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秦淮畔水迢迢,垂柳蔭濃好系橈。

如果說大運河、瘦西湖是揚州對外的文化名片,那么小秦淮河就是揚州人的溫柔水鄉(xiāng)。

其名或許來自南京的秦淮河,卻因為“小”字顯得苗條、秀美,在碧波蕩漾中流露出揚州的靈秀之氣。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目前,這條讓揚州人喜愛的河道街區(qū)正在保護更新中。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2025年,揚州共有10個古城保護項目被列入城建計劃,其中承載無數揚州人回憶的小秦淮河保護更新二期計劃今年6月竣工。

本次改造將對小秦淮河沿線區(qū)域按節(jié)點分期分階段進行城市更新改造,主要包括漆器二廠、大東門、十巷東、珍園非遺園、臺地園(暫定名)等地改造利用,分步提升完善片區(qū)巷道、照明、綠化、景觀等基礎設施,并對小秦淮河1.98千米河道進行環(huán)境綜合整治。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小秦淮河保護更新二期項目先行實施的5個更新建設項目全部完成并開街,民宿酒店、美食早茶、文創(chuàng)商店等各種形態(tài)商業(yè)備受大家好評。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未來,珍園區(qū)域和老漆器二廠將串點成線連成一片,打通文昌路和彩衣街之間的新通道,形成新的旅游線路。

小編也在一個春光明媚、風和日麗的下午,走進小秦淮河街區(qū),一探她的古韻新生,初窺她的風華再現。

從珍園右側走下臺階,沿著河岸向北漫步,新增的珍園口袋公園躍然眼前。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以太湖石精心堆砌假山錯落有致,涼亭翼然其上,巧妙借景小秦淮河,營造出一方山水相映的袖珍天地。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里安靜又愜意,只有微風帶著頭頂的樹葉沙沙作響,腳邊一只漂亮的小三花好奇地打量著停留駐足的兩腳獸。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珍園北隅的圍墻已褪去舊貌,圍墻邊疊石成景,綠草點綴其間,與口袋公園渾然一體,相得益彰。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往前走走,映入眼簾的便是正在改造中的揚州漆器二廠,這座誕生于1956年的老廠即將華麗轉身,化身備受矚目的“網紅打卡地”。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門口的墻柱上,歷經風雨的招牌已略顯斑駁,而一旁大樹的年輪里,則藏滿了69年漆廠流淌的鏗鏘歲月。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如今破舊的廠房已煥發(fā)新的生機與活力,在原建筑主體的基礎上進行適應性改造利用,不僅保留了珍貴的場所記憶,還延續(xù)了城市工業(yè)遺產的獨特韻味。

旁邊的非遺酒店也在如火如荼地施工ing,灰磚搭配彩色玻璃窗,復古又簡約,實現了住宿、非遺兩相宜。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北入口西側一面墻上,還有一面讓人眼前一亮的藝術墻,磚砌的“小秦淮”三個大字,好似波浪翻滾,藝術化地再現了小秦淮河美麗風光。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揚州漆器二廠必將成為“非遺+”的創(chuàng)意高地,吸引無數年輕人“重返廠房”!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行至大東門橋,大滌草堂正靜臥于小秦淮河西岸。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里曾是明末清初繪畫大師石濤的居所,他也在這里度過了十年的藝術生涯。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現在這片承載著歷史與藝術的土地成為了復現石濤畫意的建筑群——長樂·聽濤。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院子雖然不大,一眼就能看清全貌,但卻古韻悠然。美味的淮揚早茶與“叮?!扁徱艚豢?,恰似將石濤的“一畫之法”化作舌尖上的風雅。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假山層層疊疊,綠蔭環(huán)繞,樓臺亭閣、回道長廊……隨手一拍,皆是風景。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小橘貓在水池邊假寐,整個草堂都被陽光包裹著。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過大東門橋,一艘石舫泊于碧波之上。船頭朝南,八字頂,飛檐翹角,好像要帶著我們駛向古運河。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再往北,修繕一新的四合院落——清靜新所悄然隱現。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花格門窗典雅別致,青磚鋪地古樸沉穩(wěn),河畔小橋與親水平臺相映成趣,構成了一幅靜謐的江南畫卷。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逛累了不如就來這個新文化體驗復合空間逛一逛,欣賞精美的文創(chuàng),品一壺茶。e人還可以和空間的主理人暢談熱聊,品味揚州慢生活的沉靜與溫暖。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當代年輕人忙得腳不沾地的快時代,有“20分鐘效應”的可不止公園,小秦淮街區(qū)也創(chuàng)造了一個讓都市人治愈靈魂的棲息地。

野貓書店、玲瓏糖水、貓屎咖啡……靜靜坐落在小秦淮河畔。

悠閑的午后,客人們圍坐在店門口,河水蕩漾中,綠意濃蔭下,陽光攜裹清風,帶來愜意時刻。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而這不正是快節(jié)奏都市生活中,身與心一直求而不得的輕度假之境嗎。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小秦淮河靜靜流淌了600多年,時光賦予這條河悠久的歷史,也讓這條河煥發(fā)出新的魅力。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作為揚州古城唯一存留的內城河,小秦淮河北連北城河,南經龍頭關,流入古運河,兩岸連接著明清兩代的古城遺址。

這里曾是清代最為繁華的地段,商賈云集,茶肆商鋪、客店酒家鱗次櫛比。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如今的小秦淮河早已洗盡鉛華,更像是一位古典美人。

碧波盈盈,岸柳垂青,小橋如虹,串起了揚州古城的小橋流水和人文歷史。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柔潤的河水緩緩流淌,青色的單孔橋一座連著一座,歷經歲月,這里仍完整地保存著昔日的風貌,和來自市井生活的活色生香。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河邊桃柳相間,三步一株,枝條交錯,綠意盎然。等到夏天,凌霄花會垂門而下,裝點著小秦淮河,這是獨屬于揚州的精致和浪漫。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除了秀麗景色之外,還有百年學堂的朗朗書聲日日相伴,更添韻味。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轉個身,又和百年古跡相遇,歷史的厚重和積淀,潛移默化地熏陶,成為融入骨子里的文化自信和底蘊。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雖然緊鄰鼎沸喧嘩的文昌中路,但是小秦淮保留了原生態(tài)的人間煙火,成為了古城歷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期待改造之后的小秦淮能夠再現昔日繁盛。對此你有什么看法?歡迎評論區(qū)留言聊聊~

責任編輯:古古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