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5日,中國杭州電競中心,地下一層選手通道,羅思源首次半路停住,接受賽后采訪。
差不多半個小時后,一則不到二十秒的短視頻攪動了王者榮耀電競觀眾群體。
視頻中,面對記者“準備在決賽的舞臺上展現(xiàn)怎樣的自己”的提問時,沒有任何猶豫,他回答道:“我不想展現(xiàn)自己,我想展現(xiàn)我們團隊的強大?!?/p>
結(jié)合社交媒體上的評論,可以說這既是整個亞運會期間最好的一次賽后采訪,也是最好的一次決賽前采訪。這份表現(xiàn)背后與其說是臨場反應,不如說“我們”“團隊”這些關鍵詞刻印在應對采訪的本能里。
羅思源,KPL里他的ID是花海。他的履歷上清晰地記錄著這樣一個成就:2021年秋季賽開始,他帶領隊伍在一年多的時間里豪取五冠,是俱樂部歷史上率隊奪冠次數(shù)最多的隊長。

仿佛,他具備做隊長的天賦。
花海有著兩個涇渭分明的標簽:出道即巔峰和冠軍隊長。前者指的是他在KPL的首秀里豪取五殺,處子賽季就隨隊奪冠。后者則是2021年秋季賽開始至今取得的一系列成績。
毫無疑問,對于任何一名選手而言,這兩個標簽都是魚和熊掌?;ê5霓D(zhuǎn)型始于何時呢?
在公共傳播里,這段歷程始于2021年8月22日,2021王者榮耀世界冠軍杯半決賽。
武漢eStarPro以1∶4不敵當時的重慶QGhappy,繼春季賽后連續(xù)第二次倒在了四強后,花海迫切地想要離開賽場,卻意外地被“為了SK”這個看似荒唐的念頭打動了。之后,他作為隊長,率領全新陣容的武漢eStarPro再次踏上了賽場。

繼續(xù)查閱下去會發(fā)現(xiàn),這段經(jīng)歷出現(xiàn)了空白,一段從個人英雄主義向著團隊至上轉(zhuǎn)型的空白。
這即是《賬號已離線》第四期里,記者關注的焦點話題,也是賽場內(nèi)的花海、賽場外的羅思源從未對外界細說過的故事。
如同文章開頭引用的采訪片段。從“我”到“我們”,面對采訪脫口而出的關鍵詞變化的背后,是一段緩慢、隱蔽但影響深遠的經(jīng)歷。對他的影響也是數(shù)據(jù)、排名、榮譽都無法替代的。
當花海仍然奮戰(zhàn)在賽場上,賽事時鐘的指針推著他不得不向著下一個冠軍狂奔,聊這段經(jīng)歷也許是不合時宜的,觀者或許也沒有足夠的興趣和耐心去理解這樣一段經(jīng)歷對于他的意義是什么。
但當羅思源暫別賽場時,我們相信,恰恰是這樣的經(jīng)歷,更能讓喜歡他的觀眾產(chǎn)生更深的認同。
在采訪的最后,應記者請求,花海送給了年輕選手們一段非常樸實的話,樸實到和他的經(jīng)歷似乎完全不匹配。但如果放在《賬號已離線》第四期的語境里,卻能真切地感受到他身上的返璞歸真。
進一步講,頂尖選手向著隊長轉(zhuǎn)型在如今的KPL賽場上并不罕見,每一位如此選擇的選手都要面臨各自的挑戰(zhàn)。這些挑戰(zhàn)有的尋常、有的出乎意料;有的簡單清晰,有的卻亂如麻繩。
也因為面臨選擇,所以這些經(jīng)歷本身成了認識一名選手最好的鏡子。
這也是《賬號已離線》做到第四期,整個制作團隊的感悟。在湍急的流量里,對只言片語的解讀所引發(fā)的影響永遠是未知的,唯有短暫地離線,去尋找、描述那些在不為人知的地方發(fā)生的緩慢、隱蔽卻有力的變化,才能將迷路的意識拉回到個體的真實上。
2019年3月7日首次登上KPL賽場至今,已經(jīng)過去2205天。2205天后,我們一起,重新認識花海。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