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喆是我非常尊敬和喜愛的一位電影明星。

我一方面欣賞他的演技。

另一方面也通過昔日上影廠一些老同事的講述,對他的人品,十分贊賞。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所以有關(guān)他的一切流言,我都難以接受。

這不,這兩天,我又看到有人在熱議馮喆和好友言慧珠的一些事。這本無可厚非。但標題中赫然出現(xiàn)的“婚內(nèi)出軌”等詞,卻難免引發(fā)不好的聯(lián)想。所以我覺得很有必要進行澄清。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此外這么多年關(guān)于馮喆的一些傳言,也是時候該還原真相了。

一、馮喆和黃宗英是否有一段情?

這是真實存在的。

在1947年11月的《電影》雜志上,就刊登過一篇文章,標題是《第一次和黃宗英小姐會面》。其中就有提到兩人的交往。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當時和馮喆同臺演出的林彬,也證實了這一點。

當時是1946年,馮喆剛在好友韓非的介紹下,出道不久。但黃宗英卻已經(jīng)憑借出演話劇《甜姐兒》在上海有了一定的影響力。而且黃宗英在此之前已經(jīng)有過一段婚姻,和他哥哥在燕京大學的同學郭元同(又名異方)舉辦了婚禮。但這段婚姻卻僅維持了18天,郭元同便因病而撒手人寰了。

然而馮喆一見黃宗英,便對她一見鐘情。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馮喆和黃宗英

而黃宗英也對馮喆頗有好感,兩人便成了“一對兒”。馮喆還悄悄地對好朋友林彬說,等話劇巡演結(jié)束后,他就打算和黃宗英結(jié)婚。

為此,馮喆還曾追隨黃宗英到北京。

然而從北京回來后,馮喆便陷入到了失戀的痛苦之中。他向林彬訴說了心中的煩悶,表示自己可以為了愛情不顧一切,然而最終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林彬還專門對他進行了安慰。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氣質(zhì)溫婉的林彬

這之后不久,黃宗英就再次結(jié)婚了,對方也是黃宗江在燕京大學的同學程述堯。

不過從林彬的講述中我們可以得知,馮喆是一個將感情看得很重,并且十分專一的人。

二、馮喆和張光茹的婚姻悲劇,是“門不當戶不對”造成的嗎?

后來,馮喆遇見張光茹,也是一心一意地對她。

1949年5月7日,馮喆和剛認識不久的川劇演員張光茹,在香港六國飯店舉辦了婚禮。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馮喆和張光茹結(jié)婚照

但這樁婚事馮喆的父母并不同意。

馮喆的父親馮建統(tǒng)曾是我國最早的公派留學生,歸國后一生從事中國鐵路管理工作。她的母親韋瑤珊則是武漢大茶商的女兒,也受過高等教育。所以馮喆出自典型的書香門第。然而張光茹卻正好相反,她出身寒門,自幼因為家貧所以在9歲那年就被賣入戲班學習,在江湖上奔走,受盡磨難。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因此,馮喆的父母認為這樁婚事“門不當,戶不對”,遲早會惹出禍端來。

另外,馮喆和張光茹,其實當時認識的時間并不長,因此馮家父母也覺得他們之間,缺乏必要的了解。

然而馮喆卻打定主意要和張光茹結(jié)婚。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違背父母的意愿,也是最后一次。

事實上,他們的婚姻最開始還是十分的甜蜜,馮喆對張光茹也無比的貼心。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1950年,馮喆在上海拍電影,而張光茹則進入北京青年藝術(shù)劇院進行學習。小夫妻分居兩地,馮喆對張光茹萬分想念。有一次,張光茹參加了一個慰問演出團,中途要在上海短暫停留,馮喆聽說后,二話不說,就早早趕到上?;疖囌?,只為看上張光茹一面。而他望向張光茹的那溫柔的眼神,令許多同事都記憶猶新。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所以其實他們是有過好日子的。

但這對夫妻的情感后來為何會變得支離破碎?

難道真的是因為“門不當,戶不對”造成的嗎?

我覺得有這方面的原因存在,但卻不是主要原因。

兩個人在出身、學識、眼界等方面,的確存在著巨大的差異。

但性格的不同,處事方式的差異,卻應該是造成他們婚姻悲劇的最大原因。

馮喆做事坦蕩蕩,但張光茹卻比較多疑。

她老懷疑馮喆在外面跟別的女人有“故事”。

再加上當時有些人為了“整”馮喆,故意給他編排了“街頭追女”事件、“與言慧珠糾纏不清”等謠言,這就更加重了張光茹的“疑心病”。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夫妻之間,一旦失去信任,感情再好,也就回不到當初了。

所以哪怕后來馮喆跟隨張光茹去了成都,但兩人卻并未同住一個屋檐下。馮喆住在峨影廠的宿舍里,而張光茹則住在另外的地方。

1968年12月,馮喆在給妹妹馮琳的信中,還提到了,他和張光茹之間的離婚事宜,已經(jīng)談妥,雙方就只等辦理手續(xù)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由此可見,這段婚姻,最終果然如馮父馮建統(tǒng)所預見的那樣,以悲劇落幕。

所以結(jié)婚需不需要看門第?我覺得是需要的,但卻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還是要雙方性格相投、三觀一致吧。

三、“街頭追女生”事件,究竟真相如何?

這件事發(fā)生的時間,是1960年。

傳聞中,說馮喆某天在逛商場的時候,見到一個年輕女學生,于是就跟了上去。

但后來我們通過上影廠一些老演員的講述,我們基本上可以斷定,這件事純粹屬于子虛烏有。

據(jù)當時在上海天馬電影制片廠辦公室工作的楊公敏回憶,說某一天,有兩個女學生找到他,遞交了一份材料,稱其中一個女生,和馮喆存在“不正當”關(guān)系。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而楊公敏當即找到馮喆進行核實,但馮喆拿出自己的病例,說,我脾臟都被拿掉了,還怎么能做“壞事”呢?

事實上,早在1954年的時候,馮喆就因拍攝《淮上人家》這部電影而不幸染上了血吸蟲病,并且差點喪命。最終是將脾臟切除掉,才得到根治。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馮喆在《淮上人家》中出演高黑子

我想,除非萬不得已,一個男人,誰會愿意通過這樣的方式,來證明自己的清白和無辜呢?

而上影廠的很多演員,也都不相信“追女事件”是真實存在的。

林彬說,在上影廠,她沒見過馮喆除與除妻子張光茹之外的其他女性有密切交往,都保持著“紳士距離”。

那么馮喆在電影廠之外有沒有異常行為呢?據(jù)老演員白穆的妻子汪麗貞回憶說,她和馮喆是鄰居,并且她還擔任著里弄居民小組長的職務,對里弄里發(fā)生的大小事兒都爛熟于心。在她的記憶里,馮喆對誰都彬彬有禮,根本不可能發(fā)生什么越軌行為。汪麗貞講,里弄里倒的確有年輕女子喜歡過馮喆,但馮喆聽說后,馬上就對那女子敬而遠之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所以,為什么有一段時間會集中出現(xiàn)關(guān)于馮喆的“花邊新聞”呢?汪麗貞說,那是上影廠傳出來的。

但卻全都是沒有事實根據(jù)的事兒。

可是最終,馮喆卻受到連降兩級工資和禁止參加電影拍攝的處分。

那么當時為什么會一下子傳出那么多關(guān)于馮喆的負面?zhèn)髀勀兀?/p>

這大概就與復雜的人事關(guān)系和業(yè)務競爭,存在一定的聯(lián)系了。

四、馮喆有沒有在上影廠遭排擠?

文化單位和藝術(shù)團體,向來都是人事關(guān)系最為復雜的地方。

競爭也最激烈。

馮喆在上個世紀50年代可以算是上影廠的“頭牌英俊小生”。他的出鏡率非常高,接連主演了《勝利重逢》、《南征北戰(zhàn)》、《淮上人家》、《鐵道游擊隊》、《大風浪里的小故事》、《重要的一課》、《英雄趕派克》、《沙漠追匪記》等一系列電影,在觀眾中也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力。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難免就影響到了其他同類型演員的發(fā)展。

蛋糕就那么大,憑什么分給你最大的一塊呢?

因此就會想盡一切辦法,“暗中”使絆子。

而馮喆這個人,雖然長得帥,但其實心性很單純,又不太懂人情世故,說話又直接,很容易得罪人。而這樣的人,如果在一家單位太“出挑”的話,那基本上會成為“眾矢之的”。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所以,有沒有受排擠?

我們看他最終的去向,就很能說明問題。

1961年,他被分配去了遠在四川成都的峨眉電影制片廠。

當時,峨影廠還不具備獨立拍攝故事片的能力。所以馮喆即使去了,也是“英雄無用武之地”。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前排右一為馮喆

而以他的實力和資歷,他完全可以繼續(xù)留在上影廠,這樣會有更多的發(fā)展機遇。

但偏偏是他,被派去支援峨影廠,給出的理由是解決他和張光茹兩地分居的問題。但明眼人誰都能看出真實的原因是什么。

和馮喆同在《南征北戰(zhàn)》、《淮上人家》等電影的老演員鐵牛就說,對馮喆的處罰太嚴重了,他如果不去成都,也可能就不會死。

五、和言慧珠是彼此最信任的朋友

馮喆去了成都,還是得不到清靜。還是有人制造有關(guān)他的“緋聞”。

這其中,關(guān)于“馮喆和言慧珠交往密切”的傳言,就甚囂塵上。

而這傳言的出處,也來自文藝界,是言慧珠當時的丈夫俞振飛向外界透露的。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言慧珠和俞振飛

但事實證明,這又是一次“捕風捉影”。

因為馮喆和言慧珠的每一次交往,都有第三個人在場。

事情的起因,源自言慧珠患上了比較嚴重的神經(jīng)衰弱癥,整夜整夜地睡不著覺。于是她的好朋友黃晨(著名導演鄭君里的妻子)向她推薦了一個在山東青島的軍醫(yī)。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黃晨與鄭君里

而來到青島之后,言慧珠發(fā)現(xiàn)馮喆和程之他們也在這里,并且都住在同一家酒店。因為大家原本都是上海文藝界的名人,所以彼此之間,就多了一份親切。

言慧珠和馮喆也有很多共同的話題。

他們一起談電影、談京劇,還一同到海邊游玩,但每一次,不是有程之在場,就是有言慧珠的徒弟徐常青作陪。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左起:徐常青、馮喆、言慧珠

所以能有什么事情發(fā)生呢?

后來言慧珠確實又去過一次青島,但也并非像傳言中那樣去專門見馮喆,而是再次找青島的醫(yī)生,進行復診。而且這一次,言慧珠不僅帶了自己的徒弟徐常青,而且還和丈夫俞振飛、兒子言清卿一同前往。

那么如果真的是“幽會”,言慧珠又怎會帶上那么多人呢?

并且這一次,言慧珠和馮喆也并沒有單獨相處過,每次都是大家一起團聚,俞振飛還和馮喆一同合了影,相談甚歡。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我們從馮喆和俞振飛的合影就可以看出,馮喆的眼神和笑容,是多么坦蕩無虞啊。

后來,馮喆和言慧珠在上海也見過面。但這次是跟自己的妻子張光茹一起。張光茹和言慧珠也是一見如故,互相夸贊對方的美貌和演技。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左張光茹,右言慧珠

可不知為何,這之后不久,關(guān)于“馮喆和言慧珠”的傳言,就多了起來。俞振飛甚至在公開場合講他倆在賓館私會。

這簡直是荒誕不經(jīng)的說法,遭到了徐常青和言清卿的駁斥。因為每次馮喆和言慧珠見面,他們倆都在場。

所以我覺得這更像是某種“帶節(jié)奏”,反正這個人身上已被潑了臟水,那多潑一盆,又有何妨?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可這樣下來的結(jié)果,是讓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對馮喆和言慧珠產(chǎn)生反感。

那么,馮喆和言慧珠的關(guān)系究竟如何?

我認為他們是彼此最信任的朋友,也可稱為知己。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言慧珠最艱難的時候,馮喆曾耐心地鼓勵她,開導她多從自身找原因,爭取在藝術(shù)上取得更大的進步。

所以,在言慧珠準備自縊之前,她曾寫下5封遺書。而其中一封,就是寫給馮喆的,拜托他能幫忙照顧自己的兒子。

但令言慧珠沒有想到的是,在她走后不到兩年,1969年6月2日凌晨,馮喆的尸體被人發(fā)現(xiàn)吊在了四川省大邑縣安仁鎮(zhèn)學習班的柴房里。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馮喆這一生,只活了49年。他雖然也有非常榮耀的時刻,但他的后半生卻遭遇了太多的陷害和誹謗,老天對他并不公平。

而在他離世56年后的今天,那些潑在他身上的臟水,也該被徹底清理干凈了。各位覺得,是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