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的一生中,曾寫過很多篇詩文,其中有那么兩句或許很多人都不陌生:“俱往矣,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在劇烈時代變遷,國家生死民族存亡之際,毛主席用超然的氣魄,詮釋出一種樂觀的心態(tài)。確實從毛主席的過往革命歷程中,不難發(fā)現(xiàn),不論條件環(huán)境如何惡劣,情況多么危機,他總是把團結(jié)人民當成革命致勝的法寶。并且用偉大的思想,把一眾優(yōu)秀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緊緊的團結(jié)在一起,干了一番載入千秋史冊的民族事業(yè)。
眾所周知,毛主席幾乎一輩子都沒過摸槍,也沒親自帶兵上過戰(zhàn)場打過仗。但他卻能把一大批軍事家都吸引到身邊,團結(jié)起來,追隨毛主席去締造民族事業(yè)。那么毛主席身上到底有何魅力,才能實現(xiàn)這一點呢?不妨看看眾多開國元帥對毛主席的評價,或許從中便能得出結(jié)論。

開國元帥之首朱德,很少親自上戰(zhàn)場指揮作戰(zhàn),但是他卻始終堅決擁護毛主席的正確領導。
我國開國元帥里面,朱德元帥,無疑是公認排名第一。朱老總是最早一批投身革命的武裝領導人。而且不論是早期革命,還是后來的抗戰(zhàn),以及解放戰(zhàn)爭,他一直都是黨領導下的部隊總司令。
朱總司令貧苦出身,革命歷程也頗為坎坷。幾乎我軍歷史上大大小小的起義,以及戰(zhàn)役,參加過無數(shù)。雖然他很少親自上戰(zhàn)場指揮。但身上卻始終蘊藏著令人折服的大帥之才。他擁有超然的軍事大局觀,運籌帷幄能力令人為之嘆服。
回眸歷史,朱老總和毛主席最重要的一次并肩作戰(zhàn),便是著名的井岡山會師。當時朱老總領導的部隊參加完八一南昌起義后,受到了重創(chuàng)。而毛主席帶領部隊進行完秋收起義之后,也受到了軍閥的嚴厲打擊。
在這種情形下,兩位偉大的人物,在井岡山相遇,毛主席用偉大的思想,對當時革命情形做出了準確的判斷和解讀。這仿佛令朱老總茅塞頓開,并且為之嘆服,于是從此之后,朱老總便一直追隨毛主席,深信不疑,不論黨和國家遇到何種困難,朱總司令始終是毛主席堅定不移的擁護者。

彭德懷元帥,彭老總也曾經(jīng)說道:“我看到潤之的第一眼,就知道這個人胸懷大度,絕不是心胸狹隘之人?!?/strong>
彭德懷元帥和毛主席是地地道道的湖南老鄉(xiāng),毛主席曾經(jīng)評價彭德懷元帥,是最會帶兵打仗的人,宛若三國戰(zhàn)場上的諸葛亮,神機妙算,戰(zhàn)術戰(zhàn)略方面的天才。而在彭德懷元帥心里,毛主席的偉大根本無法用軍事才能衡量,更多的是體現(xiàn)在“精神層面”。彭德懷元帥曾不止一次跟人說起,他第一次見毛主席,第一次跟毛主席交談,便能感受到那種氣吞宇宙的胸懷氣魄,根本無法用語言形容,只能用偉大二字來說明。
劉伯承時常表示,他只是主席的小學生,就算這一生有一點點成就,也都是黨和主席的領導帶給他的。
劉伯承元帥是我軍歷史上,非常低調(diào)務實的一位元帥,從投身革命起,便沖在了戰(zhàn)斗的第一線,幾乎是憑借一場場戰(zhàn)役,獲得了最后的成就。毛主席當年非常欽佩劉伯承元帥的軍事才華,而且也不止一次做出過重大的表揚。然而在劉伯承元帥心中,毛主席才是領導偉大革命取得最終勝利的定海神針,而且也是為革命戰(zhàn)爭做出最大貢獻的人。
在劉伯承元帥心里,不論是軍事戰(zhàn)略判斷,還是對革命思想的認知,毛主席永遠是他最崇拜的導師。即便后來劉伯承元帥成了名滿天下的開國元帥,但在心里永遠覺得自己只是毛主席面前的一位小學生,而他所取得的所有成就,也離不開毛主席和黨的指引。
賀龍同志一生都很尊敬和熱愛毛主席,對黨也保持著絕對的忠誠。轉(zhuǎn)戰(zhàn)陜北的時候,還將省吃儉用攢的一斤水果糖送給主席。
賀龍歷來以打仗勇猛著稱,當年毛主席曾夸贊賀龍元帥猶如三國的趙子龍一樣,在強敵面前,能殺個幾進幾出。面對毛主席的褒獎,賀龍元帥從來沒有驕傲自滿,而是從心底里升騰起對偉大領袖的敬佩和尊敬之情。賀龍元帥雖然作戰(zhàn)勇猛,但也是個粗中有細的人,毛主席身為黨和國家的領袖,但那種毫無架子,平易近人的行為,卻令賀龍元帥頗為感動。
遙想當年,在轉(zhuǎn)戰(zhàn)陜北過程中,各種物資都匱乏到了極點,大家都生活非常艱苦。有一次,后勤人員給毛主席弄了一斤蘋果。但毛主席卻舍不得吃,而是給了賀龍元帥,讓他把僅有的幾個蘋果分給將士們吃。這件小小的舉動,卻令賀龍元帥很感動,而透過這間小事情,也能發(fā)現(xiàn)毛主席在對待同志方面,絕對是個令人值得尊敬和熱愛的人。

陳毅曾說過:“潤之兄不僅才華橫溢,而且胸有大志,將來必定會成就一番大事。”
陳毅元帥也是我黨最早的一批老黨員,早在1923年便加入了共產(chǎn)黨。從入黨的那一天起,陳毅元帥便把一生都獻給了偉大的革命事業(yè)。從八一南昌起義,到秋收起義,再到后來的抗戰(zhàn)以及解放戰(zhàn)爭,陳毅元帥從來都是沖鋒在前,不懼強敵,不惜個人安危。
據(jù)陳毅元帥后來回憶,他早年間第一次見毛主席,盡管那時候毛主席很年輕,但才華卻遠蓋過同齡人,而且身上那種激情澎湃,令人熱血沸騰的革命理論,更是深深吸引著陳毅元帥。并且那時候陳毅元帥就覺得毛主席這么偉大的思想境界,再加上遠大的國家民族志向,必定會帶領中國走出一條康莊大道,于是,從那時起,陳毅元帥便死心塌地的追隨毛主席,始終不改變,不動搖。
羅榮桓元帥:“我革命這么多年,選定了一條,就是要跟著毛主席走。”
羅榮桓元帥也是毛主席的湖南老鄉(xiāng),年輕時候,羅榮桓懷揣革命的夢想,投身到軍營之中。但軍閥混戰(zhàn),讓羅榮桓內(nèi)心感到很迷茫,甚至找不到革命正確的方向。但毛主席的出現(xiàn),幾乎改變了羅榮桓將軍的一生。那時候起,毛主席給羅榮桓詳細闡述了革命思想,讓羅榮桓有了正確的革命方向。從那時起,羅榮桓心里就有了一個堅定的信念,只要跟著毛主席走,從精神上接受毛主席的革命思想,那未來革命之路,必定會取得成功。
徐向前元帥:“毛主席真是用兵如神啊?!?/strong>
毛主席曾夸贊徐向前元帥是軍中“最會用巧妙方式”打仗的元帥。而且善于在最艱苦,最危險的地方跟敵人周旋,最終取得勝利。尤其在艱苦的抗戰(zhàn)時期,徐向前元帥在日寇封鎖最嚴厲的華北地區(qū),用巧妙的方式,建立起數(shù)個革命根據(jù)地,為后來抗戰(zhàn)全面勝利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而在徐向前眼里,毛主席始終是“軍事第一人”。
盡管毛主席沒有上過戰(zhàn)場,但卻能根據(jù)敵我情況,準確的分析出戰(zhàn)場形勢,并且時常做出巧妙的應對之策。徐帥更加從心底里佩服毛主席用兵如神,決勝千里之外的軍事才能。而能得到徐帥這位專業(yè)軍事家這般贊譽,也足以說明,毛主席不愧為我黨歷史上最偉大的軍事家。
聶榮臻元帥的心里,毛主席始終都是排在第一的位置。沒有毛主席就沒有后來的共產(chǎn)黨走向最后的勝利。
毛主席曾經(jīng)評價聶榮臻元帥是軍隊里面最擅長做宣傳工作的政工干部。而在聶榮臻元帥心中,毛主席才是革命偉大思想的締造者。毛主席用馬列主義結(jié)合中國當時實際的情況,詳細闡述了一系列中國共產(chǎn)黨未來革命的理念。用獨特的見解,宛若撥云見霧一般,把混亂的革命情況,做出了正確且清晰的梳理。因此,在聶榮臻元帥心里,沒有毛主席,就沒有共產(chǎn)黨,毛主席永遠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第一位。

葉劍英元帥曾經(jīng)表示,也只有毛主席能把他們這些人凝聚起來,才能建立起偉大的新中國。
葉劍英元帥的一生,不僅經(jīng)歷過殘酷的炮火洗禮,同時在晚年,也為國家改革開放奉獻了巨大的能量。而在這位經(jīng)歷過多種時代變遷的老帥心里,毛主席無疑是令他最欽佩的人。當年在最艱苦的長征路上,黨和紅軍隊伍,不僅受到外界各種殘酷情況的考驗,而且精神上也曾出現(xiàn)過波動。當時有一些意志力不堅定的人員,企圖分裂黨和紅軍的隊伍,葉帥得知這個情況后,馬上報告給了毛主席。
隨后毛主席當機立斷,制定了正確的路線方針,并且用偉大的革命理論精神,把所有人再次團結(jié)在一起,形成強有力的凝聚力,最終才挺過了長征艱難的歲月,締造了后來的新中國。因此,在葉帥心中,毛主席是能把所有革命力量,以及眾多優(yōu)秀將領凝聚在一面旗幟之下的偉人。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