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高明的管理,從來不是以勢壓人,而是做好這7條

做管理,最高的境界,就是讓下屬覺得自己沒有被管。

既有隨心所欲的自由,也有似有似無的約束。

但凡能夠抓好以下這7條,管理將會變得無比輕松。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一:點燃熱情:從“被要求做”到“主動去做”

給下屬分配任務時,你期望他們充滿熱情,積極投入,可往往事與愿違。

究竟是為什么呢? 那是因為你未能激發(fā)他們的內在動力。

我們不少管理者總是習慣直接下達指令,可這會讓下屬覺得是在被迫執(zhí)行,而非主動參與其中。

依據(jù)心理學中的「內在動機理論」: 當人們覺得行為源自自身意愿,而非外界強迫時,會更具動力、更全身心投入、更持久地堅持。

怎樣激發(fā)下屬的內在動力呢?有兩個辦法:

啟發(fā)思考得出結論,而非直接宣告

比如,你想讓剛結婚不久的女同事前往外地出差。 直接說:“你去出個差!”她肯定會一百個不情愿。

你可以先跟她聊聊:“你說,這結了婚,怎樣才能保持像戀愛時那樣的甜蜜呢?” 引導她形成“小別勝新婚”的共識。

接著你再說一句: “哎呀,真巧!正好有個出差的機會,你要不要‘小別’一下?”

給予下屬選擇的權利

在安排任務時,你可以把幾個人一同叫過來,讓他們自行選擇各自想要做的任務。 如此一來,他們會覺得任務是自己想做的,而不是你強行安排的。

二:用成果導向取代過程監(jiān)控

許多管理者熱衷于密切關注員工的工作時長、打卡記錄,甚至員工的每一個動作,這種做法被冠以“過程監(jiān)控”的美名。

然而,我曾聽聞一家頗具爭議的公司,對員工的如廁時間進行了嚴格的管理。

該公司規(guī)定,每位員工每天上廁所的次數(shù)不得超過3次,每次停留的時間不得超過5分鐘。

為了確保這一規(guī)定的執(zhí)行,公司在廁所門上安裝了考勤機,員工必須刷卡進出;甚至在考勤機旁邊還安裝了攝像頭,進行全天候的監(jiān)控。

這種管理方式所帶來的問題顯而易見:

1、員工自主性的喪失

工作變成了機械式的執(zhí)行,而非充滿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過程。

2、表演工作的現(xiàn)象

為了應對監(jiān)控,員工不得不花費大量時間在表面上應付工作,而非真正投入到實際工作中。

更為高明的管理方式,應當是以“成果導向”來取代“過程監(jiān)控”。

這種方式將關注點從“你做了什么”轉變?yōu)椤澳闳〉昧耸裁闯晒保恢匾曌罱K的結果,而非繁瑣的過程。

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的高效之處正是在于:通過設定清晰的目標和可衡量的關鍵結果,將團隊的注意力集中于最終的成果上,而不是糾纏于過程中的細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