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位是古代封建王朝帝王對皇親國戚、功臣的一種特殊封賞,大家比較熟悉的有王爵、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不過,中國古代歷朝歷代在爵位制度上都不同的區(qū)別,而且一般也并不僅僅只有上述六種爵位。

大家平時(shí)在追清朝影視劇的時(shí)候,是不是經(jīng)??吹侥切┲鹘巧矸萦杏H王、郡王、貝勒、貝子等等,是不是有點(diǎn)暈,又想知道它們到底有什么區(qū)別,那么接下來這篇文章就為你科普清楚!

清朝的爵位制度較為復(fù)雜,主要分為宗室爵位、異姓功臣爵位和蒙古爵位三個系統(tǒng)

一、宗室爵位

一、宗室爵位

·等級劃分:宗室男子爵位共分十二級,分別是和碩親王(簡稱親王,一般是皇子或皇兄弟)、多羅郡王(簡稱郡王,一般是皇子或宗室子)、多羅貝勒(簡稱貝勒)、固山貝子(簡稱貝子)、奉恩鎮(zhèn)國公、奉恩輔國公、不入八分鎮(zhèn)國公、不入八分輔國公、鎮(zhèn)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奉恩將軍。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俸祿待遇:

o和碩親王歲俸銀 1萬兩,祿米 1萬斛;親王的嫡子世子歲俸銀 6千兩,祿米 6千 斛。

o多羅郡王歲俸銀 5千兩,祿米 5千 斛;郡王的嫡子長子歲俸銀 3千兩,祿米 3千斛。

o多羅貝勒歲俸銀 2500 兩,祿米 2500 斛。

o固山貝子歲俸銀 1300 兩,祿米 1300 斛。

o奉恩鎮(zhèn)國公(不入八分鎮(zhèn)國公等同)歲俸銀 700 兩,祿米 700 斛;

o奉恩輔國公(不入八分輔國公等同)歲俸銀 500 兩,祿米 500 斛。

o鎮(zhèn)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各分三等,俸銀和祿米依次遞減。例如:一等鎮(zhèn)國將軍歲俸銀 410 兩,祿米 410 斛;二等鎮(zhèn)國將軍歲俸銀385兩,祿米385斛;三等鎮(zhèn)國將軍歲俸銀360兩,祿米360斛。

o奉恩將軍歲俸銀 110 兩,祿米 110 斛。

·承襲制度:一般每傳一代就要自動降低一級,如親王死了,其子降爵位為郡王,其孫降爵位為貝勒等。但是前八個等級有保底等級,到了保底等級就成為世職。

有特殊待遇的是因開國軍功或特別受寵等原因授封的王爺可以世襲罔替,稱作鐵帽子王,有清一代共有 12 家鐵帽子王,分別是禮、睿、豫、鄭、莊、肅、怡、恭、醇、慶 10 個親王和順承、克勤 2 個郡王。

·宗室女子爵位1:包括固倫公主、和碩公主、郡主、縣主、郡君、縣君、鄉(xiāng)君、六品格格,她們的俸祿和待遇因等級不同而有差異。其額駙也有相應(yīng)的待遇,如固倫公主額駙居住京師俸銀 300 兩、祿米 300 斛,外藩俸銀 300 兩、俸緞 10 匹。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二、蒙古爵位

二、蒙古爵位

·等級劃分:封爵為親王、郡王、貝勒、貝子、鎮(zhèn)國公、輔國公、札薩克臺吉、一等臺吉(塔布囊)、二等臺吉(塔布囊)、三等臺吉(塔布囊)、四等臺吉(塔布囊)、固倫額駙、和碩額駙、郡主額駙、縣主額駙、郡君額駙、縣君額駙。

·管理方式:蒙古共有外蒙古、青海蒙古、西套蒙古三個,清廷授予蒙古封建主王公爵位,任命為札薩克(旗長),札薩克世襲,根據(jù)清廷的規(guī)定和法令處理旗務(wù),并接受清廷的監(jiān)督。旗內(nèi)的土地和屬民由札薩克支配,旗下設(shè)佐,為基本軍事單位。在佐之下,每十戶設(shè)一什長,為最低一級行政單位的管理人。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清統(tǒng)治者訂出會盟制度,在旗之上設(shè)盟,合數(shù)旗而成。盟設(shè)正副盟長各一,每 3 年會盟一次。盟長由是由清朝朝廷任命的,盟長的主要任務(wù)是充當(dāng)會盟的召集人,并起監(jiān)督作用,并無實(shí)際權(quán)力。

三、異姓功臣爵位

三、異姓功臣爵位

清朝的異姓功臣爵位授予滿族、蒙古族以外的其他民族人士,它們是由清朝中央吏部驗(yàn)封司管理的,具體等級如下:

·等級劃分1:分為 9 等,分別是公爵、侯爵、伯爵(上三者超品)、子爵(正一品)、男爵(正二品)、輕車都尉(正三品)、騎都尉(正四品)、云騎尉(正五品)、恩騎尉(正七品)。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晉爵方式

除恩騎尉外,所有爵位的晉爵都是以云騎尉為基礎(chǔ)的,正常就是加封2個云騎尉就可以晉升一個等級。

·俸祿待遇:一等公歲支俸銀 700 兩,二等公 685 兩,三等公 660 兩;一等侯又一云騎尉 635 兩,一等侯 610 兩,二等侯 585 兩,三等侯 560 兩;以此類推,恩騎尉 45 兩。還有不列等的閑散公 255 兩,閑散侯 230 兩等。凡在京八旗世爵,每俸銀 1 兩,兼支給米 1 斛。

清朝的爵位雖然有著嚴(yán)格的等級制度,但是皇族成員的俸祿一般都遠(yuǎn)高于朝廷的普通大臣,即使這樣,那些皇族成員還是想法子貪污腐敗,最典型的就是清朝末年的慶親王奕劻就知道賣官鬻爵,貪贓枉法,最終加速了清朝的滅亡。

好了,以上就是清朝的爵位制度,不知道你看懂了沒?如果想要深入了解,可以進(jìn)一步去翻看歷史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