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東風奕派用一場沒有參數堆砌、沒有概念炒作的發(fā)布會,向行業(yè)展示了什么叫做"用戶真實需求驅動"的造車邏輯。當其他品牌還在比拼百公里加速和屏幕數量時,東風奕派卻亮出了一份特殊的成績單——5150萬次座椅按摩啟動、1476萬次后排娛樂屏使用,這些數據或許比任何技術參數更能說明:汽車科技的終極價值,在于用戶愿不愿意每天使用。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發(fā)布會現場,東風奕派總經理余飛展示了兩組耐人尋味的數據。旗艦轎車eπ007用戶最愛用的功能前五名,是全景影像、車載音樂、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種務實理念在產品端體現得淋漓盡致。eπ007搭載的戰(zhàn)斗模式全年被激活32萬次,這個能讓儀表盤變紅、聲浪模擬器轟鳴的"解壓神器",成為年輕用戶通勤路上的快樂源泉;而eπ008首創(chuàng)的"哄睡模式",通過聯(lián)動座椅調節(jié)、空調溫度和搖籃曲播放,讓帶娃家庭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出行自由。正如現場車主代表所說:"這些功能可能上不了技術發(fā)布會,但確實解決了我的育兒焦慮。"

東風奕派沒有選擇用參數碾壓對手,而是將馬赫電驅動系統(tǒng)、量子架構等技術優(yōu)勢,轉化為用戶可感知的價值。eπ007百公里11.9kWh的能耗表現,讓600公里續(xù)航不再需要背負重達半噸的電池包;而即將量產的eπ007定制版街跑,用20萬級價格實現了賽車級調校,證明性能與實用未必不可兼得。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智能化領域,東風奕派SOA智能座艙的進化路徑同樣值得關注。支持1000+場景自定義的系統(tǒng),看似不如某些品牌的語音助手"能說會道",但全年近2000萬次的觸發(fā)次數說明:當用戶能自主設定"上班模式""露營模式"時,冰冷的車機就變成了懂生活的出行伙伴。這種"把選擇權交給用戶"的設計思維,或許正是其7萬用戶快速積累的關鍵。

2025技術藍圖:實用主義的下半場怎么玩?

剛剛上市的eπ008智駕版將高速NOA和記憶泊車做成全系標配,但18.36萬元的起售價,讓高階智駕不再是30萬以上車型的專屬。而即將落地的L2.9級智駕系統(tǒng),選擇優(yōu)先攻克城市通勤和跨層泊車這兩個最讓車主頭疼的場景,這種"精準打擊"式的技術開發(fā),顯然比盲目追求全場景自動駕駛更接地氣。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值得關注的是,東風奕派與華為的深度合作正在醞釀新動作。雖然余飛沒有透露具體細節(jié),但"鴻蒙生態(tài)深度定制"和"超感增程2.0技術"的關鍵詞,已經勾畫出實用科技的新想象空間——或許不久后我們就能看到,把手機生態(tài)無縫融入車機、用更智能的增程系統(tǒng)打破續(xù)航焦慮的迭代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