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想成都實在是個很適合生活的城市。
第一晚去了Ralph Lauren的bar。真稀奇呀,全中國只此一間,就開在成都。不曉得上海知道了作何感受,不過它熱鬧時髦的新鮮玩意那么多,大概也不在乎。


在店鋪三樓,循著店內(nèi)木制樓梯可以直接走上去,或者從二樓外面的露天走廊進入。是那種美式復(fù)古風(fēng)格,木頭地板,木頭墻板,侍者往來間說流利的英文。帶位和點單的那位侍者很年少,穿休閑紳裝,身姿挺拔,人也俊朗,還以為哪位公子哥來打暑期工。
酒單非常有趣。每個度假勝地就是一個章節(jié),每個章節(jié)有對應(yīng)風(fēng)格的雞尾酒。點的每一杯都好,優(yōu)雅平衡如愛馬仕的香水,酒精度也適中。現(xiàn)在我信了Ralph Lauren創(chuàng)始人說,他想輸出的不只是衣服,而是一種生活方式。
店內(nèi)嚴(yán)格執(zhí)行禁煙,真好。于是露臺上有女士裹著毯子抽煙,與桌子對面的人聊天。不遠處有人十點鐘還在打冗長的工作電話。而我們旁桌只有一位客人,抱著他毛絨絨的白色小狗來吃一頓安靜的晚餐。



第二天去的另一家酒吧印象也很深刻,名字叫beatniks。流行文化中指稱垮掉的一代,拒絕服從,以戲謔的態(tài)度對待人生。可明明大家都很規(guī)范禮貌,杯子擦過好幾遍,連切冰塊都一絲不茍,四個角的尖銳邊邊一應(yīng)都要切除。


店內(nèi)小小的,客人圍坐在凈白的吧臺旁,像一間幽沉現(xiàn)代風(fēng)格的城市廚房,只不過廚師烹飪的是特調(diào)酒。
第一杯是松仁,也最喜歡它。調(diào)酒師介紹說它會有些類似金湯力,太客氣了,它比金湯力更有中國山水詩風(fēng)味。清泉中暗藏一捧松針,松下問童子,童子贈我以松花。
像馬天尼帶有一顆橄欖一樣,這杯松仁也自帶一顆小小松果。嚼起來微澀,有松香。想起曾經(jīng)買過長白山新鮮的大顆青松球,小刀切開,松汁和松脂黏在上面難以清除,徹底毀了一把刀。但切面迸濺出新鮮寒冽的青澀松味,實在難忘。



我們在玉林社區(qū)走,當(dāng)?shù)厝俗〉纳鐓^(qū)。
隔幾步路就藏著一家小小的咖啡館,或者是書店,以及小型的不知道什么用途的小商店。但一定滿街都是飯館,密度之高刷新我的認(rèn)知。天爺,成都人真的好愛吃飯。


社區(qū)里最喜歡兩個去處。一是玉林綜合市場,熱熱鬧鬧的,很市井但算得上整潔。花鋪開在調(diào)料攤旁邊,小蒼蘭一把18塊錢。嗯?離云南那么近,好像花價也沒有因此打下來很多。


另喜歡一家書店,連名字都很有味道,叫退步集?
店里賣舊書,很干凈,大多裝在塑封袋里。還有一些老舊的印刷品,以及有年代感的老物件。買了一個冰箱貼,老式鐵片,寫著糧店幾個字。比我的童年記憶還要久遠,以至于不知道當(dāng)年什么用途。




也特意去了寬窄巷子。
十幾年前來過成都,來過寬窄巷子,這次故地重游。那時還是稚氣的大學(xué)生,看一切都新鮮有趣,于是寬窄巷子也有留下特別鮮活美好的記憶。如今抱著重溫回憶的心前去,卻發(fā)現(xiàn)原來它也只是每個城市都有的商業(yè)古街成都版。
大概是少年時見識太少,也沒準(zhǔn)是老街臣服于時代流行。
當(dāng)時沒有照片留存,就變成一樁懸著的公案了。




反倒喜歡不遠處的魁星樓。
走過去會路過一家烘焙店,名字可愛叫春風(fēng)面包供銷社。成都好像是個非常醉心于吃喝與生活的城市,以至于蛋糕看起來都比別的地方美味,價格也實在,買來一塊樹莓開心果巴斯克,盛惠24元。
在魁星樓吃了兩頓飯。
一頓在成都吃客,看起來是本地人也喜歡的去處。都說成都人愛玩有夜生活,可吃飯卻總是掐著點早早就吃掉了。中午12點半去,都不要排隊,吃著吃著越來越冷清。
不過火爆黃喉味道真好,浙滬再熱鬧的場子,跟人家一比,滋味上到底有微妙差異。


印象更深刻倒是隔壁桌一對老夫妻。老人家瘦削,奶奶更是頭發(fā)灰白。人沒有很高大,身姿卻挺。看著一身清氣,像是學(xué)院里會看到的老院士與老教授。在川辣館子里只點了兩盤青菜與米飯,吃飯時言談不多,臨走卻要相互挽手。
跟S先生對視一眼,都為老人家卓著的氣質(zhì)折服。
有些人,老了也像鶴。
另一頓是無名冒菜。也好吃的,但更多是祛魅。原來我們外地的館子,也不太輸成都地道的冒菜呀。

但五里關(guān)的火鍋是好吃的。
發(fā)現(xiàn)成都的火鍋跟重慶一樣,是評不出一二三的。當(dāng)?shù)厝瞬粣鄣模獾厝藚s覺得好吃。即使有當(dāng)?shù)厝伺紶柎蟀l(fā)慈悲稱贊上幾句,卻總要跟一句前幾年好吃這幾年不行了,或者某某街上那家最好其它不行。
因此不抱太大希望去了五里關(guān),卻出乎意料的好吃。
服務(wù)員既熱情又可愛。我問本地人都吃什么辣度,他很誠懇跟我說本地人都不怎么來吃。
一個沒忍住哈哈哈笑了出來。

去了成都博物館,去了東郊記憶,最喜歡的去處卻是金琴老茶館。


店里一應(yīng)都是舊的。
舊的門板,舊的牌匾,舊琴舊戲臺。招待方式也老派,點好想要的茶,等會一個蓋碗端過來,送一暖瓶熱水。
是真心給人一個生活去處的茶館。一杯茶十幾二十元,老人家們帶著零食來閑坐。嬢嬢出去有事,放一架老式的銀框眼鏡在桌子上,提示此處還有人等會要落座。茶不必很好,但要帶自己心愛的杯子來。
點了一碟胡豆,一盞飄雪和竹葉青。飄雪就是茉莉花茶,成都人風(fēng)雅,灑上幾瓣茉莉花。茶葉給的多多的,沏過三五泡都還有豐盛的甘苦滋味。
我們坐在天井下,三月還有些寒,成都人不愛開暖氣空調(diào)是真的。
最后胡豆沒吃完打包走。坐車時看到小巷墻上寫著詩,一路看過去全都與琴有關(guān)。然后發(fā)現(xiàn)這邊街區(qū)叫撫琴,不遠處就是有名的撫琴夜市。
我所居住的城市街名有叫呼童街賣魚路拗花巷,我以為已經(jīng)是頂頂中式的浪漫了。而蓉城的浪漫,實在不遑多讓,成都人應(yīng)該很愛自己的家吧。


附一些旅途中的plog:

過天橋時看到有嬢嬢擺攤,賣手工縫制的鞋墊。上次看到鞋墊這種事物,至少是二十多年前了吧,真是好復(fù)古的一個城市。

去五里關(guān)時,路過小巷里一家中古店。門口坐著這位不曉得與店鋪有沒有關(guān)聯(lián),喜歡他的外套。


米、酒釀、茶,這是成都的奶茶店。

真是好愛大熊貓的一座城市,隨處可見。


LV跟村上隆的再次聯(lián)名,真是聲勢浩大。盤下旁邊的廣東會館,布置了五彩繽紛的小花。路過的男男女女,老人與孩子,都要停下來看一看。



玉林社區(qū)是成都熱門的citywalk路線。作為游客,值不值得專門跑一趟呢?它其實就是當(dāng)?shù)厝巳粘>幼〉牡胤?,不刻意造景,咖啡館和文化店也不扎堆,散落在社區(qū)里。
看不到令人激動的景象,是生活的自然流淌。

走在文殊院門口,遠遠就看到這位小朋友。騎在爸爸脖子上,手里很驕傲舉著鮮艷的氣球小花。


文殊院香火旺,走在門口就有廣播苦口婆心反復(fù)在勸“不要聽信算命的”。不僅不收門票,進了寺廟里還會免費發(fā)香,再次苦口婆心勸大家不要去買外面的香。
我見過最生動最慈悲的寺院,大家排長長的隊進香。
臺階下有阿婆坐在那里吃點心??吹缴狭四隁q的老人就總覺得親近可愛,大概人老了越來越像孩子。


出了文殊院,不遠處有茶館。成都人喝茶是真的喝茶,喝出愛咋咋地的氣勢,不像別處,總跟談生意攪和在一起。

東郊記憶的蓉李記。在成都吃了幾天,實在吃不動了,晚上去小館子吃清淡小食,正好遇上半點有變臉表演。
館子里的飄雪真好喝,不如金琴茶館味兒濃,但依然好喝。




大概是beatniks的老板?落座后會友好問口味,然后做推薦。松仁真是印象深刻,金色酒液,卻喝出了泉水般清冽,以及翠青色的松針香。
店里正好有熟客,喝到興起,買了草莓橘子送老板,于是老板也請大家吃吃看。

在成都博物館看皮影,有得到深厚的美的滋養(yǎng)。最喜歡的一個館。


Arbor Gelato,魁星樓一家冰淇淋店,安吉白茶日本柚和野草莓兩個口味有得過獎。向大家作證,柚子口味真的很好,夏天估計體驗會更棒。


金琴茶館,一點半還有好些座位,等兩三點離開的時候,店里幾乎都要坐滿了。它的安逸,閑適,傳統(tǒng)的中式品味,居家過日子的消費價格,共同構(gòu)成了老人家與中青年的生活游樂場,我認(rèn)為是最有成都味道的去處。
在這樣的城市生活,煩惱是不是也比別處少一些?
Ann.
公眾號:安說 丨 小紅書:@Ann_Tearose 丨 視頻號:安說ing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