吞食其他魚卵和魚苗。20世紀90年代,清道夫魚被當作觀賞魚引進到我國廣東,隨后在我國南方被大量飼養(yǎng)和放生,造成數(shù)量急劇泛濫,對水生生態(tài)系統(tǒng)造成嚴重破壞。目前每年南方各地定期組織捕殺行動,控制其數(shù)量。

第四,雀鱔
雀鱔屬于古老的淡水魚類,原產于南北美洲。體型巨大,性情兇猛,擁有鋒利的鋸齒和堅硬的皮甲。我國曾作為觀賞魚引進,目前在我國多地都有報告,雀鱔食量巨大,且能吃光本土水生動物。會攻擊人類,其卵有劇毒,目前各地如有發(fā)現(xiàn)即被立刻無公害化處理。

第三,紅火蟻
紅火蟻是目前已知最危險的螞蟻,原產于南美亞馬遜熱帶雨林地區(qū),21世紀初通過木制家具進入我國境內,并快速擴散。體型大于我國本土螞蟻,具有強大的攻擊力和繁殖力。經過20多年的發(fā)展,紅火蟻在我國長江以南地區(qū)已經廣泛分布,并有繼續(xù)北延趨勢。不僅啃食農作物和林木,還會叮咬人畜引發(fā)傷亡。

第二,埃及塘虱
俗稱“埃及胡子鯰”,是中型淡水魚類,原產于非洲尼羅河流域。雜食性強,體型大且性情溫順,20世紀80年代,被引入我國,并進行了大規(guī)模人工養(yǎng)殖。隨著養(yǎng)殖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埃及胡子鯰逐漸滲透到了野外水域,食量驚人,繁殖迅速,大量捕食我國本土其他魚類和水生動物的卵及其幼苗。我們目前嚴格控制其野外數(shù)量。

第一,空心蓮子草
農村俗稱“水花生”,屬于多年生草本植物,適應性強,繁殖速度快。原產于南美巴西,20世紀30年代,日本侵華時期,作為馬匹草料投放到我國境內。20世紀50年代全國作為飼料再次大規(guī)模推廣。如今空心蓮子草在我國已經造成嚴重危害,不僅堵塞河道,還全面覆蓋各類水域,影響魚類等水生動植物的生存。同時旱地也有水花生的入侵,爭奪農作物養(yǎng)分,已經成為我國農村最常見的惡性雜草,且根除難度極大。

本期就到這里!
關注小秀才,下期更精彩!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