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722年(也就是康熙61年),康熙皇帝突然在暢春園駕崩。沒過幾天,皇四子胤禛就拿著康熙手中的遺詔繼承了皇位,就成為了著名的雍正大帝。然而至今有很多人存疑,認(rèn)為雍正是靠著不正當(dāng)手段上位的。

為何會有人存疑呢?主要就是認(rèn)為,當(dāng)時是隆科多拿出的詔書,而隆科多是胤禛的死黨,且只有他在康熙身邊。因此就有人認(rèn)為,胤禛是聯(lián)合他篡改了遺詔讓自己登基。而雍正繼位后,為了不讓其他人得知真相,于是就將隆科多滅口了。其實(shí)這種說法是經(jīng)不起推敲的??滴踔雷约嚎觳恍械臅r候,肯定會召集其他閣臣覲見,而當(dāng)時的隆科多只是九門提督而已,根本就不可能得知康熙想傳位給誰。就算康熙想傳位給其他皇子,那肯定會先殺掉隆科多,畢竟他要為新皇鋪平道路,肯定不會讓這么有威脅的人活著。

那有人就會說了:康熙明明是寵愛十四阿哥胤禵的,將兵權(quán)都交給了他,讓他成為了大將軍王,掌握最高兵權(quán)。眾所周知,最高兵權(quán)幾乎都掌握在皇帝的手中,而康熙讓胤禵當(dāng)大將軍王,就說明有意讓他繼位的。
然而大家要明白一個問題,胤禵這個大將軍王是別人對他的稱呼,并不真的是大將軍王,胤禵當(dāng)時的最高官職就是撫遠(yuǎn)大將軍而已。這個職位只會在打仗的時候才有,打完仗什么都不是。更何況,康熙當(dāng)時讓陜甘總督年羹堯負(fù)責(zé)遠(yuǎn)在西北的胤禵大軍糧草。年羹堯是何人?他可是雍正的大舅哥,算是雍正的鐵桿。康熙這樣做就是為了牽制胤禵而已。

至于有人說,雍正篡改了康熙的遺詔,將傳位十四改成傳位于四更是胡說八道。需要明白一點(diǎn),繁體字的于和簡體字的于書寫結(jié)構(gòu)不一樣,怎么能改。再者說,康熙要想傳位于胤禵,肯定是寫著傳位皇十四子,如果改成傳位皇于四子,傻子估計都不會相信。還有一點(diǎn),由于清朝是滿人,且和蒙古有著聯(lián)姻,因此傳位詔書是用滿蒙漢三種文字書寫的。就算胤禛改了漢字,他也改不了滿文和蒙文。
康熙肯定是想傳位于胤禛的,有以下幾點(diǎn)可以說明??滴踉谕砟陼r期經(jīng)常讓雍正代替自己去天壇祭祀,要知道祭祀都是皇帝親自做的事,而康熙讓胤禛代勞就說明康熙有意讓胤禛接任大位。

再者說,康熙晚年民生凋敝,國庫空虛,貪官污吏橫行,康熙皇帝想要治理也是有心無力了。而胤禛有著鐵血的手腕,十分痛恨貪污腐敗,只有將江山交到他手中,大清朝才能中興。而大清朝那些貪污群黨都是八阿哥胤禩的人,而十四阿哥胤禵又和胤禩走的很近,交給胤禵,大清朝不更早滅亡了。雖然十三阿哥胤祥有這個能力,但是他待人隨和,沒有雍正那么狠。因此,胤禛是最合適繼承皇位的人。
最重要的一點(diǎn),康熙非常寵愛胤禛的兒子弘歷,自從弘歷12歲起,康熙就親自將其帶到宮中撫養(yǎng)。因此,康熙傳位給胤禛,也是想有朝一日讓弘歷繼位。如果將皇位交到其他阿哥的手中,那到時繼位者肯定不會將皇位傳給自己的侄子。

于是,胤禛篡位奪權(quán)完全就是那幫子文人胡說八道,覺得雍正改革動了他們的利益,他們也不想想,當(dāng)官的目的是什么,難道就是為了貪污禍害老百姓嗎?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