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是你,或是您,都行,會有人真心的愛你。
——今天的編輯 吹風(fēng)
北方人喜歡說“您”——
“您幾位”;
“您吃了嗎”;
“您自己來品鑒一下”;
敬語,聽起來非常抬舉,有一種在口頭上給人跪下的感覺。
但南方人,不會感受到賓至如歸,而是覺得嘴巴在翻白眼。

南方人基本上不會用您,方言里根本就沒有這個字,頂多書面一下,日常不會輕易使用,因為透露著一種扭捏的做作。
當(dāng)一個南方人使用您,一般就是想劃清距離,或者陰陽怪氣。
北方人是乙方語系,如果突然有一天變成了你,等同于一腳踩在了對方臉上,北方人會用您問候,“您說的是人話嗎”。

小時候?qū)懶?,開頭必須寫您好,這是一種標(biāo)準(zhǔn)的格式,書面。
但是讓一個南方人張口去說,好像有一點猶豫,不僅是整個人會變得不自然,而且聽起來非??吞祝讶司苤Ю镏?。

偶爾稱呼領(lǐng)導(dǎo)為您,但下一秒就會覺得自己很諂媚,受不了。
如果在北方,您和你的差別尤其大,尤其是對長輩來說——
用您,那就是扶著老奶奶過馬路,
用你,那就是騎著老奶奶過馬路。
看似僅是少了一個心,卻是非常的大不敬,可能會被逐出家譜。
但南方人對長輩使用您,氣氛就會變得見外起來,不親近,如果突然關(guān)心一句,“您老可悠著點”,長輩會一宿不眠。
南北差異確實大。
@一駿 寢室,之前有一個北方人,跟家里人打電話,一直用您,以至于他后來安慰著問室友,是不是跟家里鬧了矛盾。

結(jié)果是從小就被教育說您,哪怕是在家,面對爸媽,都要說您。
但室友第一天上課,看著同學(xué)直接稱呼老師為你,依然大為震驚,他坐在旁邊如坐針氈,非常刺耳,覺得同學(xué)膽大包天。
室友覺得直接用你,不禮貌,@一駿 解釋說,“你在開頭加一個老師就行”,用一個稱呼,再加上你,就不會很莽撞。
相反,南方人很害怕聽到對方說您,一般都是要找你麻煩。
你在腦袋里回想一下,要么要錢,要么找事——
“業(yè)主您好,麻煩交一下物業(yè)費”,
“XXX家長,您的小孩非常想念您”,
尤其是下面這一句,每一個南方人聽到都要不自覺重復(fù)一遍。

之前去面試,@樂多 背了一段自我介紹,一開始用的您,結(jié)果到了回答問題環(huán)節(jié),就變成了你,根本堅持不了多久。
重點是,她說方言里,根本就沒有這個字的發(fā)音,只有用普通話,非要說的話,可能會說成寧,寧的話那就更會闖禍。

老輩子@余飛 表示同意,我問他,“一般說您好還是你好”,“我說的里好”,“里好,神客,請里系好安全帶”。
同樣是坐出租車,北方人怎么說,“您往哪兒去啊,勞駕您系好安全帶,咱們這兒就出發(fā)”,有一種在坐專車的感覺。
對,北方人也喜歡用咱們,但南方人會想,咱們真沒這么熟。
反正北方人從小,就要被教說您、怹、咱,buff疊滿,非常隆重。
但是如果是同輩的人,或者是非常熟悉的哥們,也不會說您,會變成,“好久不見,你丫最近忙什么呢”,反差比較大。
南方人偶爾也會用您——
比如社恐的時候,用您;
比如求人辦事的時候,用您;
比如陰陽怪氣的彎酸的時候,用您;
想起了經(jīng)典的廣告詞:您沒事吧?

@樂多 給我講,她找她同事辦個事,結(jié)果同事來了一句,“您稍等一會兒”,她一下就不高興了,“大姐你這樣說話”。
她私下打聽,那個同事是不是對她有意見,“其實她是一個北方人”。
您,在南方人的語境里,不一定有禮貌,但一定很想干仗。
尤其是說著說著突然改口說您,第一反應(yīng)是德不配位,第二反應(yīng)就是調(diào)侃的意思,不說不會沒大沒小,說了才是小事變大。
@樂多 自己當(dāng)然不會用您,尤其是在職場,她說要用的話都得用,不能只是對某幾個人用,這樣感覺自己在分等級。
另一點就是,用您會讓自己顯得不自信,姿態(tài)低,這樣不好合作。
況且,領(lǐng)導(dǎo)不一定就喜歡您,有一次@小坨 在會上給領(lǐng)導(dǎo)匯報工作一直用您,領(lǐng)導(dǎo)直接沒忍住說,“你以后直接用你吧”。

去北方讀書的南方人@平 ,他就被馴化成了您,他過年回家看外婆,張口就是您,結(jié)果外婆笑她,“書讀多了”。
他因為一直習(xí)慣了您,以至于希望對方也說您,如果對方不說就會不爽,之前租房,房東就對他說的你,他覺得看不起他。
但是到了南方,你不代表不禮貌,而是有一種隨和自然的感覺。
如果一個南方人接電話,開口就是你好,那一定是非常的禮貌,如果用您好,感覺自己是客服,“請問有什么可以幫您”。
面對騷擾電話,如果還能以謝謝結(jié)尾,那一定就是最高禮儀。

南方人遇到北方人,有時候還要自作主張用您們,簡直鬧笑話。
北方人說,這種用法是錯誤的,一般都是“您幾位”“您仨”,要不然就是“諸位”“列位”,您們聽起來就非常難受。
要不然就直接用您,然后眼神掃射一圈,就代表了都照顧到。
但我發(fā)現(xiàn),有一部分人,直接避開了這個表達,你或您都不說。
走在路上,南方人一般不會說您,而是哥、姐、叔、師傅、阿姨、乖乖,用一個身份來替代您,就沒有那么的奇怪。

或者頂多,在稱謂后面加一個你好,阿姨你好其實就等于您好。
更多的南方人,統(tǒng)一把對方叫做老師,@一駿 騎個自行車,后面電瓶車突然傳來一句,“老shei,麻煩讓一下嘛”。
北方人說,除非對方有教師資格證,否則不得喊對方老師。
如果把歌詞里的你換成您——
您不是真正的快樂;
他一定很愛您;
終于等到您;
感覺聽起來,也不是很遺憾,或者開心,其實電視劇里還挺多這樣的表達,但是日常生活中,真的就是要因地方而議。
入鄉(xiāng)隨俗,自己拿捏個中的情緒,變成一個有修養(yǎng)的好人。
有一點要強調(diào)的是,您仍然是一個文明的好字,不應(yīng)該被污名化。

今日編輯 | 吹風(fēng)
插圖 | 春春
本文系談資“成都Big榜”官方稿件
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文章、不得使用文中圖片
否則將追究法律責(zé)任


@吹風(fēng)
油菜花一日游

終于出太陽了

獨自訓(xùn)練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