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萬歷皇帝與利瑪竇,網(wǎng)上有不少介紹文章,包括正規(guī)媒體發(fā)布專家教授的文章,其中核心是“萬歷非常欣賞利瑪竇”!

比如,去年北京日報客戶端發(fā)表的《利瑪竇與明清中西文化交流》中,就有“此后的數(shù)十年間,他歷經(jīng)曲折,最終得到萬歷皇帝的信任,得以在北京居住”,接下來還有“鑒于利瑪竇所做的巨大貢獻,明廷將阜成門外的滕公柵欄作為他的墓地”等。

甚至,某些文章中還有萬歷欣賞利瑪竇進獻的自鳴鐘,請利瑪竇駐留京城,讓利瑪竇去欽天監(jiān)指導(dǎo)工作,以及讓利瑪竇出入宮廷數(shù)十年,甚至給利瑪竇畫等身立像,賜以終身恩俸等等。

問題在于:萬歷皇帝真會如此欣賞一個洋和尚嗎?其實,這就是一個謊言,明實錄揭開了真相。更重要的是,這一謊言的誕生更值得思考,背后隱藏的邏輯讓人不寒而栗!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明朝實錄戳破謊言

明實錄》是明朝歷朝官修的編年體史書,記錄了明朝崇禎之前歷代皇帝的歷史,是研究明朝歷史的基礎(chǔ)史籍之一。其中,《明神宗實錄》中有利瑪竇拜見萬歷的歷史,共有三條,詳情如下:

1601年,萬歷二十九年二月,在華居住近20年的利瑪竇得到萬歷召見。

明實錄記載:“天津御用監(jiān)少監(jiān)馬堂,解進大西洋利瑪竇進貢土物并行李。又寄住二十年方行進貢,與遠方慕義特來獻琛者不同。且所貢天主天主母圖既屬不經(jīng),而隨身行李有神仙骨等物,既稱神仙自能飛升,安得有骨?!?/p>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利瑪竇進獻的是“天主天主母圖”,但明朝官員認為“既屬不經(jīng)”。更重要的是,利瑪竇隨身攜帶的“神仙骨”,顯然是人骨,應(yīng)該是要給萬歷表演騙人的把戲,但明朝官員質(zhì)疑“既稱神仙自能飛升,安得有骨”,因此認為是“兇穢之物”,按規(guī)矩這些東西是不能入宮的。

這種靠把戲騙皇帝的神棍行為,古代儒家讀書人極為厭惡,太監(jiān)也厭惡,因為迷住了皇帝豈不與他們爭寵?因此,利瑪竇沒能進宮覲見萬歷皇帝,而是按照慣例,給予一些宴賞和財賞,具體是“比照暹羅國存留廣東有進貢者賞例”,可能考慮到利瑪竇遠道而來,加上年歲已高,所以賞賜規(guī)格不低。

但最后還強調(diào)一句:“勿令潛住兩京,與內(nèi)監(jiān)交往,以致別生枝節(jié)。”所謂“潛”,就是潛藏的意思,就是躲在南京北京,朝廷意思很明確,就是不讓利瑪竇潛居于兩京,還不能與內(nèi)監(jiān)交往。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1601年,萬歷二十九年五月,內(nèi)容是禮部上奏利瑪竇還沒走,現(xiàn)在利瑪竇年歲已高,讓萬歷皇帝給個處理利瑪竇的準話,其中提到要么遣返回國,要么讓他去其他地方,比如“遣赴江西”。不過,萬歷到底有沒有回復(fù),史書上沒有記載。

1610年,萬歷三十八年,應(yīng)是非法滯留在京城的利瑪竇去世了,萬歷給的批示是“賜西洋國故陪臣利瑪竇空閑地畝埋葬”。北京日報《利瑪竇與明清中西文化交流》中說“利瑪竇也成為第一位被允許安葬在北京的外國人”,以此反證利瑪竇的貢獻,其實不是這樣,他死在北京了,又是遠道而來的“獻琛者”,那么還能怎么辦?

以上,就是明實錄中的利瑪竇記載,其中萬歷皇帝沒有接見利瑪竇,同時也沒有利瑪竇進獻萬國全圖、自鳴鐘等的記載。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謊言背后細思極恐

以明實錄來看,不僅“萬歷非常欣賞利瑪竇”是謊言,而且利瑪竇的其他歷史可能也充滿了謊言。但問題是,萬歷皇帝欣賞利瑪竇的謊言從何而來呢?

關(guān)于利瑪竇在京城事跡,《明史》、《國榷》與《明實錄》的記載大致一樣。其中,在利瑪竇去世這一條上,談遷國榷增加了一些內(nèi)容,比如“所著《交友論》《山海輿地全圖》等書。制自鳴鐘、鐵琴、地球等器,俱巧異,其游南京?!?/p>

談遷提到的《山海輿地全圖》,是不是我們熟知的《坤輿萬國全圖》,不得而知,也沒有說是獻給了萬歷皇帝;利瑪竇制作的自鳴鐘、鐵琴、地球等器,是不是在1601年進貢時送給了萬歷皇帝,也不得而知,反正禮部奏折中沒有提到這些東西。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因此,從中國正史看,萬歷沒有接見利瑪竇,且他屬于非法滯留京城,其他的《坤輿萬國全圖》、自鳴鐘、地球等有沒有進獻也不得而知。既然如此,萬歷接見利瑪竇,以及欣賞利瑪竇、甚至讓他出入宮廷、指導(dǎo)欽天監(jiān)的謊言從何而來呢?

其實很簡單,就是從《基督教遠征中國史》中而來,這本書是法國傳教士金尼閣寫的。詭異的是,這本書在中國發(fā)行的書名叫《利瑪竇中國札記》,仿佛是利瑪竇親身經(jīng)歷的實錄(其中就有利瑪竇見到河南猶太人的記載,中國史書上卻對河南猶太人沒有記載),而且也不像《基督教遠征中國史》那樣殺氣洶洶。如果書名是前者,估計這本書在中國也賣不出多少。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筆者猜測,金尼閣這么寫,一方面是為了“表功”,說明他們在中國傳教的巨大成就,將中國皇帝都征服了;一方面忽悠中國人,萬歷皇帝都欣賞利瑪竇,意味著欣賞基督教,那么中國人自然不該抵觸基督教,自然應(yīng)該擁抱基督教。

但問題的核心不在于金尼閣怎么寫,而是中國人該如何看待這段歷史:是相信明實錄等中國史書,還是相信金尼閣的《基督教遠征中國史》?讓人細思極恐的是,包括很多頂尖學(xué)者在內(nèi),偏偏相信國外的《基督教遠征中國史》,卻不信明實錄等中國記載,于是就有了“萬歷非常欣賞利瑪竇”的歷史。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總之,所謂“萬歷非常欣賞利瑪竇”,以及讓利瑪竇出入宮廷十年等,純屬西方傳教士編造的謊言。因為它既與中國史書記載不符,也不符合常識,因為盡管晚明社會風(fēng)氣比較開放,但主流還是儒家,因此還不至于讓“獻琛者”出入宮廷影響皇帝,且這個“獻琛者”還外來的傳教士——明朝主流文人認為他宣揚的是“邪教”。

最后,在與中國相關(guān)的重大歷史研究中,究竟該以誰的記載為主?正常來說,顯然應(yīng)盡量以中國史料為主,參考他國史料,但令人遺憾的是,如今涉及中西歷史的研究,很多卻以西方史料為主,除了本文話題之外,還有河南猶太人歷史,還有漢使對中西亞的記載、如今對其解釋卻是“迎合”西方敘事等,這無疑是一個值得思考的話題。

參考資料:明實錄、基督教遠征中國史、國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