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半個世紀前的三線建設,在吉林到底建了多少個廠?

除了南線輝南,北線蛟河,大山里藏了多少吉林的秘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吉林三線軍工廠備忘

在寫輝南縣和磐石市三線廠時,一位吉林市永吉縣朋友問我:

“吉林省永吉縣雙河鎮(zhèn)三道川的大山坳里,還有廠!第一個廠子是長春電影制片廠,再往山里走就是875廠,制片廠和875是一個還是兩個工廠?到底是干什么的?”

這不由得引起了小老頭的注意,長春電影制片廠一定不會生產槍,也不會生產炮,他一個拍電影的跑到大山溝里建一個廠,這是為什么?

今天我們就一起再去永吉雙河鎮(zhèn)探尋一番,這個什么代號“875廠”背后到底有什么樣的秘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吉林秘密·永吉長影875廠

三線尋廠:吉林永吉雙河鎮(zhèn),三道川深處桃花源里的875

雙河鎮(zhèn)因“東有倒木河,西有取柴河(注:西大河)”而名,不僅有水,亦多山;鎮(zhèn)東南二十余里有山,名為“老山坐子”,山下自東向西有頭道川、二道川、三道川依次排開,三道川為屯,地屬黑石咀村。

自三道川向南二三里,山溝深處可見兩山名為:大砬子、二砬子,山間有林蔭小道、粼粼小池,間或有紅磚房依山而建掩映其間,恍如室外桃源。

此地即為朋友所說代號為“875廠”的所在地。

他是三線廠嗎?到底是生產什么的?為什么會在這里建廠?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吉林三線舊址·875廠

三線溯源:半個世紀前代號875自長春而來

“875廠” 是三線廠,不是三線廠又有誰會在大山溝里建這么龐大的工廠呢?

但是這個“875廠”不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生產常規(guī)武器的小三線廠,而是戰(zhàn)備電影膠片洗印廠。

二十世紀六十年末,烏蘇里江邊發(fā)生了“珍寶島保衛(wèi)戰(zhàn)”,此戰(zhàn)后讓當年的蘇聯有些被小弟打臉后的惱羞成怒,在北方邊境線上陳兵百萬,對我國虎視眈眈。

如此情況下東北三省因與前蘇聯接壤,在“備戰(zhàn)備荒為人民”的第二次三線建設高潮,疏散各大城市的重要工廠就成了重中之重的任務。

于是作為新中國電影行業(yè)的搖籃——長春電影制片廠的洗印車間也成了必須備戰(zhàn)的項目。

1970年在吉林省國防工辦的組織協(xié)調下,開始了長影在山溝里的三線項目——875廠(長影洗印分廠)。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永吉雙河鎮(zhèn)·875廠舊址

三線漫談:代號875背后謎團,為什么叫875廠?

想來大家已經明白,這個廠子也算是三線廠了,畢竟也是在吉林省工辦的協(xié)調下組建的“備戰(zhàn)廠”,那么“875”這個代號怎么來的?

跟著小老頭看了很多三線廠的朋友,相信打眼一看就明白,“87”兩位數開頭的代號,明顯是當年四機部(電子工業(yè)部前身)電子軍工廠才有的,難道長影的這個三線“875廠”屬于四機部?

其實在三線建設時期四機部還真有“國營八七五廠”不過不在吉林,而是在湖北荊門,也是在1969年籌建的生產半導體的三線軍工廠,對外廠名:湖北東光電器廠。

而吉林這個廠子并不是我們所熟知的部頒代號(國家主管部委批準、頒發(fā)命名的代號廠名)。

在我們一番檢索以后才發(fā)現,這個代號的來源很簡單,就像我們很多車間以產品型號命名一樣,它之所以叫“875廠”是因為它主要從事是8.75mm膠片洗印。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長影廠老照片(源于網絡)

刨根問底:8.75mm膠片一個特殊時代的產物

說完了“875廠”代號的來歷,作為中國電影行業(yè)的小白,我們還會有些疑問:“8.75mm膠片這么重要嗎?還要為了戰(zhàn)備設置一個洗印廠?”

這個還真的讓小老頭我好奇,本著一根腦筋鉆到底的精神,咱就再來次刨根問底!

原來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正值“反對美帝蘇修”時期,為了防止西方資本主義的文化入侵,本著“節(jié)約鬧革命”的原則,中國電影業(yè)開創(chuàng)了一條獨立自主道路之路——發(fā)展自己獨有的電影膠片規(guī)格8.75mm膠片。

1965年文化部召開8.75mm電影項目技術研討會后,正式批準此電影格式投入使用。

1969年,全國電影工業(yè)協(xié)作會議(史稱628會議)提出,大力發(fā)展8.75mm電影設備,因此8.75mm膠片洗印廠就成了長春電影制片廠三線的主攻產品。

說到這里,小老頭還有個事要重點提一下:關于“628會議”確定的項目除了洗印廠,還有攝影機、放映機、膠片生產等配套項目,與此相關的廠子,我們曾經寫過撫順628廠的三線往事,有興趣朋友可以點文末鏈接查看詳情。

下面我們繼續(xù)永吉縣875廠的備忘!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長春電影制片廠·875舊址

三線歷程:三線長影人,大山里風霜雪雨十三年

自1969年籌建開始,永吉縣875廠應該一直屬于長春電影制片廠的分廠,對外名稱全稱為:長影八七五廠。

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8.75mm膠片作為獨立自主開發(fā)的標志性產品,在那個特殊年代氛圍下,可謂蓬勃發(fā)展。

相關資料顯示:截至1976年,全國8.75mm電影已發(fā)展到25000多個,按照電影普及的政策,幾乎每個公社都有一個8.75毫米的電影隊。

其實那個時代,可以看的電影并不多,現在年過半百的人大約都會看過:《青松嶺》、《艷陽天》、《戰(zhàn)洪圖》,這三部片子的拷貝都出自長影八七五廠。

到了1977年時有人提出了8.75mm電影產生的歷史原因,加之自主研發(fā)產品的穩(wěn)定性等,以此對8.75mm電影提出反對意見。到了1979年在更多的反對聲中8.75mm電影徹底退出官方舞臺。

1982年2月8日,在山溝里待了13年的,長影875分廠撤銷,人員、設備撤回長影,和洗印車間合并成立洗印廠,三線長影875廠告別了二道川的山溝溝,回歸了省會長春。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長影875分廠舊址

后記

做完這份三線廠備忘,又是夜半時分,雖已身心疲倦,小老頭心底還是頗有些感慨的。

其一是:關于875mm影片的消失

當年這種電影被稱為“小電影”設備輕便,遍布山溝海島,承載著很多50后、60后、70后的童年,但在八十年代消失了!

什么原因?其實書面上的語言并未解釋透,個人認為還是:太便宜、太適合農村,做出來片子不掙錢,自然在“白貓黑貓“的年代被束之高閣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吉林三線·長影875廠舊址

其二是:本文記錄的長影875廠的舊址

看了太多人寫三線的文章,如一個模板套出來一般(不排除有人改編借鑒小老頭我的文章,為了吸引獵奇者眼球而故意為之),寫盡了凄涼與破敗,明里暗里、后知后覺的大談三線建設是極大的浪費!

那么長影廠這個舊址也是浪費?現在長春城里的長春電影制片廠舊址都改成長影舊址博物館了,這算不算浪費?

搜集材料中,看到當地有《永吉縣雙河鎮(zhèn)長影舊址旅游開發(fā)項目》的規(guī)劃,其中有“項目預計投資總額:5億元,規(guī)劃分為三期開發(fā)”之語。

作為一枚小小的三線子弟,一個三線建設的備忘者的小老頭,真誠地給投資建設者一個小小的建議:加個小小的紅色文旅項目吧!

展示下當年永吉這片熱土上,曾經有一群山外的“好人好馬”,在這里揮灑青春,建過三線8232廠、8270廠、8272廠、875廠!讓他們的后人能記住這段歷史,不遺忘!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不為了懷念,只為了不被遺忘

代號628:走進撫順“大伙房”,半個世紀前神秘軍工廠背后故事

解密檔案吉林三線:輝南到蛟河,永吉山溝藏了三家不一樣的軍工廠

吉林秘密:代號5084未解之謎,輝南城東40里,輝發(fā)河畔三線輝化廠

解密檔案:50年前這里超過21家軍工廠,吉林長白山你所不知的歷史

1、可搜索【代號xxxx】格式查找更多三線廠備忘

2、歡迎關注,了解三線,這是您對我們的莫大鼓勵

3、期盼您的留言,希冀能一起找回曾經的三線記憶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