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家進賈府不久,也就是在書中第八回時,金玉良緣便被提起。當時寶玉到梨香院看望身體微恙的寶釵。寶釵提出要看通靈寶玉,她看到玉上面的文字“莫失莫忘,仙壽恒昌”便忍不住多念了幾遍。
結(jié)果寶釵的丫頭鶯兒在旁邊聽到了,便笑嘻嘻的說:“我聽這兩句話,倒像和姑娘的項圈上的兩句話是一對兒。”
寶玉聽了自然追問,寶釵被纏不過,因說道:“也是個人給了兩句吉利話兒,所以鏨上了,叫天天帶著,不然,沉甸甸的有什么趣兒?!?/p>
原來寶釵金鎖的字是“不離不棄,芳齡永繼”。寶玉看了,也念了兩遍,再念兩遍自己,發(fā)現(xiàn)果真有趣,因而他也笑道:“姐姐這八個字倒真與我的是一對?!?/p>
鶯兒再次笑道:“是個癩頭和尚送的,他說必須鏨在金器上---”
這便是金玉良緣初次登場。
不知寶釵主仆兩個是有意還是無意,反正金玉良緣之說吹到了寶玉耳邊。不管寶玉是否在意至少他知道了一事:他有玉,寶釵有金,且金玉上面的文字大有深意。

我們看書中第十九回,寶玉為了打消黛玉的困意,給她說了個耗子偷香芋的故事。說完,他覺得黛玉的袖口有香氣逸出,便問她是什么香。
黛玉說了一句:“難道我也有什么‘羅漢’‘真人’給我奇香不成?我有奇香,你有‘暖香’沒有?”
寶玉一時不解,因問:“什么‘暖香’?”黛玉點頭嘆笑道:“蠢才,蠢才!你有玉,人家就有金來配你,人家有‘冷香’,你就沒有‘暖香’去配?”
“你有玉,人家就有金來配你”,黛玉這話沒說錯,薛寶釵的金就是后面故意打造出來的幌子。
這個事情瞞得過府里的下人婆子,卻瞞不過聰明人,黛玉一眼就看穿了各自的門道。
金玉良緣之說,寶釵鶯兒在寶玉面前漏了點風聲,薛姨媽那邊應(yīng)該也沒閑著,肯定也找機會在王夫人面前說起過此事。
比如后來薛寶釵羞籠紅麝串時就有這樣的句子:
薛寶釵因往日母親對王夫人等曾提過‘金鎖是個和尚給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結(jié)為婚姻’等語,所以總遠著寶玉。昨兒見元春所賜的東西,獨他與寶玉一樣,心里越發(fā)沒意思起來。
寶釵遠著寶玉,這是無稽之談,她是不分晝夜的往怡紅院跑,一有機會就貼上寶玉。這個我在多篇文章中都分析過,在此不再細說。
且說王夫人,她聽到薛姨媽的這些金玉論的話題,其實也從來沒有正面回應(yīng)過。王夫人或許心中有點活動,畢竟寶釵是她的外甥女,比起黛玉更是自己人,但是就算她有想法,也不能怎么樣。
第一,她雖是寶玉的母親,但寶玉的婚事更多的是要聽從賈政的安排。因為在當時那種時代背景下,女子都是要聽從丈夫的話。賈政才是真正的一家之主,家中大事由賈政做主,包括寶玉的婚事。
第二,寶玉娶媳婦的條件,可以參考一下賈珠??纯蠢罴w是什么出身,不是大富,但是絕對是書香門第。
由此也可知賈政對下一代,對賈府未來的方向是更偏向于文化,即從科舉方面謀求出路。從這一點,也知道薛家是不符合賈府選媳婦的要求的。反之,黛玉則是真正的書香門第出身,在出身上具有絕對的優(yōu)勢。
第三,寶玉的婚事賈政有話語權(quán),但是他是個孝子,很多事情上他聽賈母的。賈母對寶玉婚事的關(guān)心不亞于賈政,從賈母的角度上看,她會選擇寶釵嗎,根本不可能。
基于此,王夫人就算自己有點偏向于寶釵,她也只能在心中打下小算盤,行動上也不敢怎么樣。

賈母對寶釵,明顯是拒絕的。比如第二十九,清虛觀打醮,張道士給寶玉提親,說了一個十五歲的小姐,一聽上去很是符合薛寶釵的條件。
賈母什么反應(yīng)呢,她一聽馬上拒絕了,她說:“上回有和尚說了,這孩子命里不該早娶?!?/p>
賈母這話說得清清楚楚,寶玉命里不該早娶,且這話也是和尚說的。薛寶釵十五歲了,可以說親了,那就慢慢等著吧,寶玉還小不能早娶。
這就是賈母的態(tài)度,她不管什么金玉良緣之說。要真有命中注定,那只能是木石前盟。
再說了,金玉也不一定是寶玉寶釵。
張道士后來給寶玉拿來一盤子禮物,寶玉用手翻弄尋撥,一件一件的挑與賈母看。
賈母因看見有個赤金點翠的麒麟,便伸手拿了起來,笑道:“這件東西好像我看見誰家的孩子也帶著這么一個的?!?br/>寶釵笑道:“史大妹妹有一個,比這個小些?!辟Z母道:“是云兒有這個?!?br/>
賈母明明是有意提起湘云的金麒麟,寶釵不知就里,還趕緊說湘云有一個。賈母果然肯定的說“是云兒有這個”。
賈母為什么偏要在這個時刻說起金麒麟?簡單,金麒麟也是金啊。薛家愛說金玉良緣,就許寶釵有金,別人不能有金嗎?湘云的金麒麟是不是金,如假包換!
所以,真有金玉良緣之說,湘云也符合,并非只有寶釵一個。
我們再看看看賈政的態(tài)度又是如何。
第三十五回中提到賈政有個門生傅試,傅試有個妹子傅秋芳。
傅秋芳有幾分姿色,聰明過人,那傅試安心仗著妹妹要與豪門貴族結(jié)姻,不肯輕易許人,所以耽誤到如今傅秋芳年已二十三歲,尚未許人。爭奈那些豪門貴族又嫌他窮酸,根基淺薄,不肯求配。
傅試雖然根基淺薄,好歹也是官宦之家,那些豪門貴族尚嫌他窮酸,不愿求配。那薛家商賈之家,薛寶釵在那些貴族眼中更加啥都不是了。
那些豪門貴族尚且如此,而賈府畢竟是國公府,還是一府兩國公呢,這樣的家族又怎么可能看得上薛家的寶釵?
至于鳳姐,從頭到尾就沒搭理過薛寶釵,她倒是開玩笑對黛玉說:“你既吃了我們家的茶,怎么還不給我們家作媳婦?”
就連小廝興兒都說, “只是他已有了,只未露形。將來準是林姑娘定了的。因林姑娘多病,二則都還小,故尚未及此。再過三二年,老太太便一開言,那是再無不準的了。”
而寶玉本人呢,他夢中都喊罵:“和尚道士的話如何信得?什么是金玉姻緣,我偏說是木石姻緣!”
由此可知,賈府上至賈母,賈政,下至小廝等人,對寶玉的婚事一向看好的都是兩個玉兒聯(lián)姻,從未考慮過薛寶釵。所以說薛家打造的金玉良緣之說,根本就是個徹頭徹尾的笑話。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