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文、圖 | 于志斌

喜馬拉雅的光影坐標

從飛近加德滿都起,喜馬拉雅山便成為此行的靈魂。這座“高山王國”的盛譽名不虛傳——無論漫步古鎮(zhèn)、登臨和平塔,或途經(jīng)博卡拉機場,雪峰的巍峨身影總在不經(jīng)意間撞入眼簾。最難忘的,是兩次摸黑起早與一次臨晚追日的經(jīng)歷。宇宙將最壯美的晨昏光影,饋贈予最虔誠的守候者。

首站薩朗科(Sarangkot)的日出最是攝人心魄。凌晨登頂,寒風中靜待東方既白。霞光初染時,安娜普爾納群峰如披金甲,山色瞬息萬變,從靛青漸至緋紅。抓拍間,連呼吸都屏住,唯恐驚擾這天地共繪的畫卷。事后有攝影師盛贊幾張抓拍之作,我心想獨樂不如眾樂,遂將薩朗科未公開的影像悉數(shù)分享于朋友圈。

云海是另一重驚喜。若說平日仰觀云朵只是零散的絮團,那么在喜馬拉雅山前平視云海,方知何為“浩瀚”了。晨光中,乳白色的云濤翻涌于雪峰之下,似欲淹沒群巒,卻又溫柔留白。這景象令人恍然:云海亦有情,以虛無襯實有,以流動塑永恒?;叵肽晟贂r在廬山、泰山等峰所見的云海,雖稱壯闊,卻不及此處與雪峰共舞的靈動。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加德滿都的文化遺產(chǎn)固然深邃,但在納加闊特(Nagarkot)面對的喜馬拉雅全景更令人心馳神往。這座海拔近兩千米的尼瓦爾村莊,被譽為觀山視角最廣之地??上绾蟮竭_時云霧蔽日,未能一睹雪峰真容。然俯瞰梯田炊煙與夕陽共染的畫境,亦算意外之喜。次日凌晨再戰(zhàn),終得圓滿——星空未褪時登上樓頂,見東方紅霞初綻,云海如潮涌動。須臾間,赤輪躍出遠山,金光潑向雪巔。群峰次第顯形,有人驚呼:“看!珠峰在那兒!”

原來最高峰竟藏得謙卑。尼泊爾人、導(dǎo)游Sabin指著遠方兩座形似乳房的峰巒道:“左側(cè)那座看似低矮的,便是珠穆朗瑪。”我回看照片才驚覺,霞光中那座不爭不搶的雪峰,正是8848米的世界之巔。至此,尼泊爾官宣的“25個必訪理由”再無懸念——全球前十高峰,八座于此。當?shù)谝恢槟吕尸敺濉⒌谄叩牡览?、第十的安納普爾納相繼入鏡,方知“親眼見喜馬拉雅”的心愿,早已超越語言與記憶,化作生命長河中的一枚永恒坐標。

奇特旺叢林秘箋

晨霧未散時,加德滿都通往奇特旺的山路已蜿蜒展開。一百六十公里顛簸六個多小時,車窗外的喜馬拉雅余脈如沉默的護衛(wèi)。尼泊爾最重要的公路尚顯粗糲,正如這個推翻君主制僅十余年的國度——山河壯闊,卻亟待雕琢。

當“叢林之心”奇特旺國家公園躍入眼簾時,所有疲憊皆化作驚嘆。晨騎大象穿行霧靄,鐵灰色樹干在乳白紗帳中若隱若現(xiàn)。十米開外,亞洲獨角犀牛忽從灌木抬頭,犄角劃破霧氣,琥珀色瞳孔與我們對視數(shù)秒,又施施然隱入?yún)擦?。向?qū)旱吐暰€:“孟加拉虎有一百二十多只,但遇見要看緣分。”午后改乘吉普車深入腹地,長嘴鱷在娜普娣河畔假寐,短嘴鱷則潛伏泥潭,冷眼如刀。開屏孔雀掠過車頂,尾羽掃碎林間光影,引得眾人驚呼未定,河灣沙洲又鋪開巨幅油畫——象群緩行金色草甸,驚起白鷺如雪浪翻飛。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暮色拂來之前,獨木舟載我們漂向落日劇場。娜普娣河將晚霞揉成金箔,水鳥掠過處蕩起粼粼火苗。忽見鱷魚脊背劃開水面,兇相乍現(xiàn)又沉入血色波光。向?qū)χ赴哆厴溆埃骸叭粼诤导?,孟加拉虎常在此飲水。”語畢,密林深處傳來悠長獸鳴,十余人的呼吸皆為之凝滯。

當最后一縷霞光沉入地平線,野地里散坐著不愿離去的身影。手機相冊已存滿犀牛的眼神、孔雀的華彩、鱷魚的暗影,AI生成的圖像再精妙,終究缺了霧靄撲面的濕意與獸吼震顫胸腔的悸動。民主制度下的尼泊爾仍在摸索前行,但奇特旺的叢林始終保持著遠古的傲慢——它允許人類窺見一斑,卻永遠守護著孟加拉虎般的神秘。歸途上沙塵飛揚,掌中犀牛角的觸感猶存:這或許便是文明與荒野最詩意的對峙。

費瓦湖泛舟

費瓦湖之波碧意輕漾,微瀾翻涌,似乎每時每刻都在發(fā)出來此舒展心懷的邀請。我等于船行中賞觀,遠處山巔積雪皚皚,與湖水相映成趣。船兒劃過,劃破湖面平靜,又似融入一幅動態(tài)山水長卷。偶有清越唱聲傳來,與同行者的笑語交織,為湖光山色添了幾分煙火生氣。

費瓦湖之域薄霧如紗,恍若仙境。湖面氤氳間,飛鳥掠過,翅尖輕點水面,漣漪擴散。四周山巒在霧中若隱若現(xiàn),更顯神秘。薄霧漸散,湖水的湛藍愈發(fā)澄澈——近岸清淺,可窺見湖底沙石;遠處深邃如寶石,與藍天遙相呼應(yīng)。陽光熱烈起來,費瓦湖璀璨奪目。彩色小船如靈動音符,劃船者不緊不慢劃槳,船兒自在漂行,在湖面譜出悠閑樂章。

費瓦湖之島靜謐安然,有廟尊神,風拂經(jīng)幡的簌簌聲,似在訴說古老故事。Sabin在一桿尼泊爾國旗旁侃侃而談,從此知道了尼泊爾國旗有象征雪山的三角形、代表和平的藍色邊緣、寓意國花杜鵑的紅色主體,以及永恒的日月星圖案;讀懂了尼泊爾人對自然的敬畏、對生活的熱愛,費瓦湖不僅是景,更承載著國家的精神與文化。

費瓦湖之畔花草繁茂,綠意漫至,與湖水的藍、遠山的青,繪就層次豐富的畫面。于湖畔小坐,諦聽而靜心,平眺起靈動,無數(shù)船兒是從雪山來還是劃向雪山去?一如湖中漣漪般在我心中展開。黃昏時分,費瓦湖披上霞衣。夕陽將天空染作橙紅,余暉傾灑湖面,波光似碎金閃耀,山巔白雪也鍍上金邊,莊嚴絕美。

費瓦湖之美多矣,不勝枚舉,是尼泊爾贈予世界的禮物。這一汪湖水宛如大地的眼眸,倒映著藍天、雪山與世間美好,靜靜訴說著屬于尼泊爾的浪漫與悠然。只因我得坐于船頭,任湖風拂面,看云影在湖面游走,煩憂皆隨湖水遠去,故吟出“東方瑞士此湖佳,碧水微瀾任縱懷,雪在山巔船在走,幾聲清唱幾人諧”(《泛舟費瓦湖》),從此費瓦湖已是我心中永不褪色的詩意風景。

生死與信仰的圣域

博卡拉拍攝完最后一組山景,乘小型客機返回加德滿都,直奔世界文化遺產(chǎn)帕斯帕提那神廟。這座始建于公元400年的濕婆神廟,位列印度次大陸四大圣殿之一。廟前巴格馬蒂河靜淌,其宗教地位堪比恒河,信徒深信逝者骨灰隨此水流向天堂。

Sabin特意糾正:“媒體稱此為‘燒尸廟’實為謬誤。”他指向河畔石砌的焚尸臺,火光正熾,青煙裊裊。每日皆有家庭來此,依印度教儀軌送別親人?;覡a撒入河中時,Sabin低聲說:“全民信教的國度,死亡不過是升天的階梯?!睂Π妒淄恿_種姓的勞工默默勞作,四十年前在課堂上聽講的印度教種姓制度,那一刻竟成眼前具象。

轉(zhuǎn)入老皇宮區(qū),地震的裂痕仍刻在浮雕密布的廊柱上,唯庫瑪麗女神廟奇跡般完好。Sabin疾步催促:“快!女神現(xiàn)身只三十秒?!碧а弁?,金窗內(nèi)童顏女神一閃即逝。這活女神的傳說,交織著尼泊爾人對神權(quán)的敬畏。

歸途中,神廟前的畫面揮之不去——婆羅門祭司誦經(jīng)時飄動的白袍,苦行大師額間的朱砂,信徒被摩頂時顫抖的指尖。巴格馬蒂河仍在流淌,將生死的重量,化作一朵順流而下的素馨花。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繽紛生靈志

拍攝花草樹藤我已小有癮癖,遇見新見或曾見的草木,皆心生歡喜。尼泊爾街市人家與店鋪的盆栽花草欣欣向榮,多為熟悉之景。“加德滿都巷陌喧,它能靜守且攀援”,金杯藤則是初見之本,它在鬧市中攀墻附壁,蓓蕾含春,朵朵漸次舒展,倒比匆匆過客更懂此城韻律。

鄉(xiāng)野之地的油菜花綻放,雖植株不高、田野規(guī)模不大,卻也添了幾分生機;藿香薊長得高大威猛,枝上小藍花依舊精巧;木本曼陀羅以黃白兩色大花,在藍天下寫意綻放;迎春花已開,只是尼泊爾只有旱季雨季,這花在彼國的地位,倒也耐人尋味。

我屢見一種簕杜鵑,樹葉如小孩手掌般大,異于常見品種??磥砗{杜鵑在斯土最是恣意,我在加都某皇宮見到樹干極粗圓壯碩的簕杜鵑,虬枝盤曲若蒼龍,想來已靜觀數(shù)百載春秋。相較自家養(yǎng)了近二十年、樹干不過手腕粗的簕杜鵑,推測一人勉強合抱的它應(yīng)已生長數(shù)百年,應(yīng)該是簕杜鵑中的極高壽者。

和平塔下,一叢血色紅花猛然灼痛雙目。細看方知是血莧,殷紅花瓣似染盡烽火,“連閃驚心奪目紅,疑他植界被兵戎”。村民店鋪旁,夜花正悄然開合——玉瓣入夜舒展,晨光未至便羞怯收卷,暗香浮沉間,“憐他玉瓣將闌矣,我感芳情揖翠叢”。這般草木的生死明滅,竟比人間更懂進退之道。

高山之魂不僅在于雪峰。納加闊特的喬松以七十米之軀刺破蒼穹,翠葉沐風時散出凜冽松香,“雪域高山為背景,風來喂我好松香”。而大衛(wèi)瀑布畔的毛茉莉,玲瓏玉芒閃爍于石縫,雖為印尼國花,卻在喜馬拉雅南麓續(xù)寫芳華:“識此素馨之一種,東南亞演國花章”。

最動人心魄的,是偶遇山野間的熾烈生靈?;鸺t的紅花山牽牛密集懸垂,如大地笑靨,“遇見懸花火樣紅,憑它笑口慰匆匆”。藿香薊擎著細碎藍花與云天對望,木本曼陀羅則以黃白巨朵潑灑寫意。此行未逢尼泊爾國花杜鵑之花期,依然看得見國旗上“紅底如杜鵑盛放”——Sabin如是說。

這一路的花草樹藤,皆成了尼泊爾之旅中獨特的自然印記,訴說著這片土地的生機與故事。我看草木才是真正的朝圣者。金杯藤守著加德滿都的晨昏,夜花在暗處修行開悟,喬松與雪峰共證永恒。而我輩凡人,不過借它們的綻放,窺見天地一瞬的禪機。

人情與山水的交響

在尼泊爾的旅途中,Sabin無疑是最鮮活的注腳。這位從業(yè)十五年的資深導(dǎo)游,曾為藝術(shù)家韓美林擔任向?qū)?,言談間總帶著幾分幽默與通透。他坦言自己的英文名“Sabin”常被中國游客調(diào)侃為“傻B”,卻毫不介懷,反倒以敬業(yè)與斯文贏得眾人信賴。清晨登山團的嚴苛守時、落日時分的尼泊爾民歌、隨手一拍即成佳作的攝影技巧,無不彰顯他的專業(yè)與熱忱。Sabin在費瓦湖中島上,指著星空下的國旗說道:“兩個三角形是雪山,藍邊象征和平,紅底如杜鵑盛放,日月星辰則寓意尼泊爾永存?!?某日聚餐,Sabin不僅自帶一瓶尼泊爾酒與大眾共飲,還再次唱響了民歌,殷勤和溫情格外感人。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從奇特旺前往博卡拉的路上,一座古老的山間集市讓人駐足。石板路蜿蜒,遠處雪山如屏,近處孩童嬉笑。一句生澀的“你好”從幾個小學(xué)生口中蹦出,隨后是互換糖果與橘子的溫情。手抓飯的初體驗更添趣味——七八個尼泊爾青年圍坐抓食,見我們好奇張望,便大方邀請合影。他們的笑容如高原陽光般熾烈,年輕的氣息仿佛穿透歲月,與這座曾為貿(mào)易重鎮(zhèn)的古集市共鳴。

博卡拉的周末夜晚,交織著市井煙火與意外插曲。街頭交警嚴查酒駕,女警與輔警的棍棒下,一名超載的摩托騎手被罰,引得圍觀的老男人們唏噓。轉(zhuǎn)入湖畔小道,一家小店傳來纏綿樂聲,舞者身姿婀娜,引得眾人駐足錄像。老男人們倚欄笑談:“合該再喝一杯!”夜色漸深,費瓦湖的漣漪映著霓虹,連酒店窗外的靡靡之音也成了旅途的詩意注腳。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尼泊爾的靈魂,藏在每一寸煙火塵埃里。此行學(xué)徐、馬二師拍攝民俗人像,從構(gòu)圖到光影,從記錄雪山晨昏到抓拍市井百態(tài),鏡頭下的每一幀,都是尼泊爾人骨子里的熱情與信仰。我也錄下了Sabin的詠唱。Sabin的歌聲也很像費瓦湖的波紋,在我心中經(jīng)久不息地漾開著,還有著雪山王國的溫度。

這是六根推送的第3583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