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近日,美國農業(yè)部(USDA)宣布取消其國家農業(yè)圖書館(National Agricultural Library)的數百種期刊的訂閱,這一舉措引發(fā)了科學界的強烈反響。
此次取消訂閱是特朗普政府削減聯邦開支計劃的一部分,但科學家們認為,這一決定將對農業(yè)科研造成深遠影響,甚至有人將其比作“燒毀亞歷山大圖書館”。
林 巖 | 編譯
當美國農業(yè)部國家農業(yè)圖書館因特朗普政府削減開支政策,取消近400種學術期刊訂閱時,一位匿名的美國農業(yè)研究服務署(ARS)科學家用“焚燒亞歷山大圖書館”的比喻,道出了整個科研界的切膚之痛。

這場由馬斯克領導的“政府效率部”(Department of Government Efficiency,簡稱DOGE)主導的訂閱取消行動,讓農業(yè)科研領域陷入了資源荒。
01
“劫貧濟富”致科研斷糧
據內部文件,此次取消訂閱并非基于使用頻率或學術價值的理性評估,而是采取“一刀切”的粗暴邏輯:17家出版商的期刊被整體下架,其中既有劍橋大學出版社、牛津大學出版社這樣的學術殿堂級機構,也包含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和美國國家科學院(NAS)等專業(yè)學會。
值得一提的是,全球三大營利性出版巨頭——愛思唯爾、施普林格·自然和威立(Elsevier, Springer Nature, Wiley)的期刊卻得以保留。數據顯示,這三家商業(yè)出版商原本就占據圖書館訂閱量的半壁江山,其訂閱費用通常比非營利出版商高出數倍。
這種“劫貧濟富”的邏輯,直接沖擊著農業(yè)科研的基礎。被下架的期刊中,不乏《食品與功能》《綜合害蟲管理》等本領域頂尖期刊,其影響因子位列學科前25%。

更令科研人員憤怒的是,農業(yè)部僅留給各研究機構數小時時間提交保留申請,這種“閃電戰(zhàn)”式操作讓許多科學家措手不及。
“就像在建房子時突然抽掉地基,上面的建筑必然搖搖欲墜”,美國昆蟲學會執(zhí)行主任Chris Stelzig如此形容。
02
學術資源公共性的坍塌
美國國家農業(yè)圖書館是全美五大國家圖書館之一,承擔著雙重使命:既為農業(yè)部2000余名科研人員提供最新研究文獻,又向全國缺乏訂閱資源的農業(yè)機構提供文獻支援。這種“知識平權”機制,在商業(yè)化出版壁壘森嚴的當下尤為重要。

而如今,隨著數百種期刊的消失,基層農業(yè)研究者可能被迫轉向灰色文獻或盜版資源,學術成果的合法傳播鏈條面臨斷裂。
對比大學圖書館的訂閱取消案例,此次農業(yè)部的操作更顯荒誕。高校通常會通過下載量統(tǒng)計、學科專家評估等多維度分析,謹慎決定去留,而USDA的決策過程卻充斥著一刀切的獨斷色彩。
有科學家質疑:“如果連國家農業(yè)圖書館都不再訂閱核心期刊,它還能被稱為國家圖書館嗎?”
03
科學出版的結構性困局
這場風波背后,是學術出版領域長期存在的“贏家通吃”現象。商業(yè)出版商通過捆綁銷售、壟斷數據庫等手段推高訂閱費用,非營利出版商則因缺乏議價能力被迫接受市場淘汰。
有數據顯示,過去20年學術期刊價格漲幅遠超通脹水平,而圖書館預算幾乎停滯。此次事件中,商業(yè)出版商得以全身而退,實則強化了“劣幣驅逐良幣”的惡性循環(huán)。
當科研資源淪為行政指令的犧牲品,當“效率”的衡量標準只剩下財務報表上的數字,科學共同體的根基正在被悄然侵蝕。在全球化遭遇逆流、糧食安全挑戰(zhàn)加劇的今天,這場發(fā)生在農業(yè)科研領域的期刊危機,似一面照出知識生產體系脆弱性的鏡子。
重建學術資源的公共屬性,或許需要比“DOGE令”更深刻的反思。
參考資料
DOGE order leads to journal cancellations by U.S. agricultural library
https://www.science.org/content/article/doge-order-leads-journal-cancellations-u-s-agricultural-library
Deep Science預印本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