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寶匠原創(chuàng),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在上次那篇 綢緞光?3A光?寶石光?冷光?粉光?你的澳白是什么光? 里,我們和大家分享了購買珍珠時最重要的幾個參數(shù):光澤、顏色、伴彩。
對于預算有限的消費者,我們一直建議把好鋼用在刀刃上——預算放到光澤這個參數(shù)上,畢竟珠光是珍珠的靈魂,社交距離亮、顏色靚,就足夠了。

但是,如果有預算,當然是各參數(shù)都拉滿:珠光亮固然好,珠光亮、表皮又干凈,那自然是好上加好。

大部分人評價珍珠表皮,都會將表皮好壞與瑕疵多少畫上等號。其實細究起來,表皮可以細分為兩個方面:瑕疵和表皮緊實度。

瑕疵
無暇不成珠。這句話其實適用于所有天然造物,完美無瑕的珠寶玉石是極其極其罕見的。

對于珍珠來說,廣義的瑕疵包括形狀不完美正圓、表皮上影響光滑潔凈程度的瑕疵,狹義的瑕疵只描述珍珠表皮是否光滑干凈。
- 瑕疵分級
在珠寶匠的珍珠分級標準中,我們將瑕疵分為以下幾檔:

- 基本無瑕/極微瑕:表皮光滑,肉眼很難看到瑕疵。
- 微瑕:表皮有很少的瑕疵,肉眼不易發(fā)現(xiàn)。
- 少瑕:表面有較小瑕疵,肉眼易見。
- 中瑕:表面有較多且明顯的瑕疵。
- 重瑕:瑕疵占表面積的四分之一以上。
這個標準僅為我們?yōu)樯唐贩旨壎▋r使用,標樣參照了真科研的微瑕、少瑕等不同等級的珠子。

原則上,我們不會將一顆珠子描述成無瑕,哪怕肉眼的確是找不到瑕疵,但也難免有人拿放大鏡來看,所以滿滿的求生欲讓我們在做分級時放棄了無暇這個等級。

至于各鑒定機構,對珍珠瑕疵的分級和描述大同小異,有些機構的分級描述會更加具體,實操性更強。比如澳洲三大珍珠巨頭之一的AUTORE。
AUTORE 珍珠表面瑕疵分級:
A. 無瑕疵或肉眼難辨的極小瑕疵
B1. 一至四個明顯的瑕疵,集中在珍珠的一小塊地方
B2. 30% 的珍珠表面可見瑕疵,不一定在同一區(qū)域
C1. 在珍珠表面 50%或以上可見瑕疵,不一定在同一區(qū)域
C2. 珍珠表面大部分出現(xiàn)嚴重瑕疵
D. 嚴重或較深的瑕疵和/或珍珠層較薄
- 辯證的看瑕疵
瑕疵的定級和瑕疵大小、多少有關,還和瑕疵的位置有關:
a、遠離鉆孔的瑕疵顯然比靠近鉆孔的瑕疵對表面外觀等級的影響更大;

b、珍珠正面的瑕疵顯然比側面和背面的瑕疵對外觀等級的影響更大。

對于珠串和裸珠的瑕疵標準也是不同的。一串珍珠往往由不同瑕疵程度的珠子組成,由于體量大,對瑕疵的容忍度要高于裸珠。
比如在證書上寫微瑕的珠串,作為裸珠一顆顆定級,可能就是中瑕到少瑕。

裸珠講究正圓完美無瑕,最好的珠子才會拿出來當裸珠做鑲嵌,瑕疵多一點的則送去打鏈子。如果想要完美裸珠打的項鏈也沒問題,只要把預算提高兩三倍。

- 不完全適用瑕疵描述的特殊選手
- 巴洛克珍珠/keshi珍珠
巴洛克珍珠即異形珍珠,它們形狀各異,表皮往往有明顯的凹凸起伏,很多還有明顯皺皮。
(相關閱讀: 珠寶界的終極偽裝者,設計師的靈感繆斯,國外大牌巴洛克設計欣賞 )

巴洛克珍珠的等級主要取決于其形狀、表面光澤、表皮細膩度,而不是簡單看其表面瑕疵。用圓珠的瑕疵標準去定級就不合適了。

keshi珍珠經常被人和巴洛克珍珠混為一談,實際上,keshi指的是無核海水珍珠,重點是無核。
(相關閱讀: 天然珍珠的終極偽裝者,大部分人都沒聽說過的keshi珍珠 )

keshi珍珠有養(yǎng)殖的,也有天然的,一般尺寸都不大,珠層厚表皮細膩,有很好的光澤。相較于巴洛克珍珠,keshi的瑕疵較少,但也沒法按圓珠的瑕疵標準去定級。

總體來說,對異形珠的瑕疵的容忍度要高于圓珠。
- 面珠
面珠是指有一面看起來正圓,基本無瑕或者瑕疵很少,但背面可能有較多瑕疵的珍珠。圓珠、扁圓、水滴、螺紋珠都會有面珠。

面珠一般會做成成品銷售,看起來和無瑕的圓珠一樣,但價格卻低很多。有的商家會說明成品所用珠子的等級,有的商家就把面珠當高品質裸珠來賣。

這也是為什么兩件珍珠首飾看過去差不多,光澤、瑕疵度都很接近,價格卻可以差出幾倍的原因。
如果使用圓珠的瑕疵標準來描述面珠,可能大部分都會被定義成中瑕或重瑕,但如果只看成品面,面珠又是無瑕的。

因此,珠寶匠在對面珠分級時,會先將珠子定級為面珠,然后描述面珠正面的瑕疵情況。

我們在售的珍珠首飾如果使用面珠,也會在商品描述中說明珠子等級、瑕疵情況,讓消費者買得清楚明白。

關于珍珠瑕疵的具體類型,我們在這篇無暇不成珠?全網(wǎng)最全珍珠瑕疵盤點,看完不做冤大頭!有詳細描述,這邊就不再重復。
表皮緊實度
表皮緊實度也稱表皮細膩度,這個指標在日系證書里是沒有的。
因為日本主產akoya,珠層較薄,因此日系證書更看重珠層厚度。但澳白、金珠、大溪地這些海水珍珠養(yǎng)殖時間夠長,珠層足夠厚,看厚度已經沒什么意義了。

如澳洲三巨頭Paspaley之類的南洋珍珠大戶更關注的是表皮的緊實度,也叫細膩度。
要理解這個概念,得先看看珍珠表皮究竟是啥樣。

上圖為珍珠表皮在顯微鏡下拍攝所得。
看起來一層層的,像是微縮的梯田,這就是珍珠質。也就是大家拿來打粉美白的那個東西。
插句題外話。據(jù)說有美白效果的是珍珠的珍珠質,所以打粉的時候不要拿有核珍珠來打,否則粉里頭大半都是里面的貝殼珠核。

珍珠質是由一層層微小的文石(碳酸鈣)板塊組成,這種獨特的結構結合光的反射衍射,就形成了獨特的珍珠光澤和暈彩。
這一層層的堆疊越致密,珍珠表面越光滑。反之,珍珠表面會呈現(xiàn)輕微的波紋。

這種波紋通常稱為生長紋。之前我們珍珠分級標準是把生長紋放在瑕疵里描述,今年新版標準把它單獨提出來了,作為表皮這個參數(shù)中的單獨一項。

- 表皮緊實度的影響
為什么會把生長紋這項單獨提出來呢?主要還是因為這個參數(shù)雖然屬于瑕疵參數(shù)一類,但和光澤息息相關。

有時候大家會發(fā)現(xiàn),兩顆珠子看起來都很亮,但一顆就更順眼,一顆亮雖亮,但總有點別扭。

這種情況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澳白和愛迪生珍珠。
高品質的愛迪生可以擁有非常亮的珠光,很多商家拍出圖來,看過去也和澳白一樣。

但如果看到實物,你就會發(fā)現(xiàn),絕大多數(shù)愛迪生珍珠亮雖亮,但表面生長紋很明顯。而澳白通常表皮更為光滑潔凈。
就像兩個人,一樣的五官,但一個皮膚光潔如嬰兒,一個皮膚上有各種痘印。
在同等光澤情況下,顯然是表皮細膩者優(yōu)。

當然不是所有澳白表皮都是光滑的,所有愛迪生表皮都有生長紋,有表面生長紋明顯的澳白,也有表面細膩光滑的愛迪生。一切都要具體到珠子本身。


還是要插一個題外話。
表皮細膩與否,如果沒有對比,照片是很難拍出來的。尤其是在一些珠寶燈下,燈光一打,珠子只能看見亮,根本看不清生長紋。

我有篇筆記介紹珍珠拍照時的“照騙”,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搜索查看,這邊不啰嗦了。

- 表皮緊實度的分級
Paspaley將表皮緊實度,也叫珠層緊實度,分為T、T/N、N三個級別。分別描述緊實(光潔細膩緊實,沒有波紋狀表皮)、緊實/普通(比較緊實不夠細膩,輕微波紋狀表皮)、和普通(明顯波紋狀表皮)的珍珠。
Autore將表皮緊實度分為CL(干凈)、VSL(非常輕微) SL(輕微)、MD(中等)、HY(重)幾個等級。
CL 看不到珍珠紋理
VSL 非常輕微的珍珠紋理
SL 30% 的珍珠表面可見輕微珍珠紋理
MD 50% 或以上的珍珠表面可見中等珍珠紋理
HY 整個珍珠表面可見嚴重珍珠紋理
珠寶匠參考了各機構的分級,結合我們整體的珍珠標準,將表皮緊實度分為極細膩、細膩、普通、花皮、嚴重花皮五個等級。

我們的珍珠都經過嚴格甄選,表皮緊實度至少都是普通以上的級別。這個普通主要還是針對愛迪生珍珠,畢竟愛迪生珍珠天然生長紋的確是太普遍了。

只有表面如嬰兒肌一樣光潔的珍珠,才會被我們定級為極細膩。

但由于表皮緊實度和瑕疵是分開描述的兩個指標,珍珠有可能存在表皮極細膩,但有微瑕的情況,在挑選的時候要綜合比較各個參數(shù)哦。

J先生說:
不管珠寶玉石中哪個品類,珠寶匠都一直堅持嚴格分級,如實描述,讓消費者買得明明白白。
大家在選購珍珠的時候也要擦亮眼,不要被仙圖和通貨膨脹的描述迷惑,多看少買,多學再買,才能保護錢包不被坑。
關于珍珠,你還有什么想了解的?可以評論里留言告訴我們哦~
相關閱讀:
歐洲最慘王室實錘!靠8件珠寶撐半個世紀,其中1件還是“冒牌貨”
越罵越要戴!“世紀婚姻插足者”卡米拉,又解鎖10枚王室傳世胸針
時髦精的早春珠寶穿搭!劉詩詩熱巴私服同款,輕松拿捏春日氛圍感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