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對于任何王朝來說,子嗣問題都是頭等大事,大明王朝自然也不例外。一般來說,能夠做到多子多福的后妃,自然也是寵冠后宮的存在。
自太祖朱元璋開國,到思宗朱由檢亡國,大明王朝前后經歷了十六位皇帝。那么在此期間,宮中的生育冠軍是誰?或者說我們能不能列一個前三甲的名單呢?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

第三名:靖莊安穆宸妃
萬氏,生于宣德六年(1431年),涿鹿衛(wèi)軍士萬聚之女,宣德八年(1433年)“選入內庭”,充當皇太子朱祁鎮(zhèn)的童養(yǎng)媳。
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初三日,明宣宗朱瞻基駕崩,太子奉遺詔繼位,即明英宗。正統(tǒng)七年(1442年)五月,十六歲的皇帝大婚,萬氏也就此成為妃嬪。
此后幾年時間里,萬氏生育皇第二子朱見清、皇第三子朱見湜。這里我們要提一句,當時瓦剌大軍南下,英宗決意御駕親征。朱見湜降生之日,正是皇帝率軍離京之時。
上曰: “卿等所言,皆忠君愛國之意。但虜賊逆天悖恩,已犯邊境,殺掠軍民。邊將累請兵救援,朕不得不親率大兵以剿之?!薄睹饔⒆趯嶄浘硪话侔耸?br/>

然而一個月后的八月十五日,震驚朝野的“土木堡之變”爆發(fā),大軍戰(zhàn)敗,皇帝被俘,朝廷另立郕王朱祁鈺為新天子。一年后,英宗重返京師,但隨即以“太上皇帝”的身份入住南宮,就此被軟禁起來。
南宮生活百無聊賴,太上皇帝唯一的娛樂活動就是造小人。在此期間,萬氏又生育一子二女,分別為:皇第三女淳安公主、皇第五女廣德公主,以及皇第七子朱見浚。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十七日,趁著皇帝病重,太上皇帝發(fā)動政變重奪皇位,改年號為天順元年。當年四月,萬氏被冊封為宸妃,并于次年生下皇第八子見治。

天順八年(1464年)正月十七日,明英宗朱祁鎮(zhèn)駕崩,遺詔中除了命皇太子朱見深繼位,即明憲宗,還廢除了殘忍的后妃殉葬制度。成化三年(1467年)十月二十六日,萬宸妃去世,終年三十七歲,謚曰“靖莊安穆”。對于這位靖莊安穆宸妃的為人,史書中給予了極高的評價,稱其“賢儀淑德,宮中敬仰”。
- 四子二女
朱見清:生于正統(tǒng)十三年(1448年),景泰三年(1452年)封榮王,天順元年(1457年)改名朱見潾,改封德王,成化三年(1467年)之國濟南府。正德十二年(1517年)去世,享年七十歲,謚曰莊。
朱見湜:生于正統(tǒng)十四年(1449年),景泰二年(1451年)夭折,年僅三歲,英宗復辟后未追封及追謚。
朱見浚:生于景泰七年(1456年),天順元年(1457年)封吉王,成化十三年(1477年)之國長沙府。嘉靖六年(1527年)去世,享年七十二歲,謚曰簡。

朱見治:生于天順二年(1458年),成化二年(1466年)封忻王,未之國,成化八年(1472年)去世,終年十五歲,謚曰穆。
淳安公主:生于景泰三年(1452年),成化二年(1466年)下嫁錦衣衛(wèi)軍士蔡誠之子蔡震,嘉靖十二年(1533年)去世,享年八十二歲。駙馬蔡震于嘉靖十四年(1535年)去世,追贈太保,謚曰康僖。
廣德公主:生于景泰五年(1454年),成化八年(1472年)下嫁安陽縣平民樊旺之子樊凱,成化二十年(1484年)去世,終年三十一歲。駙馬樊凱于正德八年(1513年)去世,享年五十七歲。
第二名:仁孝文皇后
徐氏,生于元順帝至正二十二年(公元1362年),大明開國第一武臣中山武寧王徐達長女,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冊為燕王妃,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隨燕王朱棣一起之國北平府(今北京)。

燕王朱棣,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建文元年(1399年)以“清君側”的名義起兵造反。靖難戰(zhàn)爭開始后,燕王率軍出征,燕王妃則協(xié)助世子朱高熾守城,被朱棣認為有“同勤開國”之功。
洪武三十五年(1402年)九月,徐氏被冊立為皇后。此后徐皇后寫了一本《勸善書》,自曝她和朱棣之間,是太祖皇帝欽定的娃娃親。
吾在孩提時,太祖見之,指謂我先人曰: “卿不殺人,最有陰騭,是女必貴。其以為吾兒婦,宜善視之。—《勸善書》
正因為功勞巨大,徐皇后才有著后世大明皇后所沒有的特權。比如每年的正旦節(jié)、冬至節(jié)、皇后千秋節(jié)(生日)之時,文武百官的命婦都要前往坤寧宮進行朝賀。

此外永樂初年設立內閣,徐皇后特意在宮中柔儀殿召見大學士解縉、黃淮、胡廣、胡儼、楊榮、楊士奇、金幼孜等人的命婦并予以教誨。這在大明王朝的歷史上,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獨一份。
上喜,皆賜五品公服,又曰: “皇后數言欲召見爾七人命婦,其令即赴柔儀發(fā)見?!笔侨眨N等之妻入見,中宮訓勞備至,皆賜五品冠服及鈔幣、表里。—《明太宗實錄卷三十四》
永樂五年(1407年)七月初四日,徐皇后崩逝,終年四十六歲,謚曰“仁孝”。朱棣駕崩后,繼位的仁宗朱高熾為母后上尊謚曰“仁孝慈懿誠明莊獻配天齊圣文皇后”,神主祔享太廟。
- 三子四女
朱高熾:生于洪武十一年(1378年),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封燕世子,永樂二年(1404年)冊立為皇太子,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即位,洪熙元年(1425年)駕崩,終年四十八歲,謚曰“敬天體道純誠至德弘文欽武章圣達孝昭皇帝”,廟號“仁宗”。

朱高煦:生于洪武十三年(1380年),洪武年間封高陽王,永樂二年(1404年)封漢王,永樂十五年(1417年)之國山東樂安州(今山東惠民縣)。宣德元年(1426年)因謀反被削爵廢為庶人,幽禁于西安門內,卒年不詳,據說被侄子明宣宗朱瞻基用銅缸所覆,然后活活烤死。
朱高燧:生于洪武十五年(1382年),永樂二年(1404年)封趙王,此后長年鎮(zhèn)守北京,洪熙元年(1425年)之國河南彰德府(今河南安陽)。宣德六年(公元1431年)去世,享年五十歲,謚曰簡。
永安公主:生于洪武十年(1377年),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封永安郡主,下嫁都督袁洪之子袁容,永樂元年(1403年)進封公主,永樂十五年(1417年)去世,終年四十一歲。駙馬袁容,永樂元年(1403年)封廣平侯,宣德三年(1428年)去世,追封為沂國公,謚曰忠穆。

永平公主:生于洪武十二年(1379年),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封永安郡主,下嫁指揮僉事李達之子李讓,永樂元年(1403年)進封公主,正統(tǒng)九年(1444年)去世,享年六十六歲。駙馬李讓,永樂元年(1403年)封富陽侯,永樂二年(1404年)去世,追封為景國公,謚曰恭敏。
安成公主:生于洪武十七年(1384年),洪武三十五年(1402年)下嫁后軍左都督宋晟第四子宋琥,正統(tǒng)八年(1443年)去世,享年六十歲。駙馬宋琥,永樂六年(1408年)襲爵西寧侯,洪熙元年(1425年)削爵廢為庶人,宣德五年(1430年)去世。
咸寧公主:生于洪武十八年(1385年),永樂元年(1403年)下嫁后軍左都督宋晟第六子宋瑛,正統(tǒng)五年(1440年)去世,享年五十六歲。駙馬宋瑛,洪熙元年(1425年)襲爵西寧侯,正統(tǒng)十四年(公元1449年)于大同陽和后口戰(zhàn)死殉國,追封為鄆國公,謚曰忠順。
第一名:孝慈高皇后
馬氏,生于元文宗至順三年(1332年),宿州閔子鄉(xiāng)新豐里人氏馬公之女,由濠州(今安徽鳳陽)紅巾軍首領郭子興撫養(yǎng)長大,至正十二年(1352年)下嫁郭子興帳下親兵朱元璋。

在朱元璋爭奪天下的過程中,馬氏充分發(fā)揮了自己“賢內助”的作用。比如當朱元璋和陳友諒激戰(zhàn)之時,馬氏組織妻妾天天加班給義軍將士制作衣鞋。
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正月,吳王朱元璋在金陵登基稱帝,吳王妃馬氏不但被冊立為皇后,還被認為足以與唐太宗的長孫皇后相媲美,有著家之良妻,猶國之良相”的美譽。
明初鑒于前代的歷史教訓,朱元璋曾經明確規(guī)定后宮不得干政。然而馬皇后不吃這一套,敢于當面反駁皇帝,老朱也拿她沒辦法。
皇后在時,嘗問朕曰:“天下之民安乎?”朕曰:“爾問甚善,然事不在爾。”后曰:“陛下為天下父,妾忝為天下母。天下之民,皆子女也。其安與否,豈可不知?”今言猶在耳?!睹魈鎸嶄浘硪话偎氖摺?br/>

洪武十五年(1382年)八月十五日,馬皇后崩逝,享年五十一歲,謚曰“孝慈”。朱元璋駕崩后,繼位的朱允炆為祖母上尊謚曰“孝慈高皇后”。朱棣篡位后,改謚曰“孝慈昭憲至仁文德承天順圣高皇后”。嘉靖年間加上尊謚曰“孝慈貞化哲順仁徽成天育圣至德高皇后”。
- 五子二女
朱標:生于元順帝至正十五年(1355年),洪武元年(1368年)冊立為皇太子,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去世,終年三十八歲,謚曰懿文。建文元年(1399年)追尊為“孝康皇帝”,廟號“興宗”。洪武三十五年(1402年)被褫奪皇帝尊號,仍稱懿文皇太子。
朱樉:生于至正十六年(1356年),洪武三年(1370年)封秦王,洪武十一年(1378年)之國西安府。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去世,終年四十歲,謚曰愍。

朱棡:生于至正十八年(1358年),洪武三年(1370年)封晉王,洪武十一年(1378年)之國太原府。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去世,終年四十一歲,謚曰恭。
朱棣:生于至正二十年(1360年),洪武三年(1370年)封燕王,洪武十三年(1380年)之國北平府,建文元年(1399年)起兵造反,建文四年(1402年)即位稱帝。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駕崩,享年六十五歲,謚曰“體天弘道高明廣運圣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廟號“太宗”。嘉靖年間改謚曰“啟天弘道高明肇運圣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廟號“成祖”。
朱橚:生于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洪武三年(1370年)封吳王,洪武十一年(1378年)改封周王,洪武十四年(1381年)之國開封府。建文元年(1399年)削爵廢為庶人,建文四年(1402年)復爵。洪熙元年(1425年)去世,享年六十五歲,謚曰定。
寧國公主:生于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洪武十一年(1378年)下嫁汝南侯梅思祖之侄梅殷,永樂三年(1405年)進封寧國長公主,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進封寧國大長公主,宣德九年(1434年)去世,享年七十一歲。駙馬梅殷,永樂三年(1405年)上朝之時落水而死。

安慶公主:生年不詳,洪武十四年(1381年)下嫁歐陽倫,卒年不詳。駙馬歐陽倫,洪武三十年(1397年)因販賣私茶被處死。
結語:通過本文的梳理,我們不無唏噓的發(fā)現(xiàn),明代的后妃生育冠軍,只是發(fā)生在開國二祖身上。不過雖然都生育了七名子女,但馬皇后五子對比徐皇后三子,當之無愧排名榜首。
相信寫到這里,有人會杠朱棣根本不是馬皇后的兒子。這個說法,筆者已經在以前的文章中予以過駁斥,后面有時間,也可以再重開一篇進行詳細闡述。
此外到了明朝后期,還有三位深受皇帝寵愛的妃嬪,分別為:穆宗李皇貴妃、神宗鄭皇貴妃,以及思宗周皇后。其中李皇貴妃生育神宗朱翊鈞、潞簡王朱翊镠,壽陽公主、永寧公主、瑞安公主。鄭皇貴妃生育邠哀王朱常溆、福忠王朱常洵、沅懷王朱常治,云和公主、靈丘公主、壽寧公主。周皇后生育獻愍太子朱慈烺、懷隱王朱慈烜、定哀王朱慈炯,長平公主、長平公主。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