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15”晚會聚焦“共鑄誠信提振消費”主題,將關注食品安全、公共安全、金融安全、數字經濟等領域侵害消費者權益的違法行為。

知名母嬰品牌殘次料竟被翻新售賣

315晚會接到消費者舉報,位于濟寧市梁山縣的“梁山希希紙制品有限公司”在銷售劣質衛(wèi)生巾、嬰兒紙尿褲,且數量巨大。記者以訂貨為由,見到了公司負責人劉總,他說企業(yè)最主要的業(yè)務是廢品回收,即從紙尿褲和衛(wèi)生巾生產廠家購買不要的殘次品、下腳料等生產垃圾。

在希希紙制品的倉庫里,工人在方桌上敲打拉拉褲,使其恢復蓬松狀態(tài)。記者注意到,這批嬰兒拉拉褲分屬母嬰用品品牌嫚熙和中億孕嬰?!尽?/p>

一次性內褲徒手制作不滅菌

“出差旅行新選擇”“EO滅菌、不用洗直接穿”“抑菌率高達99%”,2025年,一次性內褲憑借方便、衛(wèi)生,成為市場熱銷的產品。但火爆熱銷的背后,事實真的如此嗎?

2025年1月,記者來到了商丘市,知情人告訴記者,當地有多家服飾加工企業(yè)生產的一次性內褲,并不衛(wèi)生,根本就不會殺菌。產品包裝上標注的面料材質是“棉”,實際卻使用的“滌”,在一些型號的一次性內褲上,企業(yè)直接寫上“純棉”,嚴重“貨不對板”。

在健芝初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公司可以提供“代加工”服務,他們生產過“初醫(yī)生”一次性內衣、“貝姿妍”一次性內褲和“浪莎”一次性內褲,為了控制成本,部分產品不進行殺菌消毒。

啄木鳥家庭維修只開個水龍頭收費100元

啄木鳥家庭維修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家電維修平臺,公司宣稱在國內300多個城市都有業(yè)務開展,在線接單的維修師傅達10萬名之多。記者在網絡上查詢發(fā)現,啄木鳥家庭維修平臺在某投訴網站上的投訴量超過6000條。

央視記者以應聘的方式,進入了啄木鳥公司,幾乎每次上門維修都能見識到“新套路”:一位客戶水龍頭沒打開,導致洗衣機無法進水,師傅上門打開了洗衣機的水龍頭,收費100多元;燃氣灶沒電,客戶更換電池后沒拿掉電池帽,給客戶更換成本20元左右的點火器,再將電池帽拿掉,收費250多元。

保水蝦仁:1斤蝦仁7兩冰

315晚會接到群眾舉報,稱有部分生產廠家在加工水產品時違規(guī)、超量添加保水劑。保水劑即食品水分保持劑,常用復合磷酸鹽,能保持蝦仁的水分、提升口感和延長保質期,業(yè)內稱這樣的方式為“保水”或“泡藥”,但部分企業(yè)卻用保水劑來“給蝦增重”。

例如,一家企業(yè)的蝦仁磷酸鹽添加量達到千分之三十,浸泡時間長達十幾個小時,保水率高達百分之二十,這會導致蝦仁磷酸鹽含量嚴重超標,企業(yè)負責人卻對此并不在意。畢竟水比貨壓秤,添多少,就能多出多少重量。在另一家水產企業(yè)的生產現場,泡完藥的蝦仁被迅速送入冰凍環(huán)節(jié),工人告訴記者,包冰是為了二次增重。記者問:“包冰衣最高能包到多少?”工作人員說:“多少都能包,70%都能包,一斤解凍之后只有三兩蝦仁?!薄尽?/p>

“砍頭息”再現!315晚會曝光電子簽高利貸

眼下,在一些平臺熱推的短視頻評論區(qū)里,仔細翻看就會發(fā)現,這些留言中都在反復出現一個高頻詞——“電子簽”。用電子簽在陌生人之間借錢的方式,真的靠譜嗎?

記者發(fā)現,在借貸寶平臺簽了正規(guī)的電子簽協(xié)議,打了電子簽的欠條,但實際交易的時候,真正的交易卻不在平臺上進行。多位在借貸寶、人人信這些電子簽平臺上簽條借款的人告訴記者,即便遭遇了放款人的高利貸和暴力催收,由于不清楚其真實身份信息,根本沒辦法起訴。

信息黑洞瘋狂竊取個人隱私

近年來,互聯(lián)網上出現了很多“精準獲客”的廣告,聲稱通過這種“大數據獲客軟件”,商家可以精準獲取海量目標人群的消費習慣、手機號碼等信息。

根據推銷信息,記者找到了一些公司。在云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說,他們的獲客軟件能夠將商家想要的關鍵詞設為標簽,軟件會自動在選擇的短視頻平臺上掃描評論區(qū),一旦發(fā)現與標簽詞相關的評論,就會強行抓取這個用戶的電話、微信賬號等信息。此外,這款獲客軟件,還能幫助商家監(jiān)控和偷取自己同行的直播帶貨數據,去對方的直播間“截流和引流”。在綠信科技有限公司,技術人員告訴記者,他們的這些軟件都是用爬蟲技術,偷取消費者個人信息的。

在調查過程中,知情人還告訴記者,市場上現在最厲害的“獲客”公司,不僅僅是在互聯(lián)網上偷數據,還能使用手機的三網通信大數據進行獲客。在一份宣傳資料上記者看到,這家公司將個人用戶分為9種類型,個人標簽達到3800項,網站2億多個,互聯(lián)網品牌6萬個,每日處理數據量達到了100億條?!尽?/p>

AI外呼機器人成騷擾電話幫兇

一年多來,互聯(lián)網上出現了很多所謂“外呼”業(yè)務的廣告,這些外呼公司的核心業(yè)務,就是幫助商家向手機用戶撥打自己的營銷電話,俗稱“電銷”。這些外呼公司打著“高效觸達用戶”“精準拓客”等旗號招攬生意,甚至還宣稱可以通過AI智能機器人撥打營銷電話。

根據這些“外呼”網站上的聯(lián)系方式,記者前往多地進行調查。眼下,使用所謂人工智能機器人撥打營銷電話已經成為行業(yè)主流。首先是機器人不知疲倦,可以日夜撥打營銷電話,其二,智能機器人輸出的聲音由真人錄音制作而成,讓接聽用戶難辨真?zhèn)巍?/p>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無論是外呼智能機器人,還是真實的電話營銷人員,不經消費者同意撥打這類營銷電話,都屬于違法行為。

五金市場公然售賣非標電線電纜

記者在2025年1月,來到南寧的科德國際五金市場,這里是華南地區(qū)規(guī)模較大的五金機電市場之一。記者在市場調查發(fā)現,這里一些商家銷售的電線電纜產品報價明顯偏低,說辭也基本一致,那就是他們售賣的是所謂的“非標線”。簡單來說,所謂“非標線”,就是未達到國家檢測標準的電線電纜。

貴陽的金石五金機電城,是華南地區(qū)規(guī)模較大的五金交易市場之一,然而,部分商家竟也在售賣同一規(guī)格、兩種價格的線纜。這些暗地里流通在多個市場里的非標電線電纜,究竟又是誰生產的呢?

記者按照銷售商家提供的地址,來到了位于安順市的金明陽電線電纜公司,這家公司對外宣稱自己的年銷售額過億。負責公司銷售的陳總告訴記者,他們企業(yè)能按照客戶需求,生產不達標的電線。在多個商家提供的供貨名單里,潤雄電纜集團有限公司也多次被商家們提及,主管銷售的負責人范經理介紹,他們廠生產的“非標線”,不僅外觀和國標線一樣,還能提供齊全的資質報告,可以實現“造假一條龍”。

據應急管理部統(tǒng)計,在國內重大火災的案例中,因線纜引發(fā)的火災占50%以上,居各類火災之首,全國近十年來發(fā)生因電纜著火蔓延成災的重大事故逾百起。

文章轉自:中國新聞社

綜合自:央視新聞微博、央視財經微博、中國新聞網

請把這篇文章轉給所有人看到

我是巍子,急診科醫(yī)生,每天都會和大家分享更多的急救技能和健康知識!這個公眾號幫過許多人,救過許多命!

遠離悲劇,健康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