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護和運送文物,趙泰來做出加入英國國籍的決定!經過十幾年的努力,趙泰來才終于將6萬件國寶全部安全運回祖國......
20世紀末的一個清晨,一輛輛滿載著神秘木箱的貨車,緩緩駛入中國國家博物館。
工作人員們小心翼翼地打開木箱,剎那間,光芒奪目,精美的瓷器、古樸的書畫、造型各異的青銅器等珍貴文物映入眼簾。
這些文物歷經歲月滄桑,跨越重洋,終于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而這一切的背后,都離不開一個人——趙泰來,他將6萬件國寶無償捐贈給國家。
趙泰來出生于廣東東莞一個普通家庭,自幼父母雙亡,生活孤苦伶仃。
1969年,15歲的他跟隨姨媽前往香港生活。
在姨媽的悉心教導下,他開始學習鑒定文物,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練就了一雙能辨別文物真?zhèn)蔚幕垩邸?br/>1981年,姨媽驟然病重,臨終之際,她把趙泰來喚至床前,吐露了一個驚天秘密。
原來,趙泰來的曾外祖父生前,曾經從英國等地,收購了許多流落海外的中國文物。
曾外祖父一直希望有朝一日,將這些寶藏運回國內,卻一直沒能做到。
現今,這批中國文物仍隱匿于英國的一處莊園之內。
說罷,姨媽遞給趙泰來一把鑰匙和一張泛黃的地圖,讓他按照地圖,去尋找這批寶藏。
料理完姨媽的后事,他便懷著滿心好奇,急匆匆地趕往英國。
果然,順著地圖,他來到了一座十分荒涼的莊園。
當他開啟莊園倉庫的那一剎那,眼前的景象令他驚愕不已。
倉庫里堆滿了大大小小的箱子,打開箱子,里面全是精美的文物,有商周時期的青銅器、唐宋時期的書畫、明清時期的瓷器……
直至此刻,他方才驚覺,自己所肩負的責任是何等重大。
文物數量浩瀚繁雜,整理工作異常繁瑣,為了更順利地保護和運送文物,趙泰來做出加入英國國籍的決定。
此后,他獨自承擔起清點和整理文物的工作,每天早早起床進入倉庫,一待就是一整天,常常累得腰酸背痛,卻從未想過放棄。
在清點文物的過程中,趙泰來還面臨著巨大的經濟壓力。
為了維持莊園的運轉和支付文物的運輸費用,他不得不賣掉自己在香港的房產,甚至還向朋友借了不少錢。
可他依然無私的守護著這些價值連城的寶貝,從未想過放棄。
隨著文物整理工作漸近尾聲,趙泰來聯系了運輸公司,欲將文物運回祖國。
然而,運輸一事卻極為困難。
在文物運輸的過程中,遇到了重重困難和阻礙。
如果不是趙泰來一直監(jiān)管著,只怕這些文物早就毀壞殆盡了。
因為手續(xù)問題,文物一度被滯留在海關,又因為運輸途中的意外情況,文物面臨著損壞的風險。
經過十幾年的努力,趙泰來才終于將6萬件國寶全部安全運回祖國。
回國后,趙泰來沒有絲毫猶豫,毅然決定將這些珍貴的文物無償捐贈給國家。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