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Ps:很多讀者后臺留言說昨天的文章看不了,我只能說我盡力了。里面寫了很多不一樣的看法,但還是“陣亡”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以后的文章大家要盡快看,不然就真的看不到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中國人一直有一個傳統(tǒng)的觀念:養(yǎng)兒防老。

但這段時間熱搜上的一則新聞,卻把這個觀念打得粉碎。

這個事件,在當地華人圈炸開了鍋。

具體經過是這樣的:

我們在拍攝的視頻中看到,一位身穿白色T恤的大媽,被美國警察用手銬鎖著,從旁邊一棟住宅里強制帶出。

在即將走上警車的那一刻,她近乎絕望地怒吼道:

這是我養(yǎng)活這么大的姑娘誒,給我?guī)€“金手鐲”,養(yǎng)你40年,還不如養(yǎng)條狗!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據幾家媒體整合的網絡公開信息,這名被美國警察戴上手銬的中國媽媽,今年58歲。

年輕的時候,她努力工作,奮力托舉女兒,不惜代價將她送到了美國。

女兒也如愿以償地在美國留學、工作、生活,最終獲得了美國國籍,成為了一名美國公民。

這樣的結局,對于很多家長來說,已然是皆大歡喜。

后來,女兒在美國結婚,并且接連生下了三個孩子。

育兒成了一個大難題。

這時,她想到了自己遠在中國的母親。

她希望母親能來美國,幫她照看孩子。

可是,對于老人來說,要在晚年遠渡重洋,去異國他鄉(xiāng)生活,多么不易?

不僅人生地不熟,語言還完全不通,更別說有什么朋友了。

她不愿意去。

可女兒說只是想要她過來玩一下,還給她辦理了旅游簽證。

于是,她這才前往美國,來到了女兒在美國的家中。

可這一來,她發(fā)現情況遠不像女兒說的那么一回事。

三個孩子全交由她帶,還要負責做飯,她每天都累得幾乎說不出話。

來之前說得好好的,是來享福的,是來旅游的,結果呢?

這個親生女兒把她當保姆一樣用,很多家務都攤在了這個58歲的母親頭上。

她含辛茹苦把女兒拉扯長大,眼見她有出息了,卻不曾想,之后的日子還要為她燃燒自己的精力。

母親很是想不通,憋悶,委屈的情緒一直在心里發(fā)酵,再加上跟女兒多年沒有長期相處在一起,母女之間的生活習慣、代際關系,已經產生了很深的裂痕。

于是,在某一天,母親終于忍受不了,情緒爆發(fā)了。

她訴說著自己的委屈和煩悶,卻沒想到,這一番苦水,絲毫沒有得到女兒的關心和道歉。

女兒反而對著母親情緒失控,大聲地叫囂,甚至嘶吼著叫媽媽去死。

聽到這話的母親,頓時目瞪口呆,她不敢相信,這是她含辛茹苦養(yǎng)大的女兒?

這就是她不惜一切代價托舉到美國的孩子?

她如仆如奴地伺候著的親生女兒,而女兒竟然對自己說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話。

母親的情緒進一步失控了,她走上前去,狠狠地掌摑了女兒一個巴掌,想要打醒這個不孝女。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結果,女兒倒是被她打到情緒穩(wěn)定了。

但她報復似的,反手就是一個電話報警,她以家暴之名,要求警察將母親帶走。

警方迅速趕到現場,在問清楚緣由后,美國的警察二話不說,將這個中國大媽以家暴的名義銬上帶走,她連拖鞋都來不及換。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中間還有很多細節(jié),我這里就不表了。

看完這個故事,我內心泛起太多的唏噓。

母親來給遠在美國的女兒帶孩子,卻不曾想到,是自己一手帶大的閨女,親手要將她送到異國他鄉(xiāng)的監(jiān)獄。

母親動手打自己的女兒對不對?

不對。

但這個女兒喝了幾年的洋墨水,就能以家暴的名義把自己的母親送進去?

這權利對等嗎?當地的法律法規(guī)這個老人懂嗎?

我看這個書,簡直是從屁眼里讀進去的。

而且,這種出國的精致的利己主義者,把自私和壓榨體現得淋漓極致。

需要你的時候,就大獻殷勤,揮手即來,不需要你的時候就一腳踢開,冷漠至極。

網友一針見血地點評:

“當初你送她出國門,今天她送你進局子?!?/strong>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還有網友辣評:

“這閨女融入當地文化很成功!”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你把她當親孩子,她卻把你當老保姆。

你的辛苦,你的付出,在他們看來,都是理所應當的,他們來到這個世界上,就應該要你為他們割其肉,啖其血,讓他們吸食你的一切。

一旦你表達出了委屈,憤怒的情緒,他們就露出了尖利的牙齒,狠狠地反咬你一口。

很多送出國門的孩子,被所謂國外的先進思想把腦子忽悠壞了,變得極端自私自利。

需要你幫忙帶孩子的時候就是中國人思維,第一時間想到自己的母親;

而跟母親有矛盾的時候就馬上變成美國人思維,立馬報警叫自己母親滾蛋。

高曉松曾經說過一句話:

一個留學生最極致自私的表現就是,有利于我的時候就講中國的文化,不利于自己的時候就和親人講西方的文化。

像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很多。

在這個事件沖上熱門后,很多網友在評論區(qū)說出自己的故事。

“一個朋友在澳大利亞,母親直腸癌不回來,她說我們各自是獨立的人生,你不能因為你的人生影響我的人生?!?/p>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爸爸同事的女兒嫁到德國,父母過去帶孫子,女婿竟然還要他們出房租,女兒也在一旁不說話,等于是默認。

老兩口就此回國,從此再沒有去過德國?!?/p>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兩個孩子都嫁到國外了,老母親沒辦法,被女兒逼到國外去帶孩子。 結果老太太水土不服,加上思念老伴兒,一年多就去世了。

骨灰當成行李托運回來,老頭子沒過多久也去世了。

為女兒操勞了一輩子,他們的身后事都是晚輩處理的,那兩個嫁到國外的女兒,連回都沒回?!?/p>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當初表哥去美國的時候,大姨各種炫耀,后來去美國給他看孩子,不到一個月就回來了,后來就再也不提美國兒子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一個認識的叔叔,費盡心機將孩子送去國外上高中,結果孩子在那里染上了毒癮。

叔叔一氣之下將他關了起來,卻不料孩子報警告老父親拘禁,最后父親回國,就當沒生過這孩子?!?/p>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當西方所謂的獨立思想和先進的文化與中國文化和傳統(tǒng)碰撞,這里面人性的丑陋和齷齪,竟然如此不堪。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想起那個在上海街頭拾荒的老人。

多年前,大爺生意做得不錯,自己在上海也有兩套房,在那個年代,他們的生活水平超過了絕大部分的中國人。

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生活和教育,他毅然決然地將上海的兩套房子變賣,全家移居美國。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那時,人人都羨慕他們,過上了“人上人”的生活。

兒子融入當地的環(huán)境很順利,最后在那里上學、考試,有了一份體面的工作,也有了一個幸福的家庭。

可在美國,他和家人之間的親情流動變得少之又少,人生地不熟,他們家人之間又甚少交流,親情逐漸變得冷漠,疏離。

在經過長達十幾年的情感冰凍后,他終于忍受不住,獨自一人回國。

可是,回到離開幾十年的故土之后,已沒有了立足之地。

沒有房子,沒有戶口,無奈之下他只好以撿破爛為生。

夏天,他就隨便在公園里的長椅上睡下;

冬天,他只能躲在火車站里勉強取暖。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而他那個送往美國的孩子,自他回國后,再也沒有跟他取得聯系。

即使老父親流落街頭,身無分文,他也依然不聞不問。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有一個留言十分扎心:

如果此刻老頭在上海還有一套房子,他不想兒子,兒子都會想他。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短短一句話,道出了赤裸裸的人性。

也許,曾經有很多人羨慕他們能夠出國,去更好的國家,過更幸福的生活,卻不曾想到,當年有多風光,如今就有多凄慘。

那個著名的醫(yī)生方波奇事件還記得嗎?

他說:我曾經在培養(yǎng)小孩的這件事上,花費了巨大的精力。甚至耗光了自己全部的積蓄,送孩子去瑞士留學。

孩子在那里定居,已經8年沒有了聯系。

有一次孩子打電話回來,他很驚訝,問孩子找他什么事。

結果孩子冷漠地說:哦,我打錯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然后掛斷了電話。

這是他們之間,唯一一次,也是最后一次通話。

一氣之下,他把所有的財產贈予好友,不給子女。

父母窮盡畢生心血,將孩子托舉到更好更大的世界,卻不料,孩子在那里,享受了更好的物質條件后,變成了一個個不念親情的白眼狼。

他們已經不再是那個充滿溫情的孩子,而是一個個嗜血的怪獸。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前段時間有一個新聞在朋友圈刷屏。

上海兩個知名老教授,養(yǎng)大了三個子女。

他們盡自己所能,將孩子送出國,在國外定居。

但他們暮年,卻沒有一個孩子愿意回國照顧和看望。

無奈之下,老兩口只好雙雙去往養(yǎng)老院。

他們在孤獨和思念中去世。

但即使離世,三個子女仍然沒有一個愿意回國看一眼。

他們說:葬禮全權委托養(yǎng)老院辦理,錢不是問題,拍視頻發(fā)照片給我們就行。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老教授可能到死也沒有想到,自己殫精竭慮,為三個子女付出一生,到頭來卻是這樣的結局。

望子成龍的目的是達到了,但他們之間,卻失去了最寶貴的人倫親情。

在這個“全民富二代”的時代,每一對父母,都在踮著腳尖養(yǎng)孩子,為孩子提供更好的物質生活。

但這樣的后果,就是孩子習慣了索取,卻不懂得父母的艱辛。

感恩需要學習,教育也需要人品支撐的。

父母在努力提高孩子學習成績,竭盡全力把孩子托舉到國外去的時候,別忘記去培養(yǎng)孩子的品質和德行。

愿所有父母都能明白:

真正的成功,是培養(yǎng)出即使遠隔重洋,仍愿跨越12小時時差,看望重病父母的兒女;

真正的成功,是即使面對誘惑,仍能堅守誠信底線、不欺不詐,不違良心的兒女;

真正的成功,是即使生活拮據,身處逆境,但仍能心懷善意、溫暖純良的兒女。

因為人性的光輝,永遠比世俗的成就更值得追尋。

本文編輯:redision,排版:造夢。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問題請聯系后臺。

愿世界上所有相同磁場的人都可在這里相逢。我是桌子,謝謝你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