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對于現(xiàn)在的裝機市場而言,如何把錢花在刀刃上才是王道。在整機配置當中兩大主角顯卡和CPU顯然是最受關(guān)注,尤其是顯卡,畢竟它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你的游戲體驗程度。那么,既然顯卡重要性更高,那么能否將整機預(yù)算傾斜到顯卡上呢?CPU方面的投入刀一下完全可以,這種做法其實也相當流行,它叫做低U高顯。一般來說都選擇中端CPU配中高端顯卡。




那么如果你是最近裝機打算入手RTX5070顯卡的話,選擇中端CPU會對其性能發(fā)揮有影響嗎?今天啊魯就用售價AMD R5 9600X用作測試,并以游戲處理器標桿R7 9800X3D(至少3月11日之前還是)作為參考。兩者規(guī)格如上圖,R7 9800X3D擁有8核心16線程,最高加速頻率5.2G hz,擁有104M游戲高速緩存。R5 9600X則是6核心12線程,最高加速跑到5.4Ghz,游高速緩存38MB。

看著兩者規(guī)格確實懸殊,拋開核心線程不說,光游戲高速緩存R7 9800X3D就已經(jīng)比R5 9600X高了173%,有意思的這也是R9 9800X3D比R5 9600X差不多也是貴了175%,說人話就是貴了2500元,要知道這2500元放到顯卡上足以讓顯卡提升一個等級,例如RTX5070升級到RTX5070Ti。
測試平臺配件介紹:

微星MPG B850 EDGE TI WIFI主板看起來頗具科技感,主板產(chǎn)品直觀展現(xiàn)消費者眼前,高亮的MPG B850 EDGE TI WIFI字樣顯得分外醒目。

三年質(zhì)保更放心,可以通過綠色小泡泡官方號或者客服專線進行申請,非常便捷。


微星B850刀鋒鈦采用純白PCB,配合大面積金屬散熱片,看起來絲毫想不到它是定位主流芯片組的產(chǎn)品,在顏值上與旗艦大哥X870E相比也不遑多讓。

除了顏值出眾,其內(nèi)里也很有料,采用服務(wù)器級別8層PCB,為整塊主板帶來更優(yōu)秀的電氣性能,內(nèi)存沖擊高頻也更有利。


AMD有一點好就是主流芯片也能超頻CPU,因此B850也受到DIY玩家的追捧。主板配備14+2+1路供電,CPU MOSEFT配有大面積金屬供電散熱片,這些都對超頻CPU大有裨益。

主板配備4根DDR5插槽,如果你喜歡內(nèi)存超頻,恭喜你,它可最高能沖擊8400MT/s,當然了,在林大的加持下微星還帶有對內(nèi)存優(yōu)化的多種模式High-efficiency Mode、、Memory Try lt !、Latency Killer,對于追求內(nèi)存極致性能的你來說真是喜聞樂見。



微星B850刀鋒鈦主板配備四路m.2接口,其中靠近CPU的兩路支持PCIe5.0x4全速,第三路和第四路分別支持PCIe4.0x2、x4,也能滿足絕大數(shù)用戶的需求了。不要問為何不是全速x4,全部都給你大哥X870還咋賣呢,對吧?

第一路M.2接口配備了厚重的金屬散熱片,方便PCIe5.0固態(tài)硬盤的散熱,不過據(jù)說現(xiàn)在新主控方案也不太熱了。散熱片帶有快拆設(shè)計,這點得給好評。

所有M.2接口均配備免工具快裝卡扣,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裝M.2固態(tài)硬盤時滿世界找螺絲刀了。


針對目前顯卡越來越厚拆卸越發(fā)困難,微星B850刀鋒鈦配備了EZ PCIe Clip II顯卡便捷拆裝按鈕,大大降低顯卡拆裝難度,而且工程師也針對PCIe供電進行了加強,加入了6Pin供電接口。

液態(tài)音頻電容+聲卡專屬隔離帶為用戶帶來更好的音質(zhì)體驗,雖然是集成聲卡,但也是要有追求嘛!


I/O接口頗為豐富,1*HDMI2.1、3*USB Type-C 10Gbps、2*USB-A 10Gbps接口(紅色)、1個USB-A 5Gbps接口(藍色)、4*USB 2.0接口、5G的RJ45網(wǎng)絡(luò)接口、WIFI7無線網(wǎng)口以及3.5MM音頻接口還有SPDIF同軸光纖音頻接口。

BIOS一鍵還原、BIOS一鍵快捷更新快捷鍵。

系統(tǒng)的M.2固態(tài)硬盤則是金士頓的NV3 500GB PCIe4.0,讀取速度高達5000MB/s,寫入速度也有3000MB/s,有多種容量可選,最高容量高達4TB。








內(nèi)存方面用的是金士頓Renegade叛逆者駭客神條DDR5 6800MHz 16G*2,該產(chǎn)品系列有6000~800MHz頻率多檔可選,滿足不同需求的用戶。該內(nèi)存支持XMP3.0規(guī)范,CL38低時序,銀黑色鋁制馬甲看起來顏值頗高,而且能為內(nèi)存顆粒帶來不錯的散熱效果,片內(nèi)ECC和板載PMIC提供更出色的穩(wěn)定性,兩個獨立的32位通道能大幅提升多核處理器的數(shù)據(jù)效率。




測試平臺使用了MPG A1000GS PCIE5電源。該電源符合80PLUS金牌認證,采用全日系105°C電容,品質(zhì)更出色。原生支持 PCIe 5.1 及 ATX 3.1規(guī)格顯卡。采用單路12v輸出設(shè)計,能更好喂飽高功耗顯卡,電源旁邊帶有微星龍標和MPG信仰標識。電源后面的是按鈕用于開關(guān)風扇自動啟停,兼顧靜音和散熱效能。

水冷用的是微星 MAG CORELIQUID I360 WHITE。


LDB軸承風扇通過減少摩擦和磨損延長使用壽命,同時能降低噪音水平。


水冷頭采用幻鏡設(shè)計,多角度都能欣賞到它的美。除了外觀顏值高,更是有料,內(nèi)置高耐久三相減震馬達抵消水泵震動,能保持水泵長時間穩(wěn)定運行。

大面積銅底能更好貼合CPU,提高導(dǎo)熱效率,內(nèi)置0.1mm微水道,有著更好的散熱條件。

顯卡用的是七彩虹 iGame GeForce RTX 5070 Ultra W OC 12GB。
性能測試:


CPUZ分數(shù),單核分數(shù)主頻更高的R5 9600X更勝一籌,9600X領(lǐng)先9800X3D約4.56%,多核方面自然是R7 9800X3D的地盤了,領(lǐng)先小弟9600X約32.4%。


光明記憶:無限,R7 9800X3D與R5 9600X兩者平均幀率基本一致。


黑神話悟空兩者幀率也是一樣。


塵埃5,R7 9800X3D比R5 9600X平均幀率高了2.49%。


賽博朋克2077,R7 9800X3D比R5 9600X平均幀率高了1.83%。


地平線5,R7 9800X3D比R5 9600X平均幀率高了1.05%。


戰(zhàn)爭機器5,R7 9800X3D比R5 9600X平均幀率高了7.02%。
總結(jié):

帶動RTX5070這種中高級別的顯卡,其實用R5 9600X已經(jīng)完全足夠,省下來這點錢將顯卡升級到RTX5070Ti獲得的游戲提升將會更高。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