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兩天有個讀者留言,說,當年她考上大學,可爸爸擔心她去貸款付學費,畢業(yè)出來沒能力還。于是她被迫輟學給妹妹上學。
后來她外出打工多年,因為各種原因,收入一直不高,內心也一直都很自卑?;楹笏氐阶约杭亦l(xiāng),想重新去提升自己的學歷報個成人高考,丈夫又說這沒有用、浪費錢。
她想學個會計專業(yè),方便日后年紀大了即便離職了也有個技能好找工作。丈夫卻說她以后都在他公司上班,不需要職業(yè)技術。
她問,meiya,我該怎辦呢?我告訴她,你已經(jīng)是個成年人了,可以直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不需要得到別人的同意和支持,你才能去做。
這兩天做了幾個咨詢,來訪者身上的力量讓我感動。有個來訪者小A考上高中時,因為家里經(jīng)濟條件差,父親又重男輕女,強烈要求她輟學打工,掙錢養(yǎng)弟弟,她卻堅持讀書。為了能讀書,她省下坐車的錢,每天走6、7公里去上學,寒暑假去打工掙學費,還找學校領導申請減免學費。
最后,她擺脫了同村女孩早早輟學打工的命運,考上了大學,擁有了不一樣的人生。
我們要做一件事有人支持當然好,若沒人支持,愿你不怕,也不放棄。
其實每個人的內心都擁有成就自己夢想的力量,只是我們需要擁有更加堅定的自我,要學會相信自己。當你相信自己時,一個人也可以是千軍萬馬,可以是一支浩浩蕩蕩的隊伍。
01
當你更有自我的力量時,你就更有辦法
14年的這個時候,我和當時還是男朋友的大衛(wèi)一起在昆山看房,準備買房結婚。
當時大衛(wèi)想買80多平米的房子,我也同意,覺得房子小一些,房貸壓力小一些。結果去看樣板房的時候,我一下子被120平的樣板房吸引,覺得面積、布局都比80多平米的房子好,當時的我非常興奮,表現(xiàn)出強烈地想要120平大房子的渴望。
大衛(wèi)在我的軟磨硬泡和施壓下也很快同意了。如果有一個畫面形容當時的我,那個畫面形象一點就是:一個女人一邊抱著男人的大腿,一邊說,“我就要,我就要,你不同意,我就不松手?!?/p>
因為我們是外地人,也不在昆山工作,當時購房者需要交滿一年社保,然后各種復雜的流程走一遍,才能貸款買房,我們不符合貸款買房的條件,如果想買房,就只能全款買房。
最后,房子買了,而且是全款買的,當然不是我們多有錢,而是我們買房的需要和決心很大。
我們掏空自己所有的積蓄,加上雙方父母的支持,還向朋友借了錢,終于買了房。
房子兩年之后才交房,但交房時就漲了一倍。入住后,因為采光、通風好,而且又寬敞,公婆和我們一起,也住得很舒服。
所有看過我們新房的家人、朋友都覺得我們的房子好,讓我總是忍不住感嘆當時買房的決策無比正確。
我買房的故事講完了。
接下來講來訪者曉飛的故事,這個故事也和房子有關。
曉飛和丈夫從認識、結婚到生了孩子的這三年都是異地分居的狀態(tài)。丈夫在市里,住在單位6人間的宿舍,曉飛在市下面的一個小縣城,和公婆和孩子一起生活。兩個地方相距車程是兩個小時,丈夫每周五開車回縣城,和老婆和孩子在一起。
雖然公婆有幫忙帶孩子,但是他們年紀60多,身體也不太好,有糖尿病、高血壓,加上丈夫在異地,周一到周五曉飛下了班就接手照顧孩子,一直到孩子睡著的10點、11點才能休息。有時候孩子生病,她一個人照顧孩子,在醫(yī)院跑來跑去,更是覺得疲憊和心酸。
因為長時間又工作又帶孩子,和公婆也有一些摩擦和口角,加上和丈夫異地,沒有時間和機會溝通,曉飛的情緒越來越不好,動不動發(fā)火或者想哭,他們夫妻的感情也出了問題,要不然就各忙各的不見面不說話,要不然見面時說不上兩句話就吵架。
每次曉飛和丈夫提出要結束異地,家庭團聚這個話題,兩個就會吵得特別厲害。丈夫一直讓曉飛再等等,看看有沒有機會在原單位獲得升職、加薪。寫到這里,大家可能會以為曉飛的丈夫月入過萬,職業(yè)發(fā)展前景很好。其實并非如此,曉飛的丈夫工作7年,做著體制內月薪3500的工作,比在縣城工作的曉飛工資只高了500。

每次兩個人吵架的模式是這樣的:曉飛要結束異地,丈夫以條件不合適,比如他回縣城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孩子、老婆如果回到市里,他們沒有房子住等。
在咨詢中,曉飛覺得結束異地是他們婚姻中最應該解決的問題。但是當我和她討論,如何實現(xiàn)這個目標時,她總是說丈夫不同意,條件不成熟,丈夫在這個問題上已經(jīng)拖了好幾年了。
我問:為什么結束異地這個事情一定要丈夫同意才可以呢?還有,就算丈夫不同意,條件不成熟,你可不可以去想一下,怎么才能夠讓丈夫同意,怎么才能夠去創(chuàng)造條件實現(xiàn)目標?
我甚至和她討論,除了和老公商量,問他什么時候結束異地這一方法,還有什么其他方式可以達成目標?
比如一哭二鬧三上吊,你不同意,我就帶著孩子去你單位搭帳篷,可不可以?
比如威脅鬧離婚,你不同意,我就離婚,這個異地夫妻反正過著也沒有意思,可不可以?
比如先在丈夫所在的城市里找工作,租房子,找到工作了,自己辭職,然后自己帶著孩子搬過去,你不過來,我過去,可不可以?
再比如賣掉縣城的房子,趁著現(xiàn)在房價低,置換到市里面,或者和丈夫單位領導申請,看看能不能給你們一個單間住一下,暫時過渡一下,可不可以?
不怕困難大,就怕改變的決心不夠堅定,手段不夠多。
當然,我不是教你不尊重伴侶,也不是說關于家庭事務的決策女人都不要和男人商量,要自己說得算,更不是說我們女人不需要男人,而是教你如何找到自己的力量,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而不是一味等待別人的成全和滿足。
如果一個人把實現(xiàn)目標的主動權放在自己手上,自己能夠對自己的目標負責,那他自我的力量就會變強,就容易成為一個解決問題的強者,而不是被問題解決的弱者,他解決問題的辦法就會比較多,目標實現(xiàn)的可能性也會提高很多。

02
“得不到伴侶的認同和支持,我就沒法做想做的事”
在我寫的一些合作式育兒的文章,總有一些留言是這樣的:還不是因為你找了一個好老公,和你三觀一致,愿意和你一起帶孩子,你才不會陷入喪偶式育兒,可以一邊帶孩子,一邊工作。
其實,我和老公就帶孩子的問題也花了很多時間進行磨合和分工合作。我邊帶娃邊在家工作,其實并不輕松,尤其是在孩子小的時候,我有很長的時間都在帶孩子。
回到前面我買房的故事上來,一定也會有人這樣說:還不是你老公愛你,在乎你,愿意滿足你的需要,你才能買得了房。
我的內心可能就會懟他,有沒有搞錯,要不是我當初堅持,還出了一半的錢,他能住上這么好的房子嗎?(好吧,如果沒有他出的另一半錢,我也住不上這么大的房子,那我就找其他男人和我一起買,哈哈哈)
如果當初我沒有堅持,覺得男朋友大衛(wèi)不同意,我就不買120平的房子,或者覺得沒法貸款,要全款買,遇到一些困難,放棄了,就買不到房了。
當然,我為了自己的選擇也承擔了責任,我從大學畢業(yè)起就開始為了買房攢錢。為了買到自己稱心如意的房子,看了很久的房,最后也掏出了自己全部的積蓄。
持有“還不是她找到一個好男人/有錢男人,才過的好”觀念的女性,其實是把女性自身放在非常弱的位置上,放在第二性上,放在被給予被滿足的位置上,認為女人是客體,而不是主體,默認女人的幸福關鍵就是要靠男人。
其實,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命的主體,女人是自己生命的主體,男人是她的客體。一個女人,只有自己要讓自己幸福的目標,對自己有要求,有目標,自己也會為了目標去努力,男人這個客體配合她去實現(xiàn)幸福的目標才容易。
作為一名從業(yè)12年的心理咨詢師,我發(fā)現(xiàn)過得好的女性都有一個特質:她們相信且可以經(jīng)由自己去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而不是覺得我實現(xiàn)目標必須要靠別人,比如男人、比如父母。她們也更善于把握自己的命運,而不是等待別人為自己做主。
而且在實現(xiàn)目標的過程中,當她們遇到問題和困難時,也更懂得堅持和想辦法。
相反,過得不好的女性往往有這樣的想法:我的幸福必須經(jīng)由別人,尤其是男人的認同和支持,才能實現(xiàn)。
有位女性朋友,生了孩子之后,一直在家?guī)Ш⒆?,孩子上幼兒園后,她想出去上班,可是老公不同意,覺得她上了班就不能照顧好孩子了。她和老公因為這個問題經(jīng)常吵架,吵架的內容就是她求著老公同意她出去工作。
我挑戰(zhàn)她:為什么你出去工作,要你老公的同意,他不同意你就不能出去工作嗎?網(wǎng)上你可以投簡歷,孩子上學了,你接到面試電話也可以出去面試。你要不要做一個實驗?這個實驗叫“不妥協(xié)”實驗!
等你找到工作后,很堅定地告訴你老公:老娘工作找好了,下周就開始上班,每天 6點會下班回家,孩子4點放學,4點到6點這個時間段,孩子的照顧可以請雙方父母來幫忙,也可以送晚托班2個小時,晚托班的費用從我工資里扣,當然,你也可以自己想其他辦法解決。反正,老娘就是要出去工作,你自己看著辦吧!
好吧,心理咨詢師面對問題就是這么野!

“得不到伴侶的認同和支持,我就很無助,很無力,很沒有辦法,所以沒法去做自己想法的事情。”這是很多婚姻中過得不幸福的女人常常會有的一個觀念,其本質是認為:“女人,必須經(jīng)由男人才能實現(xiàn)理想生活,才能過的幸福?!?/p>
但是,真相是,誰都沒法讓女人幸福,尤其在這個女性崛起的時代,男人越來越不太可能給女性幸福,只有女人自己才能給自己幸福。
女人,不要自我設限,也別把男人當成自己人生發(fā)展的天花板。男人不是限制你的天花板,你自己的觀念和思維才是。

03
先把自己站穩(wěn)了,別人才會支持你
在親密關系中,雙方都有能夠自己對自己負責,讓自己滿足和幸福,而不是覺得只有對方才能滿足自己,讓自己幸福的心態(tài)才能長久地過好日子。
一個女人在親密關系中,越是渴望男人都來滿足自己,越是容易向外求,就越是容易焦慮不安,自己也越是軟弱無力,也越會容易遭男人嫌,最后反而什么都得不到。
只有真正放棄:“我的夢想、成功、目標、理想生活需經(jīng)由別人實現(xiàn)和滿足”這一期待,一個女人才容易獲得成功和幸福。
親子關系也是如此。
如果你做的事情,需要父母給錢支持,或者進行勞動力上的幫忙,那我可以理解,你做事情需要征得父母的同意。因為畢竟,這就不是你一個人的事情了,它涉及到了父母的利益。
但是,如果這就是你一個人的事情,作為成年人,想學寫作、想學畫畫、想轉行做心理咨詢師、想換工作、甚至想結束不幸福的婚姻……沒有父母的同意和支持你也能做,追著求著要他們的同意,你就是自己讓他們在你的生命中做你的主。
作為一個成年人,如果覺得只有父母同意和認可你要做的事,你才能去做,那說明你父母的不同意是正確的,你果然不成熟,辦不成事情。
成熟的心智是:父母不同意不支持是父母的事情,我想做什么事是我的事。我如果想做一件事,認定了,那我就去做,竭盡全力去做,不用等待父母的同意和支持。
有意思的是,如果一個人把爭取別人同意,爭取別人支持的能量用來發(fā)展自己,用來去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他往往就容易成功,而且最后還能得到別人的支持和追隨。
一個人把自己站穩(wěn)了,把自己能做的事做好,為自己想要的努力和負責,別人自然就更愿意支持和幫助他。這就是人性。
波伏娃在《第二性》中說,“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被后天變成的?!薄澳腥说男疫\——在成年時和小時候——就在于別人迫使他踏上最艱苦但也最可靠的道路。女人的不幸就在于她受到幾乎不可抗拒的誘惑包圍,一切都促使她走上容易走的斜坡:人們非但不鼓勵她奮斗,反而對她說,她只要聽之任之滑下去,就會到達極樂的天堂;當她發(fā)覺受到海市蜃樓的欺騙時,為時已晚;她的力量在這種冒險中已經(jīng)消耗殆盡?!?/p>
雖然時代在不停地發(fā)展,但是依然有很多聲音在告訴女人:你的成功、你的幸福必須要靠男人。
但我想告訴女人,你靠你自己,完全可以讓自己擁有幸福,且在追求幸福的路上會越來越有自我的力量。
所以,如果你想做什么事情,想過你想要的理想生活,直接去做,直接去努力就好,不用等待別人的支持和成全。
注:插圖來自美劇《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
作者簡介:meiya,人大心理學碩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整合取向,資深心理咨詢師,12年心理咨詢經(jīng)驗,個案和團體咨詢時間累積超過6000小時。暢銷書作家,26歲出版第一本圖書《慢慢來,一切都來得及》暢銷五十萬冊,后續(xù)出版《慢慢來,讓靈魂跟上來》《你值得擁有最好的一切》《改變,從接納自己的不完美開始》《認識你真好》等眾多圖書,個人原創(chuàng)心理公眾號“meiya”(ID:OneStepUp)
長大后有出息的孩子,從小就有這1個特征,很明顯!
???
咨詢電話:186-1257-6320 / 138-1124-8084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