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我來說,一座城市好不好,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好不好吃。一座城市有沒有特色,要看有沒有特色美食。所謂特色美食,指的是出了這座城市,就再也吃不到,就算偶爾有打著這座城市的名字開的店,也相去甚遠。比如,濰坊的朝天鍋。

頭回聽說朝天鍋,是大學(xué)剛開學(xué),同學(xué)自我介紹時提到的。我們班有二十二名同學(xué),都是山東人,來自各地市。有個來自濰坊的女生說,她老家有特別好吃的朝天鍋,還有肉火燒。這個女生說話時的表情很生動,眨著眼睛搖著頭,我雖不知道她說的這兩種東西到底是何物,卻還是忍不住流下了口水。

肉火燒易理解,燒餅夾牛肉?肉夾饃?餡餅?肉和面餅一起,躲不出這幾種吃法。朝天鍋則讓人匪夷所思,根據(jù)她的描述,一群人圍在一口大鍋邊,從鍋里撈出各種肉,卷到餅里,邊卷邊吃,咬一口,香滿口。

所以,我的初始印象,朝天鍋就是肉的聚寶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聚寶盆的底兒上烙著四個字:濰坊制造。當時我從未去過濰坊,后來知道那里有風箏,有楊家埠年畫,有可以坐過山車的游樂場,可每聽到濰坊二字,我立刻想到的還是朝天鍋。即使已經(jīng)明白了,朝天鍋不過就是單餅卷豬下水,還是忍不住流口水。

其實,以豬下水為主的小吃很多,也都有一個不錯的名字。如北京的鹵煮,西安的葫蘆頭,取名都成功避開了下水或下貨,你想啊,比直接叫豬下水泡餅或豬下貨泡饃要好聽太多。但和朝天鍋比起來,這些名字都不夠大氣,準確。朝天鍋確實是一口鍋,里面熱氣騰騰地煮著各種豬下水:大腸,拱嘴,口條,豬肺,豬頭肉等等,關(guān)鍵是鍋不設(shè)在后廚,而是擺在大堂里,且無蓋,當著顧客的面往外撈,往餅里卷,讓顧客看的明明白白,吃的清清楚楚。大鍋朝天,敞亮坦蕩。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據(jù)說,這種形式源于當年濰縣大集上的“雜碎鍋子”?!稙H城政協(xié)文史資料》介紹:“設(shè)于集市,露天支鍋,圍一秫秸箔,名朝天鍋?!贝蠹铣猿戾?,肉按卷收費,湯不要錢,外地來趕集的人,來上一卷肉,就可以用自帶的干糧泡湯喝,有個不成文的規(guī)矩,吃朝天鍋時,只要離開座位,就表示吃完了,不能再繼續(xù)盛湯。因此,甚至有人喝到尿了褲子也不起來。

清代就形成的濰縣大集熱鬧非凡,趕集人數(shù)有十萬之眾,各路賣家,各種買家,云集于白浪河沙灘,流量之大,成交額之多,產(chǎn)品種類之豐富,賽淘寶,勝京東,壓當當,氣死亞馬遜。俗語云:“買不著、上濰縣,賣不了、上濰縣”。賣爐灶鉤鏟的、賣糧食蔬菜的、算命的、修傘的、賣豬胰子的、賣老鼠藥的,人潮涌動,朝天鍋的香氣在風中飄動;人聲鼎沸,朝天鍋的湯在鍋中騰沸。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那時的濰縣號稱小蘇州,吃的自然也精細,留下了傳統(tǒng)。后來,我去過很多次濰坊,竟一直沒吃過朝天鍋,雖然心中惦記,可隨便去哪家館子,都能有幾道水準頗高的特色,就顧不上專門去吃朝天鍋了。

濰坊人吃飯本身也熱鬧。大前年,和朋友去濰坊,晚上找了個大排檔,滿當當?shù)娜恕ee對面一桌,有位中年男子喝多了,一首接一首唱歌,邊唱邊喝,尤其熱鬧。他唱的歌詞濰坊口音很重,很難聽清他唱什么,后來和他一起來的人把他駕走,臨走時唱起來"啊朋友再見,朋友再見,再見吧再見吧再見——"一邊唱一邊向眾人揮手。大家一起配合著節(jié)奏鼓掌,表示歡送。

難怪當年在此任縣令的鄭板橋感慨:"三更燈火不曾收,玉膾金齏滿市樓"。那時沒"八項規(guī)定",他寫這首詩時定是喝的要唱了。

說起來,文人里的超級吃貨蘇東坡也在濰坊呆過,他寫"把酒問青天"時所在的諸城今天亦屬于濰坊。還有愛喝酒的李清照,在濰坊青州呆了十年。

不過,我保證他們都沒吃過朝天鍋。

就是吃過,也不好寫成詩詞。紅燒肉就是底線了,尚且“貴者不肯食,貧者不解煮”,下貨實在難出雅韻。蘇東坡"料得年年腸斷處",絕不是切成截的肥腸,李清照"日晚倦梳頭"聽起來倒像"日晚卷豬頭"。

我最初吃朝天鍋,竟是在濟南。有一家就叫"朝天鍋"的小店,緊挨著中山公園南門。中山公園里面有一處舊書市場,在改造之前人氣很旺。有次從里面淘了幾本書出來,就在這家小店吃了幾卷,味道還不錯,但總覺得沒有想象中的好。雖然也是濰坊人干的,但一個地方的名吃換了水土就一定會有變化,只是變化有大小而已。

數(shù)年前,我去濰坊,在朋友的帶領(lǐng)下,我終于第一次吃到了濰坊的朝天鍋。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正宗的朝天鍋,雖可以各種卷,但專門有一卷就叫“正宗”。這里的“正宗”指的是各種下貨的混搭,從鍋里撈出,切好,放在一個鐵笊籬里,回鍋浸下,薄薄地灑上一點芝麻鹽,卷到一張熱乎乎的單餅里,配上蔥段和咸菜段,外加一碗肉湯,實在是“正宗”極了。難怪濰坊人形容“特別好”,方言是“奇好”,不僅好,而且“奇”,“奇”的別致,或許就是在吃朝天鍋時,常生出“奇好”的感覺。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朝天鍋里,最貴的是豬整腸,朋友上來就讓老板一人卷了一個。豬整腸也名副其實,就是一根從鍋里撈出來的肥腸,不切,直接卷在餅里端上來。盈握手中時,我還擔心腸會不太好咬,一口下去,發(fā)現(xiàn)腸煮得極爛,簡直入口即化,只是吃時要小心流湯,最好用個塑料袋在底部擋一下。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兩卷下去,朋友還推薦我嘗嘗卷丸子,我實在太飽,眼睜睜看著老板撈出幾只獅子頭模樣的肉丸,卻也只得作罷。其實,我倒想再嘗嘗蘿卜辣椒的,也就是濰坊著名的“啞巴辣椒”,據(jù)說當年因一位陳姓聾啞人發(fā)揚光大,可惜吃不下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朝天鍋之所以好吃,關(guān)鍵在于下貨的制作,選材要新鮮,洗涮要干凈,大料要適中,少鹽少醬,絕不遮掩其原本的肉香。朝天鍋里的下貨都是淺色的,沒有顏色上的遮掩,能這么做,其實挺難的。包括煮下貨所用的湯,并非各種傳說中的“老湯”,而是要常換,甚至每日更新,只有這樣,才能保持味道的一致。

朋友帶去的這家店已經(jīng)開了二十六年了。老板每天凌晨四點鐘起來,開始煮下貨,每天煮上三鍋。他說過些天就要停了,因為天熱的時候下貨容易變質(zhì),不好煮,所以,他的店每年要關(guān)張一個月。

后來到濰坊出差,我又到這家店來過幾次,因為離車站近,好幾次都是剛下了高鐵,就直奔這里。有一年下大雪,出站后打不上車,就冒著雪走過來,鍋邊坐下的那一刻,人和雪也一起融化了。

其實,濰坊還有很多家朝天鍋都相當好,甚至只要敢賣朝天鍋的,都不錯,包括下面的縣。壽光水災(zāi)那年,我?guī)е技纳瓶钊タ谧渔?zhèn),一戶戶捐贈完回來,吃了一路朝天鍋,有的店就在村鎮(zhèn)路邊,店面極其簡陋,味道也不差事。

在濰坊吃朝天鍋時,我經(jīng)常想,這座城市的幸福感,既能被風箏拉高,更能被朝天鍋充實。今天的朝天鍋除了豬下水之外,還有太多種可以選擇,土豆絲、雞蛋、蘿卜絲等等,每頓飯一卷,一周也不重樣,價格還實惠,日啖三頓朝天鍋,不辭常做濰坊人。

一起逛,一起吃,一起《逛吃》!

入選《中國出版?zhèn)髅缴虉蟆?024年度影響力書單的《逛吃》,就在這里!

歡迎轉(zhuǎn)發(fā),點贊,點在看。

另外,還有一件重要的事,請將公眾號加星標置頂,才能第一時間看到我的文章,感謝大家。