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珠算教室落幕:99國1300人參與,跨越國界的算盤情緣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大阪珠算協會自1986年起每周六為外國人開設的珠算課程將于3月底結束。在電腦逐漸普及的背景下,協會希望通過向不熟悉珠算的外國人免費授課,重新審視珠算的必要性。近40年來,課程從未中斷,共有來自99個國家和地區(qū)的約1300人參與學習,協會認為“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感到滿意。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2月22日,在大阪市中央區(qū)的大阪珠算協會事務所,美國人瑪德琳·奧加爾德斯(27歲)和英國人蘭蒂·阿德尼瓦伊(27歲)正認真地撥動著算珠。兩人是大學舊友,因對珠算感興趣而在線學習,但進步緩慢。她們通過網絡了解到協會的活動,為學習珠算于2月上旬來到日本,截至25日已參加了16次課程,包括周六的教室。

起初,她們撥動算珠的動作還顯得生疏,但進步迅速,已具備4級水平。兩人感嘆道:“沒想到珠算還能計算小數和負數,對提高專注力也很有幫助?!彼齻冇?7日回了國。

自課程開設以來一直擔任主持的協會特別顧問森友建(88歲)對兩人專程前來學習感到高興,并表示:“她們學得很認真,最后能接納她們真是太好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20世紀80年代,珠算教室的學員數量呈下降趨勢。隨著電腦的普及,“珠算無用論”也開始出現。為此,協會決定以外國人為目標,于1986年開設了面向外國人的珠算教室,認為如果外國人開始使用珠算,其有用性將得到認可。

起初只有12名學員,但隨著在大阪國際交流中心和留學生所在的大學等地分發(fā)傳單,表示“想學習”的外國人逐漸增多,高峰期時有約30人參加。學員以歐美國家為主,包括美國、加拿大等,也有來自印度、泰國、巴西等世界各地的外國人。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森友通過面向外國人的課程深刻體會到“珠算是開發(fā)人類能力的有效工具”。雖然使用電腦可以輕松得出答案,但珠算通過算珠的移動讓學習者理解計算過程,能夠通過觀察算珠的移動掌握進位和退位的機制,同時也有助于提高專注力。

決定關閉教室的主要原因是珠算的這些效果已得到驗證。此外,森友作為志愿講師的組織者,目前沒有合適的繼任者。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來自中國、現居大阪市的馬海慶(44歲)自2021年起參加課程,已取得準2級資格。馬先生表示:“因為對數學感興趣才開始學習,計算速度變快了讓我很高興。還結識了許多來自不同國家的朋友,教室關閉令人遺憾?!彼哪繕耸侨〉?級資格,并打算繼續(xù)學習。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森友自信地表示:“這么多外國人持續(xù)前來學習,不也證明了珠算的必要性嗎?”他還提到,有些“畢業(yè)生”回國后教孩子珠算,也有人每次來日本都會到教室看看,并感慨道:“通過珠算結緣,我們培養(yǎng)了跨越國界的深厚友誼?!?/p>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你現在還會碰算盤嗎?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