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想象!原是生活在中國西南大山里的苗族人,竟有38萬人生活在美國!
而且這些苗族人,不僅對自己的祖國,沒有絲毫的認同感,反而還替美軍賣命,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38萬苗族人在美國
想要了解這段歷史,還要從清朝雍正時期開始說起。
當時隨著“改土歸流”的實施,大批滿漢人進入苗疆,導致數(shù)千年來生活在我國西南地區(qū)的苗族人,失去了他們賴以生存的土地。
原本這些苗族人,也沒有打算離開中國,他們曾多次爆發(fā)起義,結果卻都以失敗告終,無奈之下,他們只好離開中國,遷徙到東南亞一帶。
從18世紀末開始,這些苗族人先是在越南北部定居,后來又陸續(xù)遷徙到老撾、泰國、緬甸等地區(qū),后來列強侵占了東南亞,其中在法國占領老撾后,由于老撾山區(qū)地形復雜,所以躲進老撾大山的苗族人,反而獲得了相對獨立的生產(chǎn)空間。

在幾乎與世隔絕的日子里,他們從中國苗族,發(fā)展稱了“赫蒙族”,這是一個全新的民族群體,也是從這一時期開始,赫蒙族和中國苗族之間的差距,也變得越來越大了。
二戰(zhàn)后美蘇冷戰(zhàn),東南亞各國雖然獨立了,但卻要在美蘇之間做選擇。
當時越南和老撾都有親蘇政權,美國為了防止東南亞的政治格局發(fā)生改變,便對老撾發(fā)起了一場“秘密戰(zhàn)爭”,老撾地形復雜,美軍雖然裝備精良,但卻不擅長打游擊,于是美軍便在老撾當?shù)?,雇傭了大批的赫蒙族人,讓他們協(xié)助美國進行軍事行動。
在戰(zhàn)爭期間,赫蒙族人為美國做出了不小的貢獻,包括后來美國發(fā)動越南戰(zhàn)爭,他們同樣幫著美軍打游擊、獲取情報。

等到70年代戰(zhàn)爭結束后,赫蒙族人知道,他們在越南和老撾生活不下去了,于是便逃去了泰國等東南亞國家,但因為赫蒙族人口太多了,東南亞的難民營能力有限,無法長期安置他們,最終在聯(lián)合國的安排下,這些赫蒙族人開始去往美國和歐洲。
其中約有20萬赫蒙族人去了美國,如今幾十年過去,在美國的赫蒙族人,已經(jīng)延續(xù)到了第三代,他們都融入了美國社會,并在美國加州、威斯康星州、明尼蘇達州等地,都形成的聚集區(qū)。

對于他們來說,美國就是他們的祖國,他們不了解苗族的歷史,也因為他們的祖上,都是從越南、老撾等地遷徙到美國的,所以他們對中國沒有認同感,也從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
和在美國的赫蒙族人相比,如今在東南亞地區(qū),還生活著很多赫蒙族人,其中有不少,還都是“無國籍”狀態(tài),那么問題來了,我國會讓這些苗人回國嗎?

“無國籍”赫蒙族人
雖然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歐美愿意接納一部分的赫蒙族人,但他們給的移民配額卻有限,所以絕大多數(shù)赫蒙族人,長期滯留在東南亞,特別是滯留在泰國,等待被聯(lián)合國安置,也期待著他們能夠被西方國家接納,改善他們的生活條件。
結果就這么一等,就是幾十年,由于沒有國籍,語言、文化也不同,至今這些赫蒙族人,生活都十分窘迫,無法享受所在國正常公民的待遇。
至于說我國為何不讓這些赫蒙族人回來,其實答案很簡單,他們并不是中國人。

雖然歷史上,他們的祖上都是在清朝時期,從中國西南地區(qū)遷徙出去的,但從他們離開的那天起,他們就相當于放棄了中國人的身份,既然他們不是中國人,自然不可能對他們敞開國門。
舉個例子,在1991年蘇聯(lián)解體后,曾有4萬名手拿著蘇聯(lián)護照的華人,希望能夠重新回到中國,但他們主動注銷的戶籍,我國也不承認雙國籍政策,所以我國將他們都給拒之門外了。

還有就是近年來,不少緬甸人想要進入中國避難,但咱們的邊防人員,卻是嚴加防守,說什么都不同意他們進入中國,這些緬甸人的祖上,也都曾是中國人,當年新中國成立后,咱們國家曾問過他們,是否愿意回歸中國,但那個時候咱們太窮了,他們都拒絕了,都選擇加入緬甸國籍。
如今看到中國發(fā)展起來了,看到中國人日子變好了,他們就又想要回來了,這又怎么能同意呢?畢竟中國的“以人民為主”,是以“中國人民”為主,而不是以這些華人、華裔為主。

因此哪怕赫蒙族人的祖上,是曾經(jīng)的中國苗族,他們也不可能再回到中國生活!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