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一個非常令人深思的故事。

一個民營企業(yè)的老板,決定接受邀請,到一個偏遠,貧窮的小縣城投資。當然,他前期也去做了認真地調研。

他發(fā)現(xiàn)小縣城盛產一種風化土。而這種土用于燒制空心磚,特別地優(yōu)質。不但是技術上的革新,還能為房產商節(jié)省很多開支。

于是,一座新型的空心磚廠很快拔地而起。當然,土地的使用都是合法的,民營企業(yè)老板還額外地多拿了一部分錢。

磚廠成立后,生意經營得風生水起。民營企業(yè)老板很高興,自發(fā)地為當地修建了干凈寬闊的水泥路。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對于村民,民營企業(yè)老板同樣沒有任何地吝嗇。磚廠周邊的人,每一戶一年給一千塊錢。到了春節(jié),還有一袋米,一桶食用油。

剛開始,村民很高興,覺得老板挺仗義。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的內心產生了很大的變化。

他們認為,老板賺取那么多的錢,每年才發(fā)這么點東西,不行。必須得給他多要點。

于是,他們派出代表和老板商量,一年要給三千塊,兩袋米,兩桶油。面對村民的要挾,老板果斷拒絕了。

村民們很生氣,這是敬酒不吃吃罰酒啊。你的磚廠建在我們的地盤上,難道就沒有辦法收拾你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接下來的日子里,他們組織村上的老人到磚廠鬧事,甚至強行斷電停水,讓磚廠的正常運營都不能進行。

相關領導得知后,安排人員過去處理。這幫老人就公然撒潑,說頭疼,有病。都是當地人,工作人員也不想得罪人,只能暗示,這么做,不合法。

有聰明人聽懂了啥意思,就把老人撤回來,選擇了撥打監(jiān)管電話,說磚廠的環(huán)保有問題,嚴重地污染環(huán)境。

這可不是鬧著玩的。監(jiān)管部門就登門檢查,然后勒令磚廠停業(yè)整改。

一來二去,民營企業(yè)老板看明白了其中的門道。性格倔強的他,堅決不愿意妥協(xié),直接選擇了把磚廠搬離到附近的縣城。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磚廠搬離后,村民傻眼了。一年下來,別說一千塊錢,一袋米,一桶油,連一分錢也沒有人給了。原本不少在磚廠打工的年輕人也失業(yè)了。

面對這樣的場景,村民把矛頭指向當初出主意的人身上,出主意的人,很委屈地表示,誰想到他會搬走啊,再說,大伙當時都同意的。

一番爭吵,自然無果,一切很快恢復了平靜。但不少村民會在空閑的時候想起,曾經有人給自己送錢,送米,送油。不出家門就有活干。

可是現(xiàn)如今,再也回不去了。最鬧心的是,這事傳出去,給小縣城帶來了致命的影響,沒有人愿意到這個地方來投資建廠。

老話說得好,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有的人,剛過上能吃飽飯的日子,骨子里潛在的不安分就蠢蠢欲動,變著法子折騰別人。到最后,坑的是自己。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當然,有的地方之所以貧窮,也是存在這些原因的。他們的目光短淺,猶如扶不上墻的爛泥巴,只想從幫助他們的人身上,不擇手段地獲取利益和價值。

只是,這樣的把戲玩得多了,就沒有人再愿意觀看了。(文/孫新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