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話說“教授選對,事半功倍;教授選錯,三年白費”。
申請日本大學院碩博的留學生們,首要任務就是先挑選出一位合適的教授,然后才是正事的申請與報考。
如果前期的申請的方向錯了,最后可能就因為一句“研究方向不一致”,所有的努力和時間就白費了!
研究方向
查找教授時不能漫無目的,需要先為自己預設幾個研究方向,建議結合自己的專業(yè)成績、項目經歷、個人興趣、研究難易度、就業(yè)發(fā)展等方面綜合考慮。然后再根據教授的研究方向稍作調整,找到匹配的教授。

查找方式
如果有了大致想考的學校范圍或者目標校,比如著名的“早慶上”、“MARCH”等數量有限的學群,可以到各學校的官網去看對應自己專業(yè)的研究科介紹和教員資料,找到與自己申請方向最匹配的教授。

注意職稱
所選的導師必須是教授或副教授,不要選講師、助教、客座教授之類的。找到感興趣的教授后,再書寫研究計劃,要和教授的研究有關聯(lián),但不能完全重合。
教授性格
有些教授回信特別快,套磁郵件發(fā)出去沒多久就會收到回信。也有些教授回復比較慢。
還要了解教授的性格特點,研究室平時的氛圍,以及教授對學生的研究是否會給予足夠的支持和指導。
教授的招生標準也需要考慮,有些教授偏愛985、211的學生,雙非本科套磁的意義就不大了。而有些教授不太看重出身校,更加重視研究計劃書。
你可以咨詢經驗豐富的申請老師獲取建議。我們把教授的性格特點都做了標注,會根據學生情況給出建議。

研究室規(guī)模
大型研究室可能有20-30人,而小的研究室可能不到10個人,甚至是更少。建議大家優(yōu)先選擇大的研究室,因為大型研究室的研究經費都非常充足,如果你以后想用什么樣的設備,看什么樣的材料,都可以去跟導師商量。
同時呢,大型研究室的項目一般都很有前途,導師平時會帶你參加各類活動展會,對于提高認知和日后就業(yè)都很有幫助。
科研成果
根據教授的科研成果選擇。這代表了一個教授的實力,一般是查看教授發(fā)表論文的數量、質量和影響力,特別是最近5年的研究,研究方向是否處于前沿,研究產出是否穩(wěn)定。
語言能力
有些教授喜歡用日語溝通,有些教授喜歡用英語溝通,根據你自己的語言水平,選擇一個匹配的教授,確保至少能用一種語言無障礙的溝通交流。蔚藍曾經有同學日語口語不太好,但是能夠及時切換英語和教授交流,最終順利通過了面試。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