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有一種顏色備受推崇,那就是“綠色”。大至環(huán)境,小至食物;形象至城市建設(shè),抽象至文案策劃,無不冠以“綠色”。
對于“綠”的具象與內(nèi)涵,在我的家鄉(xiāng)集安,總是體現(xiàn)得更加綿長。

集安春來早。不等三月的尾巴收起,和煦的春風(fēng),已經(jīng)喚醒了蟄伏一冬的小草,一星星,一簇簇,探頭伸掌,轉(zhuǎn)瞬之間便鋪滿了所有領(lǐng)地。河灘上的“柳毛狗兒”也小心翼翼地向世間亮出它柔軟的小拳頭。還有那白楊青柳,剛剛冒出小芽兒的時候,宛若剛出生的嬰兒眼睛,先是閉著的,說不定就在你眨眼的瞬間,它便張開了,再一點點地睜大,懵懵懂懂地探尋這陌生的世界。芽兒再伸展一些,也并不顯出多么的綠。放眼望去,只是讓你感到有一層“霧”,一層綠蒙蒙的霧,一蓬蓬,一片片,在微風(fēng)的吹拂下,晃得你的眼睛也是綠蒙蒙的。再看周邊,山也綠了,水也綠了。這綠啊,惹得滿山滿地的杏花、桃花、梨花都爭著搶著張開了笑臉,挽著臂,擁著腰,用花的語言訴說著秋冬的蕭索和春的欣喜。假如你恰逢這時初來集安,定會被這突然闖出的江南仙子眩暈迷亂,墮入情?!?/p>
在集安,春姑娘早早駕臨,而秋姑娘卻姍姍來遲。金秋十月,嶺外草枯樹黃,嶺內(nèi)卻綠意未盡。公園內(nèi),小路旁,隨處可見一種不知名的小草,形似小時候在山野間經(jīng)常采吃的“酸溜溜”。我常常忍不住蹲下身來,撫弄它的嫩葉。有幾次,甚至想像小時候采“酸溜溜”那樣,掐下來一綹,塞進(jìn)嘴里,滿口生津,酸得腮幫子發(fā)木。而此時,我這樣想的時候,腮幫子已經(jīng)沁出口水了。這種小草,每一個分枝都有三四片葉子相依相伴,嫩葉圓圓,短莖纖纖。春夏時節(jié)淡綠,越近深秋越發(fā)的墨綠。及至落雪之時,其他從外地移植來的各種綠化草早已萎靡枯黃,只有它綠意盎然,頑強(qiáng)地與雪共舞。恰如綠衣娘子,披上了圣潔的婚紗,迎接心中的白馬王子。
我發(fā)現(xiàn),集安的園林人很愿意將它作為綠化草種,大概正是因了它的頑強(qiáng)。

大自然恩賜了花紅柳綠給集安的山川江河,而真正讓集安綠意滿園的是建設(shè)者們那一份“綠”的意識和“綠”的心意。閑暇漫步,我便時時感知這濃濃的綠意在古跡景區(qū)、在老舊城區(qū)、在澇洼塘區(qū),萌動,伸展,茁壯。在這座古老又青春勃發(fā)的小城,人們與花草樹木一同呼吸,一同吐故納新,一同感知小江南濃濃的綠意。
我呢,心中又多了一份感念,便是那一片片愈冷愈綠的不知名的小草。后來,我終于知道了,這小草的名字叫“幸運草”。
作者簡介:高云閣,集安市人。吉林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在各類文學(xué)刊物和媒體上發(fā)表散文、詩歌(詩詞)、小說、故事等作品五十余萬字。2017年出版散文集《戶外眼》。
文 案:集安作協(xié) 高云閣
編 輯:劉奕辰
初 審:王 瑩
復(fù) 審:劉翔宇
終 審:劉柏良
監(jiān) 制:丁 偉
微集安,為集安代言
微信號 : weijian0435
抖音賬號:JASRMTZX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