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美國著名雜志《時代》評選出了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20位政壇人物,其中之一便是偉大的毛主席。毫不夸張地說,毛主席是改變了中華命運的偉人,沒有毛主席,中國將在黑暗的深淵中不知掙扎多少年,而偉人之所以偉大就在于他存在于我們普通人間。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時代雜志

不少人在獲得高位后往往會飄飄然,一旦做出點貢獻,就以此作為奢侈度日的本錢,安于享受:衣裝得精致、出門得豪車、辦公得高檔,相比之下,功勞赫赫的毛主席卻一生節(jié)儉,哪怕在建國以后,毛主席依舊簡樸度日,他春秋兩季穿的睡衣就補了67個補丁,領子更是全部換過,袖子則已面目全非,簡直令人淚目。毛主席向來是不怎么接受別人的饋贈,哪怕是接受了大多數(shù)東西他都充公處理。在毛澤東當年打天下時有出名的 “三不帶”一不帶槍,二不帶錢,三不戴手表”。不過在毛主席的一生之中,他還是出于禮儀接受了別人所贈送的兩塊表,其中之一的贈予者為蘇聯(lián)總理,另一者卻被有些人稱為“無恥文人”。

第一塊表:歐米茄手表

1945年8月28日,毛主席以民族大義為重,乘坐飛機趕赴重慶和蔣介石談判問題。當時國內(nèi)外對于此事都十分關注,面對蔣介石擺下的鴻門宴,許多人都勸阻毛主席不要自投羅網(wǎng)前往重慶,但是主席淡然一笑的說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最后毅然踏上了前往重慶的飛機,這份睿智、膽略和氣魄,令許多人都為之嘆服,詩人柳亞子更是稱頌毛主席的這一行動是“彌天大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毛主席抵達重慶

在毛主席一行人抵達重慶后,時任重慶文化工作委員會主任的郭沫若,與愛國民主人士沈鈞儒、張瀾、黃炎培、雷震等人一同在機場迎接了主席。當毛主席在舷梯上舉手向周圍歡迎的人群致意時,郭沫若發(fā)現(xiàn)毛主席的手腕上空空如也,并沒有像其他有身份的人那樣戴上手表。

俗話說人靠衣裝佛靠金裝,在那個年代戴手表不僅實用,更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當時去機場迎接毛主席的各方人物都有一塊手表,可唯獨毛主席沒有,這種簡樸的作風令郭沫若頓感欽佩,而且此處在重慶談判可謂處處危機,每分每秒都得計算好,免得給予敵人可趁之機,種種想法下,郭沫若后來趁著與主席在桂園晤面座談的期間,他動情地從自己手腕的歐米茄手表摘下送給了毛澤東,毛澤東面對郭沫若的這份情誼,在一番推辭后,面對郭沫若的盛情最終還是接受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毛主席和郭沫若

郭沫若的這塊歐米茄表是瑞士純機械表,表帶為棕色牛皮制,表徑4cm,外殼為圓形,字型“12”下有Ω符號和OMFEGA字樣,據(jù)說這是郭沫若歐洲游歷時所購,郭沫若所贈的這塊表,如今在國際市場上已經(jīng)給出千萬以上的估價。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對于郭沫若其人,不少人總會嗤之以鼻的稱他為“無恥文人”,甚至還言之鑿鑿地引用所謂魯迅先生的名言“遠看一條狗,近看郭沫若”,但其實這一說法是謠言,魯迅也從未有此言論,魯迅本人真實的回應是“例如我和茅盾,郭沫若兩位,或相識,或未嘗一面,或未沖突,或曾用筆墨相譏,但大戰(zhàn)斗卻都為著同一的目標,決不日夜記著個人的恩怨。然而小報卻偏喜歡記些魯比茅如何,郭對魯又怎樣,好像我們只在爭座位,斗法寶。”(本人曾寫過關于郭沫若的事跡文章,有興趣者可翻讀回看)

第二塊表:卡山機械表

1949年,為了解決中蘇兩國間的重大的政治、經(jīng)濟問題,解決中蘇條約、貸款協(xié)定、貿(mào)易協(xié)定、航空協(xié)定等事項,毛主席登上前往莫斯科的專列,開始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次出國之旅。當列車抵達莫斯科后,蘇聯(lián)總理馬林科夫親自迎接了主席,同時向毛主席贈送了一款“卡山”牌機械表作為禮物。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盡管出于禮儀,主席收下了這一塊手表,但他卻從沒有戴過,而是作為一份友誼珍藏著,他平時戴的是郭沫若送給他的那塊歐米茄表。郭沫若的這塊手表,自贈送之日開始便一直陪伴在主席身邊,最終陪伴了主席31年,在主席逝世后,最終轉交給韶山毛主席紀念館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