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們總說,談錢傷感情,談感情傷錢。這話在重慶男子小李身上,應驗得淋漓盡致。

事情要從幾年前說起。
故事的主人公小李,是重慶某企業(yè)的一名普通員工。他性格老實,每月拿著不算高的薪水,過著平凡的單身生活。
一次偶然的機會,小李在KTV里邂逅了正在做兼職的女大學生婷婷。婷婷年輕漂亮、笑容甜美,一下子就擊中了小李的心。
當晚,小李不僅主動要了婷婷的微信,還大方給了1000元小費。1000可不是小數(shù)字,雖然肉痛,但小李覺得,只要能贏得婷婷的好感,一切都值得。
在聊天中,小李得知婷婷家境困難,為了支付學費和生活費,不得不在夜場打工。
為了追求婷婷,小李拍胸脯表示:“你的學費我來承擔,每個月再給你8000元生活費,你就別去KTV兼職了,那里太亂。”
婷婷萬分感激,承諾拿到這筆錢后就會離開夜場,專心讀書,小李信以為真。
在那之后,兩人感情很快升溫,沒多久就走到了一起。確認關系后,小李在婷婷學校旁租了房,兩人就這么同居了。

眼看小李對自己死心塌地,婷婷花起錢來不再摳摳搜搜。除了每個月8000的生活費,她還以各種理由找小李借錢,今天母親生病,明天要買網(wǎng)課。
短短7個月時間,小李在婷婷身上花了13萬快。
幾個月后,小李去KTV參加朋友的生日會,中途出去抽煙的時候,在走廊瞥見了婷婷的身影。原來,婷婷并沒有離開夜場,還在偷偷兼職。
礙于面子,小李強忍著內心的失望和憤怒,打算回去后再找婷婷要說法。他猛喝了幾杯酒,心不在焉地熬到聚會結束。
回家后,小李故作鎮(zhèn)定地問婷婷:“你今晚去哪兒了,怎么這么晚回來?”
婷婷擺擺手,張嘴就來:“沒去哪兒,就是在學校食堂和同學討論小組作業(yè)?!?/p>
見女友撒謊不臉紅,小李也不裝了:“我剛才在KTV看到你了,我付出了那么多,你卻欺騙我背叛我!”
兩人發(fā)生了激烈的爭吵,婷婷甩下一句“分手”,摔門而出。
小李越想越氣,為了討回在婷婷身上花的錢,他報了警。經(jīng)過警方的調解,婷婷承認借了小李3.7萬元,并寫下了借條。

分手沒多久,婷婷主動聯(lián)系小李,表示自己已經(jīng)徹底離開了夜場,希望能夠復合。小李還是愛著婷婷的,他心軟了,決定再給她一次機會。
在一次膩歪時,婷婷說起了借條的事,她表示自己一定會還清那筆錢,不希望他們的感情留有雜質。
小李被婷婷的誠意感動了,抱著她說:“我從沒想過要逼你還錢,當初拿到借條就順手放進床頭柜了,一直沒動?!?/p>
在婷婷的軟磨硬泡下,小李當場給她寫了張還款收據(jù)。
小李怎么也沒想到,第二天一早,婷婷帶著還款收據(jù)和行李一走了之,還把他的電話微信通通拉黑了。直到這時,小李才意識到自己又被騙了。
感情沒了,錢也打了水漂,他把婷婷告上了法庭,要求她歸還13萬元借款。
一審法院認為,小李在戀愛期間給婷婷的那些 “資助”,屬于贈與行為。由于當時并沒有明確約定婷婷要回報什么,依照法律規(guī)定,這部分錢不予返還。
對于那3.7萬元的借款部分,由于收據(jù)證明該債務已結清,且收據(jù)是小李在清醒狀態(tài)下自愿寫下的,因此法院不予追討。
強子不服提起上訴,二審法院認為一審判決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維持了原判。

案件被曝光后,引發(fā)了網(wǎng)友們的熱烈討論。
有人替小李不值:“小李就是太傻太心軟,這么輕易就給人寫收據(jù),這下好了,錢也要不回來了?!?/p>
有人吐槽婷婷沒道德:“婷婷這做法太不地道了,人家好心幫你,你卻這樣欺騙人家感情和錢財。”
也有人感慨說:“戀愛里的贈與和借款界限確實很難分清,很多人在熱戀的時候根本不會想那么多,等出了問題才后悔莫及?!?/p>
戀愛中的金錢問題,往往復雜而敏感。不提前明確好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很可能就會像小李一樣,最后落得個人財兩空的下場。
小李的故事讓人唏噓,也給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法律課:
面對愛情時,我們可以付出真心和關愛,但絕不能忽視法律風險。尤其是在涉及金額較大的情況下,我們更應該謹慎對待,明確約定贈與或借款的性質和條件。
保持清醒的頭腦和理性的思維,才能保護自己不被傷害。
真誠和善良永遠是最寶貴的財富,愿我們都能好心有好報,真心換真心!
(作者:念念)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