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馮海濤 畫作/夏德輝(春色逐風)展覽作品
畫胡楊的畫家不少,但是抓住胡楊和畫的核心的,確實寥寥無幾。認為胡楊的精神和三千年的故事,是那失去生命的屹立,是秋的金色。所以,畫胡楊者,多是枯樹和頂著一頭的金黃。不知大家有沒有過深度的思考,胡楊的精神是失去生命的頑強嗎?是那樹葉要飄零的晚秋嗎?胡楊三千年的過往和風霜,其精神和可歌可泣的贊揚,是其踏上大漠,是其扎根大漠,是其在大漠生長的大好年華。就如一位軍人,我們歌頌的不是捐軀和犧牲,而是其勇敢的穿上這身戎裝和保衛(wèi)國家、守衛(wèi)邊疆的責任和決心。蓋上國旗,那不是宣揚,而是緬懷與悲傷、悲壯。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胡楊的美,絕不是死而不枯,絕不是晚秋的金黃。而是哪不畏風霜堅強,是哪風華正茂的陽光。美學,有暴力美學,有大漠美學,有殘缺美學,可是少有談陽光美學,積極美學。為什么?藝術家的責任難道是美化暴力、殘缺嗎?這顯然是背道的??蔀槭裁磿@樣呢?是揚善和惡念,古人言“學好三年,學壞一日”。引人向上和向善,是喋喋不休,是各種的說教。而惡呢,只需要揮一下刀。一部電影,沒有暴力,就思想教育,會有票房嗎?一個正常人走過你會注意嗎?要是非常六加七呢?這就是為什么電影有暴力美學,一些小品和脫口秀之類的節(jié)目喜歡用六加七這類的素材的原因??墒?,這真的是藝術嗎?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胡楊,夏德輝老師主創(chuàng)的方向。其也是真正抓住胡楊精神的畫家。其胡楊作品,寫了胡楊的年華,寫了胡楊的積極向上。有春,有夏,有秋,也有風霜。卻沒有遲暮和悲傷。因為,夏德輝老師知道,藝術的價值是弘揚。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