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論“投胎界”的天花板,13歲的哈珀·塞文·貝克漢姆(貝小七),絕對是教科書級別的。
父親是足壇傳奇“萬人迷”貝克漢姆,母親是叱咤時尚界的“辣妹”維多利亞,三個哥哥甘當(dāng)“妹控保鏢”。
貝小七的人生,從誕生那刻起,便寫滿了“頂級配置”。

事實證明,的確如此!
貝小七從出生開始到7歲左右,過的都是“神仙難想”的日子:出永遠腳不沾地。

老爹抱完,老媽抱。
老媽抱完大哥抱,大哥抱完二哥又來,后邊還有三哥在排隊。

雙腳只是擺設(shè)就算了,偏偏貝小七還延續(xù)了貝克漢姆與維多利亞夫婦倆人的所有顏值優(yōu)點。
幼崽時的貝小七,就直接卡哇伊到了極致,萌得人找不著北。

貝小七還有“先天鏡頭”感。
老貝帶著幼崽狀的貝小七出行,本來還乖乖待在老貝懷里的貝小七,似乎感知到了鏡頭的存在,隨手來了個吐舌賣萌。

然后,萌照直接血洗全球熱搜。

而這份頂級“萌態(tài)”的背后,是多元屬性的碰撞,缺一不可。
首先就是得有貝克漢姆與維多利亞這樣的有著巨大名氣的父母,其次父母得有三胎,三胎全是兒子,老爹夢寐以求都想要個女兒。
再然后,三個兄長外貌各有千秋,才華各自糊穿地心,讓世人對這個“小公主”的期待感 拉滿。

而恰好,這些元素,貝小七,全都有。
這也讓貝小七直接3歲成“小童?!?,代言玩具與童裝,5歲坐擁屬于自己的個人品牌,身價直線飆升,連英國王室的“真公主”夏洛特,都敗下陣來。

古人云:福禍相依。
貝小七也論證了這件事。
出生在羅馬,是需要付出代價的。
貝小七的代價,是活在顯微鏡下。

7歲因嬰兒肥被嘲“巨嬰”,10歲穿抹胸裙遭網(wǎng)暴“不得體”,12歲仍被父親摟在懷里的照片引發(fā)“溺愛爭議”……
惡意如潮水,滔滔不絕,足以淹沒一個成年人,更何況是貝小七這樣的涉世未深的小丫頭。

幸運的是:貝小七有著一個極致寵溺女兒的“寵女狂魔”老爹貝克漢姆。
面對互聯(lián)網(wǎng)對女兒的譴責(zé),貝克漢姆一律不慣著,直接用最堅硬的父愛,為女兒筑起銅墻鐵壁:“我有三個兒子,我知道如何教育我的女兒?!?/strong>。

事實再次論證了:貝克漢姆,才是對的。
老貝只是寵溺女兒,不是不會教導(dǎo)女兒,之所以放縱貝小七變胖,變得不那么可愛。
純粹是,老貝沒有顏值焦慮。

先不提在貝克漢姆的心中,自己的女兒怎么都好看。
僅僅是一個真相,就足以讓貝克漢姆不為女兒的身材焦慮:維多利亞,是生育四胎,仍保持著極致身材的“超級辣妹”。

有個“超級辣妹”當(dāng)老媽,老貝何必為自己的女兒身材感到焦慮?
等貝小七到了臭美的年齡,貝小七自然就會纏著貝嫂開始健身了。
果然,貝小七12歲開始,就逐漸意識到:自己,似乎的確有那么一點點的胖。

隨后,貝小七就纏著母親開始減肥。
“辣妹老媽”的含金量,在這一刻無限拉升。
在貝嫂的安排下,合理又健康的減脂餐搭配適當(dāng)?shù)倪\動,再來點兒普拉提保持身形。
很快,貝小七就開始逆襲了。

13歲的貝小七,就變瘦了。
曾經(jīng)被譏諷“臃腫”的臉龐褪去了嬰兒肥,下顎線如刀削護罩,穿上一襲白裙后,搖曳生姿。

最絕的是貝小七的膚色,那叫一個白的反光。
貝嫂已經(jīng)很美了,可貝嫂與貝小七合影時,僅僅是在膚色這件事上,貝嫂就直接被秒了。

連向來以“厭世臉”美人著稱的大嫂妮可拉,遇見了“白的發(fā)光”的貝小七。
也得變得黯然失色。

要知道那可是妮可拉,混跡于好萊塢的“廢物花瓶”。
金酸梅與金掃帚也只是嘲諷妮可拉的演技,卻也得認可妮可拉的貌美。
能在人才輩出的好萊塢,混出個“花瓶”的頭銜,也算是一種本事了。

貝小七能艷壓大嫂,從這 也能看出貝小七的“無窮潛力”。
當(dāng)然,相比于貝小七的美貌,貝小七美貌背后的“辣妹算盤”,才是真的讓人羨慕。

眾所周知,老貝家與其他家庭的狀況不一樣:老貝家出了名的女人頂起一片天,男人負責(zé)打醬油。
這一點,看貝克漢姆與維多利亞的夫妻搭配就知曉了:從退役迄今,老貝投資年年虧,貝嫂投資年年賺。
這種女強男弱的經(jīng)濟實力,似乎也從老貝與貝嫂,延續(xù)到了孩子們的身上。

貝家三兄弟,出了名的“三廢材兄弟”。
貝小七呢?
妥妥的老天爺追著喂飯吃,所以……貝小七的“辣妹資本布局”,是從貝小七還是幼崽時,靠著吐舌萌翻全世界,就開始了的。

3歲,貝嫂就為女兒注冊了商標(biāo),5歲,就為女兒打造了童裝與玩具品牌,并以“貝小七”命名,打造品牌。
13歲的貝小七開始臭美,貝嫂就直接拉貝小七代言美妝品牌,甚至讓小七在鏡頭前嫻熟涂抹染眉膏,與母親的動作“神復(fù)制”。

貝小七的成長,宛如是一場真人秀與倫理的博弈。
她穿低胸粉裙驚艷時裝周,卻被質(zhì)問“13歲該不該性感”;

在時裝周上,貝小七為母親頒獎,隨后帶貨護手霜賺得盆滿缽滿,又被嘲諷“淪為父母的營銷工具”。
那些曾羨慕貝小七“腳不沾地”的人,如今似乎又變成了指責(zé)她“過早成熟”的惡人。
熱衷于造神,然后將神踩在泥濘里的,何止有國人啊。

貝小七的13歲,注定是矛盾的集合體。
她一面在貝嫂的規(guī)劃下向時尚帝國進軍,一面又在父親的庇護中保留少女的天真。
貝小七的每一次亮相都是流量狂歡,卻也暗藏“傷仲永”的隱憂:若美貌與流量成為唯一資本,貝小七只怕會重蹈兄長們“高開低走”的覆轍。

貝小七的美,是天賦,亦是資本,更是一種女性命運的隱喻:在聚光燈下長大的女孩,要么被流量吞噬,要么將流量淬煉成王冠。
而如今的貝小七,才剛剛撕開人生的第一頁。
只有等“哈珀”的名字逐漸取代了“貝小七”,貝小七或許才會明白:真正的公主,從不活在別人的羅馬。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