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陸軍特遣隊出發(fā)參加印度-吉爾吉斯斯坦聯(lián)合特種部隊演習“Khanjar-XII”

第12屆印度-吉爾吉斯斯坦聯(lián)合特種部隊演習KHANJAR-XII將于2025年3月10日至3月23日在吉爾吉斯斯坦舉行。自2011年成立以來,KHANJAR XII已發(fā)展成為一項年度訓練活動。印度和吉爾吉斯斯坦之間的輪流場地反映了蓬勃發(fā)展的戰(zhàn)略關系的獨特方面。上一屆同一項演習于2024年1月在印度舉行。
印度代表團由傘兵團(特種部隊)的官兵組成,吉爾吉斯斯坦代表團由吉爾吉斯天蝎旅的官兵組成。
演習的目的是交流在城市和山區(qū)高海拔地形場景中反恐和特種部隊行動的經驗和最佳實踐。演習還將重點發(fā)展特種部隊狙擊、復雜建筑干預和山地技能的先進技能。
演習除了嚴謹?shù)挠柧毻?,還將進行豐富多彩的文化交流,包括慶祝吉爾吉斯斯坦節(jié)日諾魯孜節(jié)。這種互動將進一步鞏固兩國友誼紐帶。
演習將為雙方加強國防關系提供機會,同時解決國際恐怖主義和極端主義的共同關切。演習重申了印度和吉爾吉斯斯坦致力于促進該地區(qū)的和平、穩(wěn)定與安全的承諾。
巡航無人機集成到“AYAAN”自主式UGV中用于邊境防御

總部位于浦那的AYAAN自主系統(tǒng)公司憑借其開創(chuàng)性的無人-無人協(xié)同(UUT)概念在班加羅爾Yelahanka空軍站舉辦的2025年印度航空展上成為焦點。該公司推出了一款集成人工智能無人駕駛飛行器(UAV)和自主無人地面車輛(UGV)的先進系統(tǒng),旨在提供無縫、完全自主的戰(zhàn)場解決方案。
AYAAN展示了一款重達200公斤的UGV,搭配可攜帶100公斤有效載荷的無人機,其中包括四架配備300克彈頭的3公斤巡飛無人機,這是對輕型車輛進行打擊的強大組合。UGV的射程為50公里,巡飛無人機的射程為10公里,該系統(tǒng)有望重新定義戰(zhàn)術行動,吸引了非洲和歐洲國家的出口咨詢。
該公司強調,該系統(tǒng)完全自主,但允許用戶實時監(jiān)控,將非手動操作與人機控制相結合,以適應動態(tài)環(huán)境。
此次展示的核心是UGV,這是一種堅固的200公斤重平臺,作戰(zhàn)范圍為50公里,設計用于在沙漠、平原或城市等各種地形中導航。作為一艘移動母艦,它部署并支持包括巡飛無人機在內的無人機艦隊。無人機組件的有效載荷能力為100公斤,AYAAN用四架3公斤重的巡飛無人機進行了演示,每架無人機都配備300克彈頭。這些輕型彈藥的射程為10公里,專門用于摧毀輕型車輛,為打擊部隊運輸車或無裝甲車隊等軟目標提供了一種經濟高效、可擴展的解決方案。
VEMTechnologies推出AsiBal-LR:其本土反坦克導彈的遠程改進型

總部位于海得拉巴的VEM Technologies是印度私營國防領域的一顆新星,該公司宣布計劃開發(fā)AsiBal-LR(遠程導彈),這是其第三代AsiBal反坦克制導導彈(ATGM)的增強型。該公司此前曾在2023年印度航空展上展示了基本型AsiBal,現(xiàn)在正在通過擴大射程、提高彈頭穿透力和改進制導系統(tǒng)來突破其本土導彈技術的界限。
這一聲明是在海得拉巴舉行的國防討論會間隙宣布的,它以VEM之前在AsiBal上取得的成功為基礎。AsiBal是一種便攜式、發(fā)射后不管的反坦克導彈,旨在應對現(xiàn)代裝甲威脅。旨在通過AsiBal-LR滿足不斷變化的戰(zhàn)場需求,提供一種兼具便攜性、精確性和增強殺傷力的系統(tǒng)。
AsiBal-LR將導彈的最大射程擴大到4,000米,與AsiBal基本型的2,500米射程相比有了顯著提升。射程增加60%,擴大了其戰(zhàn)術用途,使其能夠在遠距離交戰(zhàn),從而提高操作員的安全性和操作靈活性。最小射程也從基本型的200米調整為500米,這可能反映了推進和制導方面的改進,以優(yōu)化遠距離性能。
AsiBal-LR導彈重量為13.5公斤,僅比其前身重1公斤,保持了便攜式設計。但是,包括火控單元(FCU)在內的整個系統(tǒng)重量上升到24公斤,增加3公斤的原因是FCU更加堅固。這個更重的控制單元可能采用了升級的電子設備,以支持擴大射程和改進瞄準能力,確保與導彈制導系統(tǒng)無縫集成。
AsiBal-LR的彈頭穿透能力為700毫米,比基線的600毫米高出100毫米。這一增強增強了其對裝備先進裝甲(包括爆炸反應裝甲(ERA))的現(xiàn)代坦克的攻擊能力,使其與美國標槍或以色列長釘?shù)热虻谌刺箍藢椀臉藴时3忠恢隆?/p>
與基本型AsiBal一樣,AsiBal-LR保留了雙模制導系統(tǒng),結合了紅外成像(IIR)和電荷耦合器件(CCD)技術。IIR導引頭通過鎖定目標的熱信號,確保在任何天氣條件下(白天或夜晚)都能精確瞄準。CCD組件增強了視覺捕獲能力,使導彈能夠靈活應對坦克或裝甲運兵車等靜止和移動威脅。這種“發(fā)射后不管”功能使操作員能夠立即發(fā)射和重新定位,從而減少遭受反擊的風險——這是高強度沖突中的關鍵特征。
印度與日本聯(lián)合軍事演習“達摩衛(wèi)士”結束

印度陸軍周一發(fā)表聲明稱,在日本東富士訓練區(qū)舉行的印度-日本聯(lián)合軍事演習“達摩衛(wèi)士”已圓滿結束。演習于2月24日至3月9日舉行,重點關注城市環(huán)境中的反恐行動,標志著雙邊防務合作邁出重要一步。
演習主要側重于城市環(huán)境中的反恐戰(zhàn)略。此外,兩國部隊還進行了聯(lián)合國維和行動下的人道主義援助和救災演習。士兵們進行了戰(zhàn)術訓練,交流了作戰(zhàn)知識,建立了持久的信任與合作關系。
除了軍事演習外,演習還促進了文化交流。印度士兵為日本士兵組織了一場特別的瑜伽課,并展示了傳統(tǒng)武術卡拉里帕亞圖,而日本士兵則展示了自己的武術技巧。
演習最后進入了緊張的72小時驗證階段,兩國部隊展示了聯(lián)合反恐行動的能力。聲明補充說,這包括直升機滲透、潛行和突擊行動等特殊戰(zhàn)術,成功達到了既定的作戰(zhàn)標準。
印度空間研究組織為NGLV開發(fā)液氧甲烷發(fā)動機

印度空間研究組織周五宣布,正在為下一代運載火箭(NGLV)開發(fā)液氧-甲烷發(fā)動機和各級,該火箭將配備一個可重復使用的助推級和兩個消耗性的上面級。
液氧-甲烷發(fā)動機是一種使用液氧作為氧化劑、甲烷作為燃料的火箭發(fā)動機。印度空間研究組織在一份新聞稿中表示,多次重啟對于助推級的恢復以及上級的重啟至關重要,以增強此配置下的任務靈活性。
為了實現(xiàn)這一目標,印度空間研究組織的液體推進系統(tǒng)中心(LPSC)正在為未來的液氧-甲烷階段開發(fā)一種火花炬點火器,具有多次重啟能力、更高的點火可靠性和更清潔的燃燒產物。新聞稿稱,3月3日,使用GSLV低溫上面級游標發(fā)動機,以氣態(tài)氧和氣態(tài)氫作為推進劑,成功測試了火花槍點火器的演示模型。這項持續(xù)三秒的測試在LPSC的燃燒研究設施進行,點火過程十分順利。印度空間研究組織計劃進行進一步測試,以改進點火器的性能。
印度開始將薩朗電子戰(zhàn)系統(tǒng)集成到俄羅斯卡莫夫Ka-31直升機上

印度已開始將自主研發(fā)的“薩朗電子支援措施”(ESM)系統(tǒng)集成到俄羅斯制造的卡莫夫Ka-31機載預警(AEW)直升機上,這是增強其海上監(jiān)視和電子戰(zhàn)能力的重要一步。這一進展于2025年初公布,凸顯了印度致力于現(xiàn)代化國防力量,同時推進其軍事技術“自力更生的印度”計劃。
SarangESM系統(tǒng)由印度國防研究與發(fā)展組織(DRDO)開發(fā),旨在檢測、定位和分析廣泛頻譜的電子發(fā)射,包括雷達信號和通信。Sarang由國有國防公共部門企業(yè)BEL制造,通過提供有關敵方電子活動的實時情報來增強態(tài)勢感知。該系統(tǒng)在2023年成功通過KamovKa-31平臺認證,此前BEL與印度海軍簽署了一份價值41.2億盧比的供應合同。
薩朗的整合使卡-31直升機具備了攔截和解密加密通信的先進能力,大大提高了印度海軍監(jiān)視和應對區(qū)域威脅的能力。這一升級在印度太平洋地區(qū)不斷演變的海上挑戰(zhàn)背景下尤為重要,包括巴基斯坦即將推出的中國制造的漢戈爾級潛艇和可能在該地區(qū)作戰(zhàn)的中國核動力潛艇(SSN)。
瓦爾沙號核潛艇:印度耗資37億美元建造的地下核潛艇基地,可抵御核打擊

瓦爾沙號核潛艇坐落在印度東海岸的巖石峭壁上,是印度海軍戰(zhàn)略的基石——一個耗資37億美元的地下核潛艇基地,旨在抵御核攻擊。這座秘密設施位于安得拉邦蘭比利附近,距離維沙卡帕特南海軍基地約70公里,擁有水下隧道,可讓潛艇秘密??浚皇苄l(wèi)星情報和窺探。瓦爾沙號核潛艇占地20平方公里,可容納多達12艘核潛艇,是印度不斷擴大的海底艦隊的主力,并加強了其核威懾力。
印度的核三位一體(包括陸基導彈、空投武器和潛射彈道導彈)于2018年投入使用,當時印度第一艘國產核動力彈道導彈潛艇(SSBN)“殲敵者”號投入使用?!巴呱场碧枌橛《炔粩鄩汛蟮呐炾犔峁┌踩?、可生存的樞紐,從而增強核能力。印度的艦隊包括五艘現(xiàn)役或正在建造的“殲敵者”級SSBN,并計劃在2035年前推出先進的S5級SSBN和77號核動力攻擊潛艇(SSN)。目前,印度擁有兩艘SSBN——“殲敵者”號和“殲敵者”號,而中國擁有12艘核潛艇,包括六艘SSBN和六艘SSN。然而,專家認為,這不僅僅是一個數(shù)字游戲,而是一個戰(zhàn)略范圍和定位游戲。
孟加拉灣是世界上最大的沿海水域,隨著印度和中國爭奪印度洋地區(qū)(IOR)的主導地位,孟加拉灣正迅速成為地緣政治熱點。孟加拉灣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供應全球7%的捕魚量,并蘊藏著大量石油和天然氣儲量——此外,馬六甲海峽也是孟加拉灣的重要咽喉要道,全球30%的貿易和中國80%的能源進口都要經過這里。這一脆弱性推動了中國海軍的現(xiàn)代化,目前中國擁有一支由370多艘軍艦組成的艦隊,其中包括尖端的055型驅逐艦、094型核潛艇和航空母艦,比美國海軍多出近78艘軍艦。作為回應,印度正從關注大陸轉向海上拒止戰(zhàn)略,以“瓦沙”號為關鍵。與依賴遙遠的后勤樞紐(如吉布提和緬甸皎漂港)的中國遠洋野心不同,印度受益于在本土附近開展行動?!巴呱场碧栁挥诿霞永瓰成絽^(qū)邊緣,地理位置優(yōu)越,具有二次打擊能力——在高風險對峙中具有決定性優(yōu)勢,因為先手往往決定勝負。該基地距離阿楚塔普拉姆僅16公里的巴巴原子研究中心(BARC)很近,進一步增強了其作戰(zhàn)協(xié)同作用,可直接獲取核專業(yè)知識和資源。
印度潛艇艦隊歷來依賴辛杜霍什級等柴電平臺,但殲敵者級標志著一次飛躍。殲敵者號于2016年服役,殲敵者號于2024年8月服役,配備了射程達3,500公里的K-4彈道導彈,能夠從孟加拉灣北部打擊中國腹地的目標。即將服役的S5級SSBN排水量為12,000噸,配備射程達6,000公里的K-5/K-6導彈,將進一步擴大印度的打擊范圍。與此同時,2024年10月批準的六艘77號項目核潛艇將在2036-38年間增加隱形和常規(guī)打擊能力。
盡管遭遇挫折——例如2017年由于人為失誤導致殲敵者號推進系統(tǒng)被水淹沒——但印度的海軍野心仍在穩(wěn)步推進。瓦沙號計劃于2026年完工,將配備地下圍欄、維修設施和指揮中心,以容納不斷擴大的艦隊。過去十年,印度已投入或計劃建造十多艘新潛艇,包括六艘卡爾瓦里級柴電潛艇,正在穩(wěn)步縮小與中國在海底優(yōu)勢地位的差距。
INSVarsha計劃于2026年完工,將配備地下圍欄、維修設施和指揮中心,以容納不斷擴大的艦隊。過去十年來,印度已投入或計劃建造十多艘新潛艇,其中包括六艘Kalvari級柴電潛艇,印度正在穩(wěn)步縮小與中國在海底優(yōu)勢地位的差距。
印度的海上戰(zhàn)略不僅限于“瓦爾沙”號航母。位于印度大陸東南1,200公里處的安達曼和尼科巴群島是印度的前沿作戰(zhàn)基地,可監(jiān)視距離印度僅500-600公里的馬六甲海峽。這些島嶼擁有663,000平方公里的專屬經濟區(qū)(EEZ)和“科哈薩”號航母跑道等新基礎設施,增強了印度的監(jiān)視和力量投射能力。與此同時,“東進”政策已使印度向菲律賓出口“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導彈,并與越南達成類似協(xié)議,以對抗中國在南海的存在。
瓦爾沙號造價37億美元,是印度海軍在與中國日益緊張的關系下投入的巨額資金。盡管印度海軍擁有130艘戰(zhàn)艦,遠不及中國海軍的370艘,但其戰(zhàn)略定位和對生存能力的重視提供了質量優(yōu)勢。該基地的抗核攻擊設計確保印度的彈道導彈核潛艇即使在極端情況下也能保持運行,保護了其三位一體核力量的?;糠?。
到2035年,印度空軍戰(zhàn)斗機機隊規(guī)??赡芘c巴基斯坦空軍相同
印度空軍(IAF)正處于關鍵時刻,在區(qū)域安全形勢迅速變化的情況下,它正在推進戰(zhàn)斗機隊的現(xiàn)代化。根據(jù)印度今日集團的預測,如果在未來十年內按計劃逐步淘汰美洲虎、米格-29和幻影-2000等老舊平臺,而沒有足夠的替代者,到2035年,印度空軍的戰(zhàn)斗機中隊可能會驟降至25個。
這一數(shù)字將使印度空軍的中隊實力與巴基斯坦空軍(PAF)相當,后者目前擁有25個中隊。鑒于印度更廣泛的戰(zhàn)略承諾,包括在實際控制線(LAC)沿線對抗中國,這一前景令人擔憂。然而,這一預測只描繪了部分情況,因為它沒有考慮到未來幾年可能增強印度空軍能力的額外采購和本土項目。
印度今日集團的預測強調了在沒有及時更換的情況下逐步淘汰舊式飛機的潛在影響。印度空軍目前擁有約31個中隊,而核定的飛機數(shù)量為42個,近年來,米格21中隊退役,這已經給印度空軍造成了不小的壓力。美洲虎、米格29和幻影2000機隊于20世紀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服役,現(xiàn)在已接近服役壽命的終點。如果這些中隊(估計有6個美洲虎、3個米格29和3個幻影2000中隊)按計劃在未來十年內退役,印度空軍可能會損失多達12個中隊,到2035年,其總飛機數(shù)量將降至25個。
根據(jù)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HAL)目前的計劃,該預測將考慮在2029年之前交付83架TejasMk1A飛機。假設每個中隊由18架飛機組成,這83架飛機將相當于大約四到五個中隊,部分抵消退役飛機的損失。然而,印度今日集團的評估不包括其他幾項計劃中的收購和發(fā)展,這些可能會顯著改變印度空軍的發(fā)展軌跡。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