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人文 |科普|服務

超半數國人超重?國家喊你管理體重嘍!

3月9日下午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民生記者會上,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宣布實施“體重管理年”3年行動,普及健康生活方式。

“國家不允許你胖”“國家喊你減肥”。從兩會熱議到全民行動背后反射出我國肥胖問題的嚴峻性以及在社會審美標準下的個人焦慮。

國家為什么不允許你胖?超重和肥胖已然成為現代社會中日益突出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

數據駭人!

根據《中國居民營養(yǎng)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2018年我國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的比例分別達到了34.3%16.4%,使得成人超重和肥胖的總發(fā)病率超過了50%。在6至17歲的兒童和青少年中,超重和肥胖的比例分別為11.1%7.9%,并且這一趨勢正在逐年上升。研究預測,如果當前趨勢無法得到有效控制,到2030年,我國成年人和兒童的超重肥胖率可能分別上升至70.5%31.8%。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危害深遠!

肥胖絕非僅關乎外觀體型,它還會引發(fā)身體的炎癥反應。眾多研究證據表明,肥胖與體內炎癥水平的升高密切相關,是多種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代謝功能障礙、脂肪性肝病、慢性腎臟病以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關鍵風險因素。隨著全國肥胖率的快速上升,各種慢性疾病的患病風險亦隨之增加,這不僅直接增加了家庭的醫(yī)療開支,也間接加重了經濟負擔。

該如何做?

第一步:了解你自己

身體質量指數(BMI)是衡量體型胖瘦的重要指標之一。 BMI=體重(kg)/身高(m)2。 (例: 身高160cm,體重60kg,BMI為60/1.62=23.44)

24≤BMI>27.9稱為超重,BMI≥28成為肥胖。

測量腰圍。在我國,正常腰圍的標準被定義為男性小于85厘米,女性小于80厘米。當男性的腰圍達到或超過90厘米,女性達到或超過85厘米時,可診斷為中心型肥胖。根據脂肪組織在體內積累的位置不同,肥胖可以分為外周性肥胖和中心型肥胖。中心型肥胖是指脂肪在腹部區(qū)域過度積累的情況。研究顯示,與外周型肥胖相比,中心型肥胖的個體更容易患上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以及代謝綜合征等慢性疾病。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來源:pixabay)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來源:pixabay)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第二步:合理飲食,科學搭配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來源:中國營養(yǎng)學會官網)

合理膳食是全民健康的關鍵一環(huán)。中國營養(yǎng)學會發(fā)布的《中國居民膳食寶塔(2022)》為公眾提供了清晰的飲食框架,從金字塔底層到金字塔頂端分別囊括了每天應該攝入的由多到少的食物種類,建議每天攝入平均12種食物,每周不少于25種食物,有粗有細,葷素搭配;定時定量規(guī)律進餐;少吃零食,少喝飲料;適當改變進餐順序,按照“蔬菜一肉類一主食”的順序進餐等等。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有需求的朋友可以進行個人體成分分析,了解自身的肌肉和脂肪含量,從而為自己制定一個科學的飲食和運動計劃,打響體重管理攻堅戰(zhàn)的第一槍!

咨詢時間:周一至周五

臨床 營養(yǎng)科 地點: 門診二樓骨科診室旁

(注: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 THE END -

審核 | 李兵

專業(yè)審核 | 牛宏圖

文字 | 湯曉月

編輯 | 徐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