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要我們去客觀地評定一個人的功過非常困難,就像是人生跌宕曲折的林帥,其耀眼的革命功績和晚年的選擇似乎是功過相抵,這讓他也顯得榮辱不定。但如果讓我們把時間拉回到當時那個革命年代,對林帥的評價肯定要純粹得多,其赫赫戰(zhàn)功威名在外,深受主席的賞識和信任。林帥在當時的我軍陣中聲譽很高,不少開國將領也把他當作軍事天才,很多人都是哪怕素未謀面也會感到敬仰,而當年王光美第一次見到他的時候,為何會感到詫異呢?
01
王光美是劉少奇的夫人,對我軍各位將領了解頗多。要說哪位我軍將領最讓她感興趣,那肯定就是丈夫一提起就要贊嘆不已的林帥了,1949年初,北平解放之際王光美終于第一次見到了林帥,然而她卻感到非常詫異,因為林帥和她想象中彪悍英勇的模樣完全不同。

當林帥出現(xiàn)在王光美面前的時候,王光美看到的是一個英俊的白面書生,而且性格也相當靦腆,不怎么擅長交際。王光美不知道的是,就是因為這種特點,林帥還有一個綽號叫“大姑娘”。作為一個麾下雄師百萬,在戰(zhàn)場上作戰(zhàn)無比勇猛的大將軍,林帥之所以會給人留下這樣的印象,主要是因為早年受過傷,所以本人看上去較為虛弱,而且他也確實不喜歡交際,這就給人留下了一種甚至有些“內向”的書生印象。
如果林帥換一個名字的話,可能還真的能符合別人見到他時留下的第一印象。不過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林帥原名林祚大,字陽春,號毓蓉,他正是因為覺得自己的原名太女氣才改了個“林彪”這樣一聽起來就英武霸氣的名字。令人哭笑不得的是,這個粗獷而彪悍的名字還是符合他的作戰(zhàn)風格,反而和他本人的外貌有些沖突。
02
但當一個人的軍事才能到了林帥這種地步,他的外貌如何誰又會去關心呢?

剛進入黃埔軍校時,林帥就因為體格單薄而有些難以堅持軍隊的訓練,經(jīng)常在跑步過程中累得直接暈倒在地。教官每次看到他臉色鐵青還要堅持的時候,都勸他趕緊休息休息,但每一次都被倔強的林帥拒絕,倔強地跟隨部隊訓練到最后。
而在他日復一日的堅持中,自己的體能有了相當大的進步,軍事才能也逐漸顯現(xiàn)出來。當時他所接受的各種訓練和培訓中,最讓他感興趣的就是戰(zhàn)術戰(zhàn)略,每次接觸到相關的戰(zhàn)爭案例或者是沙盤模擬,他都如癡如狂,深陷其中。
一開始的時候,林帥還對蔣介石的軍事戰(zhàn)略產(chǎn)生過興趣,但后來蔣介石的行為讓他失望透頂,也讓他下定決心加入了我黨之中,并參與湖南起義。湖南起義中他以一個連的兵力嚇跑了敵人一個師,讓別人對他出神入化的戰(zhàn)略指揮能力嘖嘖贊嘆。

也正因如此,主席注意到了他的軍事才能,讓他跟隨自己作戰(zhàn)。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林帥有了自己的崇拜偶像,被主席的文韜武略深深折服。他在東北工作的時候經(jīng)常隨身攜帶一個公文箱,還有專門的秘書進行管理,大家都很好奇箱子里面裝的是什么,直到有一天秘書掀開箱子找東西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里面是幾本主席的著作,而且還放著紙筆,書上寫滿了批注,一看就是經(jīng)常拿來翻閱和研究。當時他對主席是如此尊敬,如今我們再聯(lián)想到后來發(fā)生的事情,實在是無比唏噓。
03
林帥在戰(zhàn)爭中迅速成長起來,并且還有了戰(zhàn)神的稱號。他的作戰(zhàn)風格每次都令敵人膽寒,因為他最擅長的就是以少勝多,而且當時我軍裝備還遠遠落后于對手,無論是抗日戰(zhàn)爭還是解放戰(zhàn)爭,我們都是以弱勝強。而能夠完成這樣的壯舉,正是因為有著林帥這樣的善于創(chuàng)造奇跡、制造機會的軍事指揮官。

我們現(xiàn)在印象最深的應該就是被寫進小學課本的飛奪瀘定橋一戰(zhàn)了,紅四軍團晝夜行軍240里,敢死隊22人鐵索渡江飛奪瀘定橋,直接撕開了敵人的防御,以天降奇兵之勢讓他們措手不及。而平型關大捷更是他創(chuàng)造的一個奇跡,是我軍在華北戰(zhàn)場上的開門紅,打破了日軍不可戰(zhàn)勝的神話,極大地鼓舞了我軍士氣。
而他也在戰(zhàn)爭中付出了許多慘烈的代價,身上的傷勢數(shù)不勝數(shù),最嚴重的一次甚至被子彈穿透導致神經(jīng)受損。林帥身上也有很多戰(zhàn)爭時期留下的后遺癥,不敢見光下水,非常容易出汗,這也是很多人覺得他的某些舉止和他彪悍的作戰(zhàn)風格多有沖突的原因之一。

如今那段歷史也已經(jīng)成為過去,是非功過都已經(jīng)煙消云散,但他為新中國流過的血、打贏的仗,我們始終都不會忘記。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