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您好,我是觀象知遠!
3月14日下午,荷蘭海牙國際刑事法庭(ICC)的鏡頭前,79歲的菲律賓前領導人杜特爾特戴著耳機,一臉疲憊地盯著屏幕。這位曾以鐵腕禁毒震動世界的“硬漢”,成為了全球首個因“反 人類罪”被送上法庭的前領導人。
庭審開始后,他的律師薩爾瓦多大聲疾呼:“我的當事人是被綁架來的!”。但法官面無表情,這些吶喊無濟于事。
因為當老杜決定出庭,律師開始辯護,女兒莎拉加入辯護律師團的那一刻,他們就已經進入了圈套,并越陷越深。這場庭審,本身就是為他們量身定制的陷阱。

一、老杜的最佳策略:掀桌子比講道理更有用
此刻的杜特爾特,應該做的不是乖乖配合庭審,而是在鏡頭前大聲疾呼,徹底否認庭審的合法性,變被動為主動。
ICC國際法庭一直都是小國領導人的“墳場”。當年米洛舍維奇在海牙關押5年“意外病逝”,早已證明這里根本就不是講法理的地方。
老杜現在越安靜,外界越會默認他在“認罪”。他需要重現2016年懟奧巴馬的狠勁,在鏡頭前怒吼:“你們沒資格審判一個主權國家的前領導人!”
這句話足以點燃菲律賓的國內情緒,讓ICC背上“新殖民主義”的罵名。
事實上,老杜現在手里仍握著兩張王牌:
棉蘭老島:這片他經營30多年的“根據地”,已出現裝甲車上街、民眾點燃ICC旗幟的場面。若他公開呼吁“捍衛(wèi)菲律賓”,隨時都可能引發(fā)全國性動蕩,讓馬科斯難以處理;
這件事馬科斯的致命軟肋,是他配合外國法庭逮捕前領導人,這在國內法上涉嫌背叛國家。只要杜特爾特家族推動彈劾,馬科斯可能反被拖下水。
與其在法庭糾結證據細節(jié),不如直接掀桌子,完全不認可這次逮捕和庭審,把前線拉回馬尼拉,因為那里才是老杜的主場。

二、辯護律師看似在反擊,但已經“入甕”
老杜的辯護律師薩爾瓦多在法庭上拋出了“司法綁架”的核心質疑:菲當局為削弱杜特爾特家族,與ICC合謀實施了一場“圍獵”。
他提出了幾個觀點,在阿聯(lián)酋中轉時,由ICC非締約國協(xié)助押運老杜;逮捕令并未出示原件;剝奪老杜的律師會見權;以及杜特爾特79歲高齡伴視力障礙,卻未獲妥善對待,都在質疑程序違法。
但ICC法官的回應,似乎是有備而來,四兩撥千斤:法官提出醫(yī)療報告,確認杜特爾特具備出庭能力,指控內容已通過英文告知(盡管他聽力衰退),管轄權問題“留待后續(xù)程序討論”。
這些輕描淡寫的處理,其實是國際司法的經典套路,用程序正義掩蓋真實意圖。
ICC明知菲律賓2019年已退出該法庭,卻以“調查重啟”為由強行管轄,本質是借司法外殼介入他國內政。而法庭將管轄權爭議“踢皮球”到后續(xù)環(huán)節(jié),意味著杜特爾特陣營必須陷入漫長的上訴拉鋸戰(zhàn),耗時間、耗資源、耗公眾注意力。

三、莎拉入局的代價:馬科斯正在偷走她的時間
昨天庭審之后最新報道中提到,老杜的女兒莎拉將穿上律師袍,成為老杜的辯護律師之一,但這卻掉進了對手精心設計的陷阱。
5月菲律賓中期選舉在即,杜特爾特家族原本計劃橫掃南部選區(qū),但莎拉現在被迫常駐荷蘭。每天10小時的聽證會、成堆的法律文件、跨國時差溝通,這些瑣碎都消耗著她最寶貴的競選時間。馬科斯表面“尊重司法”,暗地卻可能在偷笑,只要莎拉困在海牙,他就能趁機扶持親信搶占地方席位。
而對莎拉更狠的一刀,是藏在法律程序的死循環(huán)里。ICC預審至少持續(xù)8個月,即便她成功辯護,菲國內針對杜特爾特的另3起訴訟又接踵而至。這種“車輪戰(zhàn)”打法,就是要讓杜家永遠疲于應付官司,無暇經營國內根基。

老杜如何自救?
杜特爾特父女現在最要緊的,是不能再跟著ICC的節(jié)奏走。
應該學學米洛舍維奇,直接掀桌子:“我不承認這法庭!”而且,還能打悲情牌,把老杜的病歷甩出來,告訴老百姓:“為了打擊報復,他們連老人都不放過!” 棉蘭老島81%的人支持老杜,這情緒煽起來,馬科斯也要抖三抖。
最關鍵的還是莎拉,不能繼續(xù)在海牙耗著,一方面要盡快爭取到大國的支持。馬科斯敢這樣做,因為背后是幾個西方國家在撐腰,但老杜也有盟友,莎拉爭取到幾個大國的明確支持和表態(tài),對解救老杜非常重要。ICC法庭的膽子還沒大到敢在拘留所里對老杜下手。
另外,菲律賓中期選舉五個月后就要投票,她被困在荷蘭打官司是正中對手下懷?,F在她就應該馬上回到菲律賓,成為國內支持者的主心骨,帶著棉蘭老島的鐵桿粉絲,把支持老杜的情緒在菲律賓國內點燃。
老杜的這場官司根本就不是法律問題,而是精心設計的一場“獵殺”。老杜這邊越辯護,就越被動,陷得越深。要想解救老杜,就不能鉆進對手精心設計的陷阱,而是選擇直接跨過去。
但對已經79歲的老杜來說,時間似乎不多了。
對此,您怎么看?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