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果戈里穿越到現(xiàn)代,他可能會蹲在直播間搶9.9元包郵的「宮廷玉液酒」,順便給主播刷火箭——畢竟《欽差大臣》里那群被假欽差騙得團團轉的官僚,和今天在「最后100單」「老板哭暈在廁所」的吆喝里瘋狂下單的觀眾,本質上都是同一批人。
?第一幕:從假欽差到假老板
19世紀的俄國小城里,騙子赫列斯塔科夫吹牛說自己是欽差大臣,嚇得市長全家鞍前馬后送錢送閨女;今天的直播間里,主播們張口就是「工廠倒閉」「老板娘跟人跑了」,恨不得把《演員的誕生》海選現(xiàn)場搬進購物車。網(wǎng)友一邊罵「演技太浮夸」,一邊搶著下單「破產清倉款」,活脫脫當代版「我知道他在騙我,但我樂意配合」行為藝術。
?第二幕:集體造夢的默契
《欽差大臣》最諷刺的是所有人都看破不說破:市長怕丟官,商人怕被整,最后集體對著空氣鞠躬。直播間里何嘗不是如此?主播喊破音的「給家人們謀福利」,觀眾刷屏的「老鐵實在」,其實誰都清楚成本9塊9的玉鐲賣199元是暴利。但就像劇中人需要「欽差大臣」來合理化賄賂,我們也需要「全網(wǎng)最低價」的幻覺來安慰錢包。
?第三幕:騙子與韭菜的共生鏈
果戈里讓騙子在結尾逃跑前嘲諷觀眾:「你們笑什么?笑你們自己!」這金句放在今天,簡直是為直播間量身定制的結束語。當主播下播后數(shù)著傭金偷笑時,搶到「虧本貨」的消費者何嘗不在自我安慰:「至少我薅到羊毛了」。這場欺詐游戲里,沒有無辜者,只有一群心照不宣的共謀者——畢竟現(xiàn)代人的快樂,一半來自占便宜,另一半來自假裝自己占了便宜。
終場彩蛋:
下次看到主播捶胸頓足說「再降價我要被開除」時,請自動腦補《欽差大臣》的經(jīng)典臺詞:「我們整個城市都是蠢貨!」不過別擔心,果戈里要是活到現(xiàn)在,估計早轉型當直播運營總監(jiān)了——論玩弄人性,古人可比我們會寫劇本多了。
歡迎點贊留言,分享你的觀點。
如果你,確實有不同的意見跟我討論和分享觀點,請關注并私信我!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