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女神,節(jié)日快樂!

征文作品選
《父親的背影》
那盞老式臺燈依然擺在書桌上,昏黃的燈光下,父親伏案工作的背影仿佛還在眼前。作為縣膠合板廠的工會主席,他總是最后一個離開辦公室的人。記得那年冬天,廠里分配福利房,身為分房委員會主任的父親,硬是把本該分給我們的房子讓給了更困難的職工。母親埋怨他太死板,他卻說:"當干部的,不能讓人在背后戳脊梁骨。"
父親從不許我們碰他辦公室里的任何東西,連一個回形針都不行。"公家的東西,一絲一毫都不能動。"這句話,他不知說了多少遍。小時候我不太理解,直到有一次,我看見他把廠里廢棄的邊角料一塊塊收集起來,做成小板凳送給困難職工,才明白他的用心。
記得我上初中時,有次放學路上撿到一個錢包,里面有幾百塊錢。父親知道后,立刻帶著我去派出所登記。那時的幾百塊錢可不是小數(shù)目,我嘟囔著說:"又沒人看見。"父親卻嚴肅地說:"做人要誠實,不是自己的東西,一分錢都不能要。"這句話,像一顆種子,深深埋在我的心里。
如今,父親離開我們已經(jīng)二十多年了,但他的教誨始終縈繞在耳邊。每當我在工作中面臨誘惑時,總會想起他清瘦的背影,想起他常說的那句話:"清清白白做人,明明白白做事。"如今,我的兒子考上了中央財經(jīng)大學,我也常常給他講外公的故事??粗鴥鹤诱J真聆聽的神情,我知道,這種精神正在悄然傳承。
前幾天,兒子從學校打來電話,說他在學生會負責采購時,有商家想給他回扣,他當場就拒絕了。電話里,他驕傲地說:"媽媽,我記著外公的話呢!"那一刻,我仿佛看見了父親的背影,在時光的長廊里愈發(fā)清晰。
臺燈依舊,而那個伏案工作的背影,早已化作一盞明燈,照亮我們前行的路。清廉的家風,就是這樣一代代傳承下去,像一條清澈的溪流,永遠滋潤著我們的心田。
作者:徐春霞
工作單位:長白縣第一實驗小學
來源丨長白姐妹
初審丨靳從珍
復審丨王慧
終審丨任成慧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