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市場研究公司Dell'Oro Group的分析數據,2024年對于電信供應商來說,是充滿挑戰(zhàn)的一年。從整體市場情況來看,2024年全球電信設備市場收入同比下降了11%,這一降幅創(chuàng)下了20多年來的最大年度降幅。

不過,在全球電信設備市場整體低迷的背景下,華為卻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在中國以外地區(qū)的市場排名發(fā)生了變化,初步估算,華為超過諾基亞成為(不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市場)第一大供應商,其次是諾基亞和愛立信。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根據Dell'Oro Group數據,華為在中國以外市場的份額從2021年的19%攀升至2024年的22%,相當于每年多拿下35億美元訂單。而愛立信在同一時期、同一地區(qū)下降了約2個百分點。

分析來看,這份成績單背后藏著三重突破:

首先,當歐美廠商扎堆爭奪5G基站合同時,華為在拉美、非洲鋪設了超過20萬套低成本微波傳輸設備。這類設備單價雖不足5G基站的1/10,卻幫助墨西哥運營商Totalplay用半年時間將農村網絡覆蓋率從37%提升至61%。

其次,面對美國技術封鎖,華為將研發(fā)投入強度提升至26%(行業(yè)平均15%),在光傳輸領域推出單纖400G解決方案,比主流200G產品節(jié)省40%能耗。正是這項技術,讓巴西運營商TIM在2024年節(jié)省了1200萬美元電費。

第三,北美市場成最大變量:美國政府42億美元寬帶補貼催生GPON設備采購潮,華為雖被排除在外,但中興抓住機會拿下15%份額。某加拿大運營商高管透露:“中國設備的性價比仍然難以替代。”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歐洲、中東、非洲上演“南北分化”:沃達豐暫停5G建設,但阿聯酋為籌備2030年世博會,光傳輸設備采購量激增45%。華為憑借早年布局的海底光纜項目,在此領域獨占38%份額。

全球市場方面,除了華為,全球供應商排名基本保持不變,但收入份額略有變化,整體市場集中度保持穩(wěn)定,8家供應商在2024年占全球市場的約80%。這說明在全球電信設備市場,頭部企業(yè)的優(yōu)勢依然明顯。

Dell'Oro預測:

1. 愛立信推出的“基站即服務”模式,允許運營商按流量付費,在巴西試水期間客戶成本降低27%。華為則押注AI運維,其故障自愈系統(tǒng)在菲律賓將網絡中斷時間縮短了76%。

2. 6G標準前哨戰(zhàn),雖然6G商用尚早,但華為、三星已在太赫茲通信領域儲備超過3000項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