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價漲上去就開始看多,股價跌下來馬上就又轉向看空了,這是大部分投資者的心態(tài),喜歡去追漲,只要有回調,馬上就狠不得要割肉。這樣的心理,剛好是做反了。有著這樣心態(tài)的話,在股市中很難能生存下來。
在股市中很多年了,什么事情都有經歷過,我也以實際行動做了驗證,去年三七互娛套的最狠的時候,我選擇賣出來口子窖,然后補了一倍多的倉,后面也是實現(xiàn)盈利了。
股價的變化有時候是非理性的,這種非理性正是由于市場的錯誤導致的。股神巴菲特曾經也有被套50%的時候,但他有句口頭禪,他說,如果買入后,股價下跌了,那這是一件好事情,因為他還可以以更便宜的價格買入更多。
換句話來說,人家把下跌當成利好。但對于大部分散戶而言,下跌了,它們不會再去加倉或者買入的,它們只擅長追漲。如果股價上漲了,他們愿意買入更多。相反,如果股價下跌了,對于他們來說,就只是利空。
還有一點,一定要保持耐心,沒有耐心是不行的,股市是一個延遲滿足的過程,如果當天買入后,第二天不漲,就想著割肉或者減倉,那么性格必須要改變,不然的話,股市會分分鐘讓你知道啥是痛苦。
其它不多說,說一個重要的話題,就是關于估值的問題。
前段時間,很多人問到這個事情,忙于一些事情,也沒有來得及寫,昨天又有人問到,這才想起,今天就聊聊我對估值的看法。
估值,是對未來的判斷,是對某個公司未來的想法。同樣的,這里不想去講什么大道理,我們講一些具體的案例更能說明問題。
巴菲特在2008年金融危機后,買入比亞迪,它買的價格大概是8港元,占10%的股份,2.25億股,這么算,比亞迪的市值大概也就是180億左右。這個價格有點粗糙,但符合當時的情況。買入時,當時的市盈率是18倍。
過了兩年后,比亞迪營收與凈利潤大幅度的增長,股價從8港元漲到88港元附近,市值上漲了10倍。可是,兩年后,比亞迪遇到了困境,營收增長變的緩慢,業(yè)績大幅度的下滑。凈利潤在2012時,只剩下1億多,同時,股價回落到9港元附近。
在2012年時,比亞迪的凈利潤只有1億多,相比于200多億市值的公司,這個時候,它的市盈率接近200倍。如果現(xiàn)在開倒車回過來看,在2012年時,跌到9港元時,那個時候,是比亞迪的歷史最低位附近。

如果按當時的市盈率來看,比亞迪是200倍的估值。這很顯然,是不適合買入的。但當時的價格,卻是歷史最低價附近。這么多年過去了,對于這個事情我一直耿耿于懷,因為這么時候,我研究了,但我沒有買。
其實,市盈率或者估值是對未來的預判,而不是當下的預判。比如說,在2012年時,比亞迪的市盈率來到了200倍,但那么時候,股價卻是低估的。
同樣的道理,去年年底買勝宏科技的時候,也有40多倍的市盈率。當時買入就被套,被很多粉絲不理想,吐槽的最狠的就是這個票。
這個道理很簡單,假如說,某只股票,它的市值是100億,當年的凈利潤是1億,那么,它的市盈率就是100倍。但是,如果你有充足的證據(jù)能證明,它在未來三年內,它的凈利潤能達到20億,那么,這家公司的公允價值就是500億。
盡管當下的市盈率是100倍,但當下卻是嚴重低估的。
一個更極端的案例,就是寒武紀,現(xiàn)在750塊每股,營業(yè)收入低的可怕,凈利潤沒有,還是連續(xù)數(shù)年虧,如果你能看的懂它,那么,你可以認為它當下是低估的。因為我看不懂,所以,它再1000塊我也不買,它跌到20塊,我也不買。因為看不懂這種公司。
我買的有一只叫做英維克的股票,當下的市盈率是70多倍,很多人表示看不懂。其實我在兩年前就有一直跟蹤它,去年年底的時候買過一次,賺了10幾點就跑了。今年漲了不少,但我又買進來了。好股票可以反復買,這個道理是正確的。
因為去年年底的時候, 我認為它的空間很大,所以就買入,今年雖然又買進了,但是它的空間還是有的。只不過沒有去年的時候,更有性價比。
估值,估的是未來的市盈率,而不是當下的市盈率。由此引申出股市的一般規(guī)律,如果你看好某一家公司未來10年的變化,那么你就可以長期的跟蹤的著它,在它處在一個有重大困難或者突然重大利空的時候,它的股價會跌下來很多,這個時候,就是它的估值最低的時候。但是,這個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它的市盈率是最高的?,F(xiàn)在再回到比亞迪的案例。
很多時候,當下的低市盈率,并不代表公司一定是低估的,同樣的,當下的高市盈率,也并不代表公司一定是高估的。對一家公司,最簡單的就是做同型分析與比例分析,對它的過去做趨勢分析,與同行做對比分析,這樣,你心里就有一個確切的答案,有一個心中的價格。如果某一天,它的股價跌下來或者跌到你認為的低估時,這個時候,就可以買入了。
簡單的看一下股票軟件上的市盈率然后就得出結論或者想法的投資者,是不可能賺到錢的,因為當下的市盈率反應的是過去的事情,未來的情形還得自己去推算。
假如說,在2010年,比亞迪的價格是80塊每股,在這個時候,你認為比亞迪未來的股價值160塊,那么,當它到了2012年時,它的價格跌到9塊的時候,這正是一個買入的好機會。但是呢,大部分人在這個時候,卻寧愿割肉離場。割肉的原因,是因為股價跌了。他們根本不會看估值,任何時候,買股票憑的是感覺或者是看K線圖,然后天天做著發(fā)財?shù)拿缐簟?/p>
比如說,ST華通,2023年的凈利潤5億多,在2024年的時候,它的市值300多億,如果這么算,它的市盈率是60多倍。但是在2024年,我把它與三七互娛做了詳細的對比,我認為,它在未來的三年內,肯定會超過三七互娛的凈利潤,而且可能大幅度的超過。
前幾年,三七互娛的凈利潤在28億左右,我認為華通至少值30億以上的凈利潤,因為資產質量在那兒擺著呢,它比三七的質量更好,憑啥凈利潤不能超過三七互娛呢?按照行業(yè)的公允價值來算,該公司的市值能達到800億以上,這也是我剛買入的時候,為啥說,華通的價格能值11塊以上。
我在剛買入的時候,就有發(fā)文詳細講到了三七互娛與華通的對比,并有得出結論。以前的文章都在那兒,有興趣的可以回過去再看看。
一家公司,有著行業(yè)的烙印,也有著它的戰(zhàn)略規(guī)劃的烙印,同時,也有它的戰(zhàn)略執(zhí)行情況的烙印。在公司的經營評述中,我們看到很多公司的管理層大談特談以后的發(fā)展,然后我把它們記錄下來,幾年后做個對比,卻發(fā)現(xiàn)極少有公司真的能完成它們的戰(zhàn)略規(guī)劃。這叫做:戰(zhàn)略執(zhí)行不到位,像這樣的公司,遍地都是。
總之,估值是對未來的預計,當下的市盈率只代表過去,至于過去與未來有多大的關聯(lián)或者有沒有更大的變化,需要對一家公司做出客觀理性的分析。如果未來的空間很大,該公司將會有更好的發(fā)展前景,那么,這個公司的估值就是低估的,在它低估的時候,更要做好每天的復盤,當著哪天它突然的出現(xiàn)一個重大的利空或者板塊集體下跌把它帶到一個更低的位置后,它的低估就更加明顯,這個時候,一塊大金子,就在那里閃閃發(fā)著光。
今天是持股待漲的第55個交易日,當下的市值109萬多,接近110萬了,估計明天能到,今天實現(xiàn)收益1.2萬多元,當前累計實現(xiàn)盈利35.5萬多元,這個收益也是越來越高了。同樣的,我一直持有著沒有動,既沒有高拋低吸,也沒有經常換股,就這樣,被動的拿著,只需要不動,就可以戰(zhàn)勝大部分投資者。
重倉的ST華通,今天上漲的幅度還是可以的,它今天創(chuàng)出了最近的新高,早盤沖到漲停,不過,又下來了?;剡^來看,到目前以止,很多曾經買過它的投資者,早就已經離場了,只有我還在堅持著。更有甚者,有些人買進了后,賣出來,然后再買進,再賣出,反反復復的,好像最后也沒有賺多少。我只需要拿著不動,就比他們賺的多。
這個過程并不容易,剛開始反復震蕩整理,后面上漲了一波,然后又一個大縱身的回調,如果天天盯著它看,確實比較害怕。這幾年,我很少看盤面的變化,大多數(shù)時間在查資料,看財報。就好比一個運動員,你總是盯著記分板,是沒有用的,要把時間與精力放在賽場上。同樣的,就算幾天不看它的價格,證券公司或者交易所,也不會給我少記錄一分錢。
持倉的老鳳祥今天回調了一些,現(xiàn)在又是綠色的了,很討厭這個顏色。另一只是英維克,早盤的時候有想賣出來的打算,參考的是前面高點那天的市場平均價,但是,今天沖高后,還差一些沒有到,沒有辦法,就繼續(xù)持有了。
股市是一個延遲滿足的過程,越是著急,可能就越會出亂子,堅持持有價值股,并保持耐心,才能做的更好,做好每一步,翻倍就會出現(xiàn)在不經意間。流水不爭先,爭的是滔滔不絕。不貪、不懼、不急、不燥!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