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圖為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在莫斯科會見到訪的白俄羅斯總統(tǒng)盧卡申科時的情景)
1)俄烏沖突已經進入到了第四個年頭。盡管近期美國和烏克蘭的代表在沙特舉行會晤后提出了為期30天的臨時?;饏f議,但是,由于在一些關鍵問題上,俄羅斯、烏克蘭、歐盟和美國這四個直接當事方存在分歧,俄烏沖突一時半會兒根本結束不了。我看到國內有不少媒體報道說,普京“同意”?;?,這應該是誤讀。我專門找了《紐約時報》在報道普京發(fā)言時的直接引語,普京說,“這個想法(停 火協議)本身是正確的,我們絕對支持它。但是,有些問題我們還需要討論,我認為我們需要跟我們的美國同行和伙伴一起把這些問題討論清楚?!庇⑽脑娜缦拢?/p>
“The idea itself is the right one, and we definitely support it,” Mr. Putin said, referring to the cease-fire proposal. “But there are questions that we need to discuss, and I think that we need to talk them through with our American colleagues and partners.”
我不覺得普京的意思是“同意?;稹?,更不覺得普京即將接受為期一個月的?;?。他更多是想表達,俄羅斯在原則上支持停火倡議,但是,怎么?;?、誰來監(jiān)督?;?、?;鹌陂g西方是否還要源源不斷向烏克蘭提供武器?這些問題不討論清楚之前,俄羅斯不太可能停火。
2)從國際關系歷史來看,要讓一場戰(zhàn)爭停止,主要有兩種情況:第一,實力占優(yōu)的一方獲得完全勝利,被打敗的一方無條件接受戰(zhàn)敗的結局;第二,雙方實力相當,都損失慘重,疲憊不堪,都有意愿通過談判結束戰(zhàn)爭。對照這兩個標準來看,俄烏沖突結束的條件目前根本不具備。
3)俄羅斯在戰(zhàn)場上明顯占優(yōu),尤其是在庫爾斯克方向,俄軍正在對進入俄羅斯領土的烏軍實施分割、包圍,有希望全殲這部分烏軍。這個時候,俄羅斯如果答應臨時?;?,相當于是白白葬送已經唾手可得的重大戰(zhàn)果??紤]到西方國家過去十幾年曾經在烏克蘭問題上多次欺騙俄羅斯,今天的俄羅斯絕對不會再做回一個盲目相信西方國家忽悠的“傻白甜”。
4)從戰(zhàn)場上的真實情況來看,俄羅斯明顯占據了主動,烏克蘭實際上已經戰(zhàn)敗。烏克蘭主動投降、認輸,是避免烏克蘭遭受進一步損失、讓戰(zhàn)爭早日結束的合理選擇。但是,在英國、法國等歐洲國家的誘逼和慫恿下,貪戀權力,更擔心戰(zhàn)爭結束后被清算或被暗殺的烏克蘭總統(tǒng)澤連斯基,根本無意投降。《紐約時報》報道說,澤連斯基在看到普京的表態(tài)后繼續(xù)言辭激烈地攻擊普京,認為普京列出的條件讓?;鸶静豢赡軐崿F,或者盡可能長地不讓?;饘崿F。
5)澤連斯基雖然根本不打算認輸、投降,但是,在烏軍面臨嚴重困境的情況下,他是最有動力達成短期?;饏f議的一方。烏克蘭表示接受臨時?;饏f議,一方面可以把國際輿論的壓力和責任轉到俄羅斯身上,另一方面烏軍則可以就此獲得喘息的機會,并為歐洲國家繼續(xù)向烏克蘭提供武器贏得時間。俄羅斯不是傻子,怎么可能在戰(zhàn)場上明顯占優(yōu)勢的時候接受臨時?;?,然后放虎歸山?普京只是需要一個平衡,他一方面不會中烏克蘭要求立即?;鸬娜?,另一方面他也不想太不給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面子,避免激怒后者導致美國加大對烏克蘭的支持。
6)俄烏沖突目前遲遲不能結束的罪魁禍首有兩個,第一個就是澤連斯基本人??偨y(tǒng)任期早就結束了的他,就是因為戰(zhàn)爭狀態(tài)才得以“超期服役”,一旦戰(zhàn)爭結束,烏克蘭就將舉行新的選舉。在跟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副總統(tǒng)萬斯在白宮大吵之后,很難想象特朗普政府會支持澤連斯基連任,而缺少美國支持的澤連斯基幾乎不可能重新當選。一旦失去總統(tǒng)寶座,澤連斯基要么在烏克蘭國內被清算,要么流亡海外,最終死得不明不白。我一直認為,普京絕對不會放過這個給烏克蘭和俄羅斯同時帶來嚴重災難的親西方政客。
7)除了澤連斯基希望延長戰(zhàn)爭,英國、法國,以及一些跟俄羅斯有著很深歷史恩怨的中東歐國家,也不希望在俄羅斯大獲全勝的情況下結束戰(zhàn)爭。三年前,戰(zhàn)爭開始不久后,俄烏原本就有希望通過談判結束沖突。如果當時俄烏達成?;饏f議,烏克蘭絕對不會淪落到今天這種山河破碎、人民流離失所的悲慘境地。正是時任英國首相約翰遜親自前往基輔游說、誘惑、煽動和威逼澤連斯基,才讓當時的俄烏談判無果而終。在俄烏沖突中,如果說美國是挑起這場戰(zhàn)爭的“背后黑手”的話,那么,英國就是那個助紂為虐、為虎作倀的國家。幾百年來,英國在歐洲大陸上一直奉行所謂的“離岸平衡”戰(zhàn)略,這一戰(zhàn)略的精髓就在于,英國不能坐視任何一個國家在歐洲大陸占據主導地位。正因如此,英國根本不愿意看到俄羅斯以戰(zhàn)勝國的姿態(tài)結束俄烏沖突。可以說,在俄烏沖突中,除了美國之外,英國在拱火澆油方面是表現最積極的一個,資本主義列強的劣根性再次顯露無疑。
8)法國同樣動機不純。如果說美國挑起俄烏沖突,是為了以烏制俄、因俄控歐,法國同樣希望以烏制俄,通過消耗烏克蘭來消耗俄羅斯,不讓俄羅斯在歐洲大路上“一家獨大”。至于像波蘭、立陶宛這些跟俄羅斯在歷史上有著極為復雜恩怨的國家,他們更是希望俄烏沖突久拖不決,以便無限期消耗、削弱和絆住俄羅斯。俄羅斯如果在俄烏沖突中大獲全勝,實力和自信力大增,然后有朝一日掉轉頭來對付他們,這將是這些國家最大的地緣政治噩夢。尤其是在美國特朗普政府對北約集體防衛(wèi)承諾岌岌可危的情況下,這些國家寧愿砸鍋賣鐵讓烏克蘭充當消耗俄羅斯的棋子和炮灰,也不愿意直接面對俄羅斯。
9)如果我們看清楚了英國、法國,以及中東歐國家各自的“如意算盤”,我們完全可以說一句,歐洲國家的自私和陰險,完全配得上俄烏沖突給他們帶來的苦難。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的背景下,歐洲在軍事、政治、經濟和科技等領域,正從過去幾百年里的持續(xù)領先轉向逐步全面處于落后。此時此刻,一盤散沙的歐洲,想的不是如何抱團取暖、聯合自強,卻依然沉迷在19世紀的大國爭霸游戲中不可自拔,這真是一個巨大的悲哀。
10)此時此刻,最想結束俄烏沖突的,是特朗普。特朗普希望通過結束俄烏沖突,打造自己作為“和平締造者”的光輝形象,更希望通過結束俄烏沖突緩和美國跟俄羅斯之間的關系,轉而集中精力對付中國。但是,英國、法國,以及眾多中東歐國家有自己的“小算盤”,他們根本不想讓俄羅斯以戰(zhàn)勝者的姿態(tài)結束戰(zhàn)爭,他們希望盡可能延長戰(zhàn)爭,從而盡可能消耗、絆住俄羅斯。面對歐洲的那些“老狐貍”政客,保持“直線型思維”的特朗普就像是面對著一堵深不可測的“棉花墻”,雖然不硬,但卻怎么也突破不了。只要英法對烏克蘭的援助不停止,只要英法對烏克蘭的慫恿和煽動不停止,俄烏沖突一時半會兒就根本結束不了。
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