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11月29日,臺灣地鐵站,穿著黑風衣的男人正在站臺邊等地鐵,此時一位過路人走近他準備向他問個路,剛要和他搭上話,問路的人卻一腳踩上地上的香蕉皮,身體瞬間失去平衡向前倒去,出于人體自我保護的本能他的雙手向男人伸去,期望借助男人的身體能穩(wěn)住自己的重心。誰料竟失手將男人推落軌道,地鐵經(jīng)過將男人生生軋死。

慘劇的發(fā)生引得不少人驚聲尖叫,圍觀群眾都對意外墜軌的男子感到惋惜和悲痛。然而這真的是一場意外嗎?事件的背后其實隱藏著一個更大的陰謀。

就在一個月前,蔣經(jīng)國一臉森然地走進士林官邸,吩咐值守軍士:“從今日起全府戒嚴,增派守衛(wèi)人和巡邏人員,外人一律不得入內(nèi),總統(tǒng)如果要出門一定立馬攔下來,并及時通知我?!?/strong>一時間全府上下都進入了緊張的戰(zhàn)備狀態(tài)。

而這一切都因一封來自大陸的絕密電報。

電報中說有人近期欲暗殺蔣介石,并且殺手已到臺灣,但行動時間不詳。比起內(nèi)容更讓人驚訝的是這封電報居然來自毛主席。

毛主席與蔣介石黨政立場向來不同,為何主席要將此事知會蔣方?是什么人想要刺殺蔣介石?地鐵站的意外事件與刺殺蔣介石之間又有什么關(guān)聯(lián)呢?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秘密電報揭露“暗殺”迷局

蔣介石方面接到電報后第一時間下令嚴查,蔣經(jīng)國也交代手下:“如有任何可疑的蛛絲馬跡,一定要及時上報,隱瞞不報者必將重懲!”務(wù)必在其行動之前揪出刺殺者。

這時他手下當值的刑警岳安和心頭猛地一驚,他越分析越覺得前幾日自己多年未見的老友來找自己幫忙的事情十分可疑,幾經(jīng)思量他找到蔣經(jīng)國將事情如實匯報了一番:“前幾日一個多年未見的老朋友突然聯(lián)系上我,他說要去龜山島游玩,找我借槍防身,我現(xiàn)在想來覺得很是可疑,因為他有意無意間總向我問及總統(tǒng)的近況?!?/p>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蔣經(jīng)國瞬間嗅到了不祥的氣息:“據(jù)我所知龜山島并沒有什么野獸出沒呀,這要槍防身未免也太小題大做了,這人是誰?”

“他叫鄭松濤!”岳安和連忙回答道。

聽罷蔣經(jīng)國召集身邊最得力的情報人員將名字傳達下去:“盡快查證此人身份,如果有幕后指使者也要一并揪出來?!?/p>

幕后黑手浮出水面

國民黨的情報網(wǎng)運作起來并未費太大周折就查到岳安和現(xiàn)在是“雇傭殺手”的身份,而他背后的指使者正是“反蔣份子”廖文毅。廖文毅畢業(yè)于南京金陵大學,后留學國外獲得美國密歇根大學碩士學位,俄亥俄州立大學化學工程博士學位。1945年起任臺北市公共事業(yè)管理處處長。任誰看來都前途一片光明的廖文毅為何會走上“反蔣”之路?他的結(jié)局又如何呢?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廖文毅從小出身富裕,父親是臺灣省云林縣有名的地主,擁有財力支撐的他也很努力,從臺灣淡水中學,日本同志社中學到南京金陵大學,再到美國名校留學,一路都順風順水。

1936年9月?lián)碛胁┦课膽{的廖文毅決然回國,滿腔熱血的他決定用畢身所學報效祖國,在擔任了近十年的浙江大學工學院教授后,在1945年中國迎來了抗戰(zhàn)勝利,國民黨接手了臺灣,擁有卓越學識和愛國之心的廖文毅被任命為臺灣行政長官公署工礦處的簡任技正兼臺北市政府工務(wù)局局長,后來他辭去局長職務(wù)改任公共事業(yè)管理處處長。

為了更好的表達自己對祖國的感念更大展心中抱復,他先后創(chuàng)立了臺灣民族精神振興會和前鋒雜志,并且在《告我臺灣同胞書》一文中,毫不惜墨盛贊臺灣終于回到祖國的懷抱,并表達了臺灣和大陸永遠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通篇貫穿著洋洋灑灑的愛國之情。然而就是這樣一位愛國知識分子不久之后卻成為了被通緝的逃犯。這又是怎么回事呢?

遭遇不悅反心漸起

事情要從1946年廖文毅兩次“落選”算起。8月,為了更好地施展心中抱負,他參加了“國民參政員”選舉,在當時的臺灣,無論是憑自己的學識還是名氣,廖文毅都對自己的這次參選充滿信心,然而結(jié)果卻事與愿違。

選舉采用間接選舉的方法,統(tǒng)計結(jié)果時廖文毅與另一位參選人選票不相上下,不料有人從中作梗,說一張選票上廖文毅的“廖”字模糊不清,判定為廢票,因著這重要一票廖文毅第一次落選了。這樣的結(jié)果讓他心有不甘,于是同年11月他再次參與“國民大會”選舉,沒想到又是落選的結(jié)果,疑惑的同時這更令他難以接受。他感到蔣介石政府的不公正,從這事起便埋下了“反蔣”的種子。

真正讓他將“反蔣思想”付諸行動的導火線是臺灣二二八事件的發(fā)生。

1947年2月27日,國民黨警員在臺北天馬茶坊的街頭稽查私煙時與煙販子林江邁發(fā)生了口角,隨后上升為肢體推搡的動作,隨著沖突升級,國民黨警員對其拳腳相加,圍觀群眾見林江邁已經(jīng)被打流血便想上前勸阻,隨著圍觀人群的增多,警員為了控制事態(tài)的發(fā)展,拔槍威懾圍觀群眾想要將他們驅(qū)散,奈何情急之下竟誤扣扳機,打傷了群眾陳文溪,雖然被及時送醫(yī),但第二天仍被宣告不治身亡。

不少民眾目擊了這一慘劇,他們紛紛要求國民黨政府交出打死陳文溪的罪犯,給他的家人一個交代,給人民一個交代。然而國民政府非但沒有實現(xiàn)民眾的請愿,甚至還派警務(wù)人員對游行群眾進行鎮(zhèn)壓,這樣的舉動讓臺灣人民憤怒至極,隨即發(fā)生了群眾大暴動,幾天之內(nèi)暴動的人民群眾就控制住了臺灣省的大部分地區(qū),眼看局勢就要失控,臺灣省行政長官陳儀立即向南京求援,隨后駐守上海的21大軍進駐臺灣才將此次暴動徹底鎮(zhèn)壓了下來。

然而民眾內(nèi)心對國民政府的不滿并未就此結(jié)束。其中也包括廖文毅,他運用自己的影響力組織了“臺灣二二八慘案后援會”想要以此逼迫國民政府徹查該事件,還人民一個公道,并要求將臺灣省警備總司令撤職查辦,然而他的訴求并沒有得到任何回應(yīng),在此事件之后他反而被陳儀列入了通緝名單。

逃亡國外暗謀殺機

為了躲避通緝廖文毅不得不逃往香港,隨后又轉(zhuǎn)赴日本。此時他已經(jīng)對國民黨統(tǒng)治下的臺灣政府徹底失去信心,他一度認為沒有蔣介石,臺灣會變得更好。于是他開始公開發(fā)表各種反蔣言論,公開表明自己的反蔣立場。只不過對于在臺灣依然根基穩(wěn)固的蔣介石,廖文毅的文字言論對他們的統(tǒng)治地位根本起不到絲毫影響。“如果沒有蔣介石,中華民國就不可能穩(wěn)然立于臺灣,我們何不設(shè)法除掉蔣介石呢?”部下的一句話讓苦于無路的廖文毅瞬間看到了希望,只是想要刺殺有重兵護衛(wèi)的蔣介石談何容易。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時鄭松濤的出現(xiàn)正解了廖文毅的燃眉之急,鄭松濤自詡為鄭成功后裔,說只要給他五百兩黃金,蔣介石的人頭他也可以給廖文毅送來。

廖文毅信了他的豪言壯語并當下許諾只要刺殺成功,必定將黃金如數(shù)送上。

1961年10月1日,鄭松濤以日本華文報社記者的身份潛入臺灣,聯(lián)系上現(xiàn)在在警察局刑偵大隊做刑警的兒時好友岳安和,說自己要寫一篇關(guān)于臺灣時情的文章報道,需要他提供些實事信息,在此期間不經(jīng)意地引導岳安和說出一些關(guān)于蔣介石的消息。

正在他籌謀刺殺時機時,在臺灣報紙上一則蔣介石即將要去革命實踐研究院做演講的報道吸引了他的注意,他料定這是一個暗殺的好機會。于是他對岳安和說自己將要去龜山島游玩,想從他這借把槍用來防身。岳安和念著幼時舊情也沒多想就將槍借給了他。

刺殺失敗反被暗算

只不過,與此同時,大陸中共中央情報部門接到一封秘密電報,電報中簡要告知了廖文毅將派人刺殺蔣介石的事情。

雖然毛主席和蔣介石二人爭斗了半生,但在臺灣這件事上,兩個人的觀點都是一致的,臺灣是中國的,大陸和臺灣從古至今都是一體的不可分割的,任何想要分裂臺灣與大陸的人都是極其可恨和可惡的。廖文毅就做了這樣一個叫人憎恨的“臺獨份子”。他的如意算盤自然是要落空的。所以毛主席吩咐自己的秘書一份電報將暗殺消息秘傳給了蔣介石方,這才讓蔣介石有所防備。

當蔣經(jīng)國查清幕后黑手就是廖文毅時,他十分氣憤想要以彼之道還之彼身,建議蔣介石干脆也派出人去將廖文毅滅口。但蔣介石卻阻止了他的做法。蔣介石說:“現(xiàn)在我們可以輕而易舉地殺了廖文毅,但是殺了一個日后還會有很多個廖文毅,滅口絕對不是最好的辦法。與其奪其性命不如滅其惡膽,不如就拿這件事來警告一下那些想要模仿廖文毅的人?!?/strong>隨后蔣介石便派秘密殺手解決王松濤以儆效尤。

隨后便出現(xiàn)了文章開頭那一幕,被推下地鐵身亡的男子就是王松濤。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蔣介石這招殺雞儆猴看的戲確實取得了顯著效果,廖文毅苦等不來蔣介石被刺殺的消息,最后卻聽說了王松濤的死訊,這給了他不小的震懾。他恐怕蔣介石下一個殺的就是自己,為此他還進了醫(yī)院,此后也絕口不提反蔣之事。

回國投誠終身受制

就在擔驚受怕中,廖文毅卻得到家族親戚給他捎來的消息,蔣介石承諾只要他投降回臺灣,蔣介石就不殺他,并且釋放所有與之有關(guān)的政治罪犯并且把沒收的家產(chǎn)都還給他。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與其整天活在擔心憂慮的恐懼中不如就此一搏。廖文毅最后還是選擇向蔣介石投誠并于1965年5月14日返回臺灣,此后蔣介石也兌現(xiàn)了自己的承諾并且還任命他為增文水庫籌建委員會副主任,這可是不低的官職。不過廖文毅的后半生還是為此前的刺殺決定付出了代價,他被蔣介石指派的人終生監(jiān)視著,直到1986年5月7日病逝他也一步也未能離開臺灣。

臺灣永遠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企圖分裂臺灣與大陸,企圖破壞中國領(lǐng)土完整的人都是癡心妄想,他們也會為自己的錯誤決定付出慘痛的代價,王松濤付出了生命,廖文毅付出了自由。歷史應(yīng)當被所有人銘記,正義也應(yīng)永遠守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