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修的時候,水電改造在“隱蔽工程”里算是最花錢而且最讓人煩惱的部分了。那到底是把水管走在頂部呢,還是走在地面呢?這個事兒讓好多業(yè)主都糾結(jié)得睡不著覺——有的人說走頂比較安全,有的人說走地能省錢,另外還有人說這兩者都是瞎花錢!
今天我們請來從業(yè)20年的水電老師傅,從成本安全維修3大維度全面分析,一文說透哪種方式最適合你家!

一、水管走頂VS走地:3大核心對比
1安全性誰更強(qiáng)?
走到那個地方會漏水,直接就滴到自己家的吊頂上了,樓下鄰居沒什么危險。但要是長時間一直滴水,有可能會把吊頂的龍骨給腐蝕掉,并且在水壓不穩(wěn)定的時候,特別容易出現(xiàn)“水錘效應(yīng)”(也就是水管會震動)。
走地漏水能直接流到樓下天花板那去,得賠人家錢,還得負(fù)責(zé)維修,搞不好還會引發(fā)鄰里之間的糾紛,這可真是一下子來個三連擊??!不過呢把管線埋在地下就比較穩(wěn)定啦,也不容易被外面的力量給弄壞。

老師傅提醒:
“頂上漏水導(dǎo)致?lián)p失500元,地上漏水要賠5萬”這樣的例子有很多很多我建議在廚房、衛(wèi)生間這類潮濕區(qū)域,最好先把管道走在頂上,而客廳和臥室呢,走在地上會更省錢一些。
2成本差多少?
走頂這種行為會多用30%的材料(也就意味著管線長度會變成原先的兩倍),人工費用會高出50%,整體算下來相較于其他方式要貴3000到8000元(以100㎡作為例子)。

走地省材料施工快預(yù)算緊張的首選,但務(wù)必做好“48小時打壓測試”!
數(shù)據(jù)真相:
看起來走路能省下一些錢,但是如果漏一次水,僅僅是賠償以及重新裝地板的費用,就很有可能會超過2萬呢!從長遠(yuǎn)的角度來講,走頂反倒能夠“花少量的錢避免大的麻煩”。
3維修難度對比
把頂上的吊頂撬開就可以進(jìn)行維修啦,一天就能弄好,而且不需要砸磚呢,維修的成本最低只要300元。
走路的時候要是去砸地板或者挖水泥層,那維修費用最少得5000元,而且還很有可能把防水層給弄壞了。

鋪地暖的家庭:走地與地暖管線沖突,強(qiáng)行交叉埋隱患。
樓下已裝修:一旦漏水,賠錢賠到心滴血!
南方潮濕地區(qū):走頂避免地面潮氣腐蝕水管。
例外情況:
北方集中供暖+全屋瓷磚:可局部走地省預(yù)算。
預(yù)制板老房:樓板薄走頂打孔易傷結(jié)構(gòu),建議走地。

三避坑指南:走頂走地都別踩這3個雷!
冷熱水管之間的距離要是小于15厘米的話,那就一定要把保溫棉給包上,要是不包的話,冷凝水就會把吊頂給毀壞掉!
水電同槽:水管帶電太危險!必須間隔30cm以上。
就知道迷信品牌:偉星和日豐說質(zhì)保50年呢,可實際上焊接工藝比水管自身還重要嘞!

驗收口訣:
“打壓測試08兆帕半小時不掉壓;熔接雙眼看,接口無毛刺
結(jié)語沒有最好,只有最合適!
水管在頂部走還是在地面走沒有固定的答案,主要得看房子的結(jié)構(gòu)、手里的錢以及能承受的風(fēng)險大小。要是錢足夠就選擇走頂,這樣比較穩(wěn)妥也讓人省心;要是錢不夠花就走地,不過一定要把施工質(zhì)量抓好!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