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如同一盞盞明燈,照亮了歷史的長河,也照亮了我們的心靈。在忙碌的現(xiàn)代生活中,我們常常被各種瑣事困擾,內(nèi)心充滿焦慮與不安。

而這些古詩詞,如同一股清泉,能讓我們在喧囂中找到寧靜,在紛擾中找到內(nèi)心的平衡。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山居秋暝》

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一場新雨過后,空山顯得格外寧靜。

明月透過松林灑下斑駁的光影,清泉在山石間潺潺流淌。

竹林中傳來洗衣女子的歡聲笑語,蓮葉輕輕搖曳,漁舟緩緩歸來。

詩人以細膩的筆觸描繪出一幅寧靜而生動的畫面,表達了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禪意生活的向往。

在這首詩中,王維仿佛與自然融為一體,忘卻了塵世的煩惱,找到了內(nèi)心的寧靜。

《題破山寺后禪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音。

清晨,詩人踏入古老的寺廟,初升的太陽照耀著高高的樹林。

曲折的小徑通向幽靜的深處,禪房被花木環(huán)繞。

山光使鳥兒感到愉悅,潭影讓人心靈空明。

在這萬籟俱寂的環(huán)境中,只有鐘磬的聲音回蕩。詩人通過對寺廟環(huán)境的描寫,表達了對禪意的領悟和對心靈凈化的向往。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鳥鳴澗》

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在寂靜的春夜,詩人閑適地欣賞著桂花的飄落。

山林顯得格外空曠,月亮升起,驚動了山中的鳥兒,它們在春澗中不時鳴叫。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寧靜而生動的畫面,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敏感和對禪意的領悟。

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詩人的心靈得到了寧靜,仿佛與自然融為一體。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飲酒》其五

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詩人居住在人世間,卻遠離塵世的喧囂。

他問自己為何能做到這一點,答案是心境的超脫。

在東籬下采菊,南山的美景悠然呈現(xiàn)。

山間的氣息在傍晚格外美好,飛鳥結伴而歸。

詩人在這田園生活中領悟到了人生的真諦,卻無法用言語表達。

這首詩表達了陶淵明對田園生活的熱愛和對禪意的領悟。

《過香積寺》

王維

不知香積寺,數(shù)里入云峰。

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

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

詩人沿著山路前行,進入了云霧繚繞的山峰。

古木參天,小徑無人,深山中傳來寺廟的鐘聲。

泉水在山石間流淌,陽光透過青松顯得格外清冷。

傍晚時分,詩人來到空潭邊,安禪入定,制伏內(nèi)心的“毒龍”。

這首詩通過對香積寺環(huán)境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禪意的領悟和對心靈凈化的追求。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終南別業(yè)》

王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詩人中年時開始喜歡道家思想,晚年隱居在南山腳下。

興致來了就獨自前往山中,欣賞自然美景。

走到水的盡頭,就坐下來看云起云落。

偶然遇到山林中的老叟,與他談笑,忘記了回家的時間。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禪意生活的向往和對自然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