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耗費40億打造的佛頂宮,前身竟是廢棄礦坑
佛頂宮是牛首山的核心建筑。
如果說定林寺是方山的“掌上明珠”,那么佛頂宮就是牛首山的“璀璨瑰寶”。
牛首山有著悠久的歷史,同時也是一座聞名全國的佛教名山。
扒開歷史細數,曾經先后有三十多座名寺古剎選址在此。
雖然牛首山的佛教文化聞名史冊,但如今這座壯觀的佛頂宮,卻沒有繼承任何前任寺院的“遺址”。
是牛首山佛教建筑中的“后起之秀”。
這座無比輝煌的佛頂宮,是在一片廢墟中建成的。
牛首山原來叫牛頭山、天闕山,這些歷史名字的由來很簡單,都是因為這座山曾有兩座形似牛角的山峰,一個叫東峰,另一個叫西峰。
如今卻只剩下一座東峰。
西峰的消亡,與天災無關,是源自人禍。
1937年,牛首山完全淪為了一座礦山,遭到瘋狂挖采,主要的挖礦地點就在西峰,這種人為的過度索取,一直持續(xù)了21年。
導致牛首山的西峰蕩然無存,并形成了一個直徑200米、深60多米的巨大深坑。

到了1958年,西峰上的辟支佛塔又遭拆除,只留下弘覺寺一塔。
辟支佛塔是在北宋年間高僧辟支和尚成佛的佛窟寺遺址上建造的,也因此而得名。
辟支佛塔拆掉后,牛首山上的雙峰、雙塔之景徹底湮滅。
為了生態(tài)修復牛首山的西峰,佛頂宮、佛頂塔便應運而生。
佛頂塔和佛頂宮相挨著,塔高88米,九級四面,按照唐代佛塔的建筑風格,在辟支佛塔的原本位置上進行建造。

佛頂塔是可以進去參觀的,每一層都有精美的壁畫,訴說著佛教各個時期的故事。


每層屋檐的四角都掛著風鈴,微風吹過,鈴聲陣陣,悅耳暢心。
雖然,佛頂塔的內核,缺憾了辟支佛塔那份古老氣息和傳說故事,但佛頂塔第八層安置有一口全銅鑄的佛頂金剛鐘,鐘上刻有隆相法師書寫的《金剛經》全文,第九層如來殿供奉了一尊毗盧遮那佛坐佛,就是如來佛。
也算給這座新式佛塔,灌溉了些許佛家靈魂。
因為重新建造的佛頂塔很高聳,爬上幾層,就能領略牛首山的無限風光。
佛頂塔已經建足夠闊氣,但相比旁邊的佛頂宮,還是顯得有些相形見絀。
佛頂宮外頂分為兩部分,一個是大穹頂,一個是小穹頂,大穹頂是鏤空的,按照原來西峰的高度去建造,與牛首山的東峰交相呼應。
佛頂宮蓋的如此高,如此大,不僅是為了彌足牛首山缺失的西峰,還蘊含著關于佛法的寓意。
大穹頂形似佛祖的袈裟,覆蓋在小穹頂之上,象征著佛祖的無量加持。
而小穹頂起初被很多人吐槽為像一顆榴蓮,其實這是佛祖的發(fā)髻。
兩個建筑都是秉承著佛家最顯見的特征,以供養(yǎng)為主題,寓意著千萬信眾對佛祖的供養(yǎng)。

02、絕美網紅打卡點,穹頂之下的佛頂摩崖,藏著一個奇妙有趣的佛教故事
到了佛頂宮,先不要著急進去,在外面還有兩處絕美打卡點。
一個是佛頂宮門口的天空之境。
所謂天空之境,就是一個大水池,但在陽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
像是一面巨大的鏡子,倒映著天空中各種變幻景色。
在這里拍照,壓根不用取景,隨手拍拍就是大片。
另一個是在大穹頂之下的佛頂摩崖。
在史料《金石索》中寫:“就其山而鑿之,曰摩崖?!?/strong>
顧名思義,就是在石壁上進行雕刻的一種藝術創(chuàng)作,起源于遠古時代的一種記事方式,盛行于北朝時期,直至隋唐以及宋元以后連綿不斷。
很多地方都留有古代保存下關于佛教的摩崖石刻,其中最典型、最出名的就是四川的樂山大佛了。
牛首山的佛頂摩崖,是傳統(tǒng)摩崖石刻與現代石窟造像的完美結合,有繼承又有創(chuàng)新。
全體共分上下兩層,上層依照北方石窟之形態(tài),取天然巨石雕鑿十三座大小石窟,下層以各種淺深浮雕和經文石刻為主,上下兩層合為一只巨型佛手,莊嚴殊勝。
還采用了十二生肖的造型,里面穿插著印度佛教東傳中國,以及牛首山佛教起源等。
更重要的是這座佛頂摩崖對細節(jié)把握,上面刻著的各種造型,都蘊含著其背后的意義和故事。
比如,石刻中有一只神龜馱著一只草鞋,這只鞋就是達摩禪師的鞋。
達摩是中國禪宗的開山鼻祖,他是古印度人,南北朝時期的禪僧,據傳他活了150歲。
他身上的傳說故事頗多,其中廣為流傳的就是他攜一只鞋西行的故事。
相傳東魏使臣宋云從西域返回洛京的時候,途中遇到了達摩,他手上拎著一只鞋子,赤著雙腳,宋云感到很詫異便問道:“師父你到哪里去?”
達摩回答說:“我往西天去,你回京以后,不要說見到了我,否則將有災禍?!?/strong>
宋云不以為然,回到京城后,就將此事告訴了魏孝莊帝,魏孝莊帝勃然大怒,直接以欺君之罪將宋云打入了大牢。
宋云之所以觸犯龍怒,是因為他不知道,此時達摩已經圓寂了兩年。
數日之后,魏孝莊帝坐朝審理此案,可宋云依舊稱自己所說的全是實話。
于是,魏孝莊帝就命人將達摩的墓穴挖開。撬開棺蓋一看,棺內竟然沒有尸體,只剩下一只鞋子。
驚嘆之余,魏孝莊帝便緊急下詔讓少林寺將鞋子請回去供養(yǎng)。
直到現在,少林寺里還有一塊達摩只履西歸的圓碑,上面刻著四句話:
達摩入滅太和年,熊耳山中塔廟全。
不是宋云蔥嶺見,誰知只履去西天。
只可惜,達摩這只遺留的鞋子,在唐朝的時候,被人偷走了,至今不知道淪落何方。
牛首山的佛頂摩崖,雖然是后刻的新景觀,但仍然請來了幾十位高僧為其開過光,為這座開在石頭上禪意之花,賦予了更深刻的內在。

03、超百位工藝大師共同締造,打破全世界寺廟紀錄,供奉了1000多尊菩薩佛像
佛頂宮的工程有多浩大?
動工前,工人們花了4個月的時間,才將礦坑中的積水抽干凈,投資了40億,每天有5000名工人同時作業(yè),足足3年時間才建完。
佛頂宮小穹頂的底基,是一座蓮花。蓮花寶座也是佛教中最常見的,是佛祖?zhèn)兂俗氖ノ铩?/strong>
小穹頂的“蓮花寶座”,是由象征佛陀無量智慧的56座飛天菩提門,以及象征吉祥如意的56根云門如意柱組成,也是佛頂宮的入口。
進入內部,你就能看到花費40億打造的佛家圣殿是多么璀璨輝煌,里面的每一處奇觀都能刷新你的認知、沖擊你的內心。

里面藏滿各種精美絕倫的頂級藝術珍品,由當時全國100多位工藝美術大師、專家、學者、非遺傳承人共同創(chuàng)作,每一件都是為佛頂宮量身打造的。
佛頂宮里面彩繪全是由人工繪制而成,一小片彩繪,就需要8名師傅,干上一整天才能畫完。
最令人驚嘆的,莫過于里面的千佛殿。
一般來說,一座寺廟所供奉的佛祖,少則十幾位,多則幾十位,而佛頂宮直接打破了全世界寺院的紀錄。
里面供奉了1343尊佛菩薩像,每一尊佛像都精美絕倫。

千佛殿以紅色、黃色和暗金色為主色調,整個千佛殿空間呈穹窿狀,平面為橢圓形,按照華藏世界的五方五佛來布局。
以代表金剛界大日如來的舍利圣塔為中心,圣塔上面有四波羅蜜菩薩、眾多的四方佛,有慧門十六尊菩薩、四攝菩薩和八內外供養(yǎng)菩薩。
整個場景非常的神圣和壯觀,環(huán)繞四周,仿佛被佛光包裹一樣,神秘的天空蒼穹似乎近在咫尺,點點的繁星似乎伸手可及。
千佛殿的外圈還有萬佛廊,萬佛廊在空間上涵括了地下三層,時刻伴隨著你的步伐,每走一步都仿佛置身于清凈莊嚴的華藏世界。
可以說,千佛殿是佛頂宮的精髓所在,美輪美奐的程度,會遠遠超過你對奢華認知的所有定義。

04、釋迦牟尼唯一真身頂骨舍利,失蹤幾千年,差點被日本偷走
在中國,其實像牛首山這樣的佛教圣地有很多,但像佛頂宮這般的震撼景觀實屬罕見。
佛頂宮聞名全國,絕不僅僅是因為建造的壯闊和精美,更因為一顆舍利賦予了它獨一無二的地位。
舍利往往都是高僧圓寂,火化后所形成的遺骨,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真身舍利,一般是佛教的圣物,往往會為其建造一座舍利塔進行供奉。
舍利并不是一樣的,分為很多種,有的是牙齒、有的是指骨、有的是頂骨,等等。
其中,佛頂骨最為珍貴,其他的都被統(tǒng)稱為舍利子。
不過偶爾也會出現罕見的肉舍利,1994年陜西省長安縣法華寺的一位高僧圓寂的時候,就出現了一幕奇跡,這位高僧的心臟火焚不化,最后逐漸變硬化成了堅固的舍利子。
佛頂宮供奉的這顆舍利,是佛祖釋迦牟尼的頭頂骨舍利,全世界只有這一枚。

一般來說,高僧在圓寂之后能形成的舍利子,少的有幾十顆,多的有上百顆。
但釋迦牟尼涅槃后,弟子們從他的骨灰中,找到了頭頂骨、兩塊肩胛骨、四顆牙齒、一節(jié)中指指骨舍利。
而真身舍利子竟高達84000顆。
釋迦牟尼身上最珍貴的頭頂骨舍利,歷經2500年的歷史蹉跎,如今仍然留存于世,這已經是足以震驚世界的奇跡。
但放在客觀的歷史中,釋迦牟尼的頭頂骨舍利,也險些從中國消失。

1937年,日軍占領南京,開啟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同時派出專門部隊大肆搜刮,無數珍貴文物被運回日本。
佛教也沒能幸免,當時南京很多寺院的寶物,都被日軍搶奪走,其中最令人惋惜的就是大報恩寺。
大報恩寺始建于明朝,是南京城最著名的一座寺院,里面有一座三藏殿。
供奉的就是我們最熟知的唐僧的原型——玄奘法師。
大報恩寺的名氣,一半來源于三藏殿中玄奘法師的頂骨舍利,是佛教頂級圣物之一。
日本人自然也是知曉的,便將侵掠魔爪伸進了大報恩寺。
不過當時的大報恩寺,已經搖搖欲墜,在太平天國運動中被燒毀,三藏殿也毀于一旦,玄奘法師的頂骨舍利也下落不明。
1941年,日軍偷襲珍珠港,引發(fā)了太平洋戰(zhàn)爭的全面爆發(fā),導致日軍在太平洋上吃盡了苦頭。
日本為了鼓舞戰(zhàn)爭士氣,為日軍祈福,決定在大報恩寺的遺址處修建神社。
就在清理遺址的時候,日軍意外挖掘出一個精致的小盒子,經過鑒定盒子里放的就是失蹤已久玄奘法師頂骨舍利。
找到舍利后,日寇第一個想法就是據為己有,運回日本。
但日本想要侵吞中國佛門圣物的消息,還是走漏了,當時日軍侵華戰(zhàn)爭已經全面式微,走向失敗。
所以沒人怕他們,此事便遭到全中國的批評和指責。
《國民日報》率先報道日軍盜挖玄奘舍利,引發(fā)眾怒,要求汪偽政府出面干預此事。
在輿論壓力下,日本最終妥協進行歸還,但日本人卻偷偷留下了一份,只還給了中國一半。
只可惜,國內的玄奘頂骨舍利又在后來不幸遭到毀壞,而日本也再不愿意歸還另一半。
不過,玄奘法師頂骨舍利的失去,卻拯救了另一件更珍貴的國寶。

2008年,政府開始對大報恩寺開始考古發(fā)掘,在這里出土了一座宋代地宮,在里面發(fā)現了一塊舍利。
經過史書記載和反復論證,這塊舍利就是佛祖釋迦牟尼的頭頂骨舍利。
當時日寇因為挖出了玄奘的頂骨舍利,便沒有對大報恩寺繼續(xù)挖掘。
現在回想,如果沒有玄奘的頂骨舍利這種近乎宿命般的“獻身”,那么埋藏在下面的佛頂真骨,恐怕難逃一劫。
這種佛教界至高無上的圣物,要是落在日本人手里,我想任憑輿論再大,指責再多,日本也不會歸還半分。
會是中國一次極大的遺憾,而牛首山的佛頂宮建造的再壯觀雄偉,沒有釋迦牟尼的頂骨舍利所在,也將會失去意義。
釋迦牟尼的頂骨舍利在佛頂宮的最深一層,但并不是每次都能參觀,只有佛教特定的日子,才會拿出來供世人參觀。
佛頂骨舍利的每一次面世,都會令佛頂宮里任何金碧輝煌的景觀,都變得黯然失色。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